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要真正了解英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学会英语,熟练掌握这门语言。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大多会单纯为了应考而死记硬背,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英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识薄弱,造成英语学习事倍功半,而且形成“哑巴式”英语。文章中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并探究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薄弱;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07
在英语学习中,要真正了解英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学会英语,熟练掌握这门语言。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往往是最难理解和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介绍、引导,让学生对英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所感悟、了解,加深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和掌握程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会单纯为了应考而死记硬背,教师也很少提及英语学科中的文化,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英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教师的文化意识薄弱问题十分明显,造成英语学习、教学事倍功半,而且形成“哑巴式”英语。文章中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并探究解决策略。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表现
1. 教学中涉及的文化内容不够深入
虽然高中英语教材将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相互融合,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其蕴含的文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英语所蕴含的文化了解程度较差,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甚至存在文化误解的现象。由于英语科目是高考中占重要位置的科目,教师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通常是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对于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涉入不深,甚至直接忽略。
2. 教学中不重视对文化差异性的分析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文化差异上的认识大多存在于语言差异层面上。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深入分析文化上的差异性。文化差异的分析会涉及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外来文化的解析还是本土文化的渗透,教师都不够重视,文化意识薄弱。因此,学生在文化差异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
3. 英语教学中忽略对文化知识的评价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侧重于听力材料的分析、语法的学习、整篇文章的解读、做练习题等。整体上教学方式比較单一,也就是讲解各种语言知识、学生进行听力练习等,是局限于课内的教学,教学过程墨守成规,教学评价也仅限于语法的掌握、听力的测试等,而对于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并没有系统的评价,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解决方法
1. 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教师应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之前,教师先掌握课本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包括各种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风土人情等。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整理,向学生展示其所涉及的文化,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但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做练习时,教师要根据内容中涉及的文化进行解析,使学生从中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语言透出的文化信息,培养文化意识,让学生主动从语言中解读文化。
2. 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时,不仅要对学生语法掌握、单词记忆等方面评价,还要对学生关于文化信息的解读进行评价。关于文化知识评价这方面,有些省份在听说教学中加强对文化的渗入,并采用听力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因此,在考试中,可以适当加入文化知识考查内容,提高教师、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视。
3. 重视对教材中文化知识的挖掘
高中英语教材中在编写时已经融入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挖掘不够,使学生对于英语中蕴含的文化没有充分了解。要让教师对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改善教师的英语知识结构。一般而言,为了能够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对英语语法、听力等方面比较重视,会积极“充电”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对于文化知识通常是忽略的,造成教师在讲解关于文化知识方面时也不够深入、广泛。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缺乏积极性。因此,应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将教材知识、课外知识相互融合,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效率更高。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言本身作为一种工具以及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在了解英语蕴含的文化内涵后,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学生也只有在深刻理解一门语言及其蕴含的文化后,才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将其作为一门语言使用,打破“哑巴式”英语现状。
参考文献:
[1] 汪丽娟.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管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2] 唐仁琴.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5(2).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县第二中学 4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