魏昌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言语组织和表达出现了固化、僵化、程式化,陷入了话语困境,让语文课堂变得肤浅、零乱、沉闷,使语文的教与学变得索然无味,这是值得警惕和省思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师的“话语困境”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突围?笔者试图从成因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话语困境”的成因
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生动的语言,机智的应答应从语文教师的口中汩汩而出,语文教师的嘴当是“天下第一泉”!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乏味,缺少思考,没有深度,课堂教学几乎成了流水线。教师在课堂设问、教学评价、习作评语等方面出现了“话语困境”,使本身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变得无趣、乏味,这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1.课堂设问“模式化”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他指出,只有在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对话式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课堂设问又是教学对话的关键,只有能激活学生思考的设问,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教学中,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显得苍白乏味,缺乏价值引领,比较典型的有“是否”式、“选择”式以及“填充”式问题。如教师会经常问“是不是”“好不好”“美不美”之类的话。这种问题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指向性,实质是鼓励猜测性、冲动性的回答,而非思考性和创造性的思考,最终学生不愿思考,甚至不会思考,更谈不上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了。
以“填充”式的提问为例。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有教师设计:这就是——(生:狡猾)的狐狸。教学《九寨沟》时,教师会说:这就是(生:美丽)的“五花海”“五彩池”。学生们看着板书,顺着教师手指的方向,都会滥竽充数地齐声回答。听起来很整齐,却没有思考的过程。这种半截式的引问有一定的暗示性,问题本身包含了对标准答案的期待。学生们没有认真揣摩语言的精妙,没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只是在套路里走了个来回,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填充”式的提问,大多为教学板块或全文教学的结语,会让教学语言套路化、模式化。这种提问方式是教师话语霸权的集中体现,固化了思考,弱化了思维,遏制了创造力,也让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话语困境”。
2.教学评价“公式化”
教学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理论上支持教学评价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重讲授语言轻评价语言的现象屡禁不止。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少之又少,评价形式单一,语言枯燥乏味。有些教师害怕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答案优劣好坏,价值取向正确与否,一律都是“好”“你真棒”“你说得真好”“是的”之类的话。评价语言模糊、笼统,学生得到是廉价的肯定,却在公式化的评价中失去了是非判断。
3习作评语“抽象化”
习作评语是教学的评价环节。一段好的评语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让学生爱上语言表达、爱上语文、爱上读书,从而享受学习。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育者若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做出肯定的评价,能增强学生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动力,使其做出积极的反应,而这又会使教师更加相信自己的期望,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指导、鼓励和帮助,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在习作后接受人文阳光的沐浴,使自身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现在一些教师对习作评语往往不考虑每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而是从写作的理论从发,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加上应试中的对字数等一些隐性条件的要求,给出的评语显得空泛化和抽象化。如:中心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谨,或字数不够,写作不具体,表达不详细,缺乏真情实感。一个班几十人,教师也是绞尽脑汁,但这些评语就像标签一样,没有个性,指向不明。久而久之,这些评语在教师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起来,“话语困境”就此慢慢形成。
二、“话语困境”的突围
1.优化设计,心有两“本”
要真正走出“话语困境”,优化教学设计是第一要素。优化设计,心中要装着书本,更要以生为本。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有其特殊性:教材内容不是教学内容。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到底要教什么是要好好思考的。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语言自然会流畅自信,才能让“学”真正发生。以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陆华山“三点一路”教学《黄河的主人》设计为例:
(1)选准切入点,敲击关键词。“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仰和赞颂”。
(2)夯实训练点,自然入内心。与黄河对话,感受“胆战心惊”;与羊皮筏子对话,体味“提心吊胆”;与艄公对话,感悟“敬仰和赞颂”。
(3)激活迁移点,说写抒真情。创设情境对艄公说,联系实际写“(谁)凭着____,成为____的主人。”
试想,如此精心简约的设计会多么吸引学生!老师又怎么会出现话语困境呢?
2.有效设问,启思明理
课堂上有一根思维的线,就是教师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首先要紧扣“文眼”——首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如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教师要求“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问:读到哪些词语更让你心头为之一惊?为什么?”通过四句话的交流让学生明白了金字塔的塔身之高、塔基之长、塔石之重、工程之大。其次,要注意梯度,让学生各有所得。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设计的问题也要因人而异。要避免简单的热闹,好生吃不饱;也要避免深奥的沉默,曲高而和寡。如故事类的文章(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就不要总是在故事情节上简单设问。
有了好的提问,教师的课堂语言会因此变得睿智而富有个性,也就不可能步入“话语困境”了。
3.关注差异,个性评价
美国课程理论家塔佛尔比姆说过: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尊重儿童个性的差异,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对不同的孩子,应有相应的课堂评价。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关注成长,评价语言丰饶而不干枯,也不可能走入“话语困境”。
4.把握支点,顺势而为
教学的艺术,也是鼓励的艺术。有的学生期待老师的评语,就是期待肯定和希望。在习作评价上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往往要顺势而为,放大习作的“闪光点”,挖掘习作的“潜力点”,激发习作的“引爆点”,让学生有事可写、有点可挖、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1)小题大做,放大“闪光点”。每个学生在辛苦写作后,都期待得到肯定,这是支持孩子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信心。如一个爱骑单车的学生写假日里的事,流水账似的,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可以放大他会骑车的本领,鼓励他写下骑车时见到有趣的事,看到特别的景,闻到熟悉的味,感悟到别样的情,学生一定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来的。
(2)无中生有,挖掘“潜力点”。有的学生基础弱,写作文三言两语,无话可说。对于这样的文字要大浪淘沙,用评语引導学生找到表达的生发点。
(3)见风使舵,激发“引爆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学生的习作不会尽善尽美,教师要尽力制造引爆点,在肯定的同时提高修改要求,让学生读后豁然开朗。
如果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到每个学生的文字,给他们个性化的评价,何至于搜肠刮肚想一些空泛化、概念性的语言,让自己走入“话语困境”。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走入“话语困境”也不是绝境,只要我们热爱语文、关注个体,勤于思考,巧于设计,激活习作评价,我们会很快从“话语困境”中走出来,丰满语文课堂,丰盈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