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 180cm×98cm 2016年 陈雷
风轻鸟语树荫凉 25cm×50cm 2014年 陈雷
陈雷的创作在构图上多取向于高远,气势宏阔。在画面上特别注重某块山石结构的打造,并结合泼墨的隐,凸显这部分山石的视觉呈现,使其形成含蓄的对比,故而其画面或是黑云压顶、或是云雾弥漫,雄浑的山石、灵秀的树木房舍与沉稳的泼墨相结合,营造出既不失厚重又兼得婉约的微茫感。他的这种探索强化墨色的单纯变化,着重墨法与情景营造的实验。画家刻意放大墨的视觉冲击,同时又通过山峦树石的结构提示,定格画面的主体体现。就观者而言,它提升了观赏者心理空间的容量,他借墨生韵,借景成意,使其氤氲的墨色下不失“行旅”的空间。画中的亭台楼阁,使观者充分体验“仰观、俯察、远望”之感,充分展现“关照自然”的一面。
诚如郭熙在其《山水训》中论述的“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而作为一个山水画家,陈雷同样崇尚这份“林泉高致”式的文人取向。陈雷的创作在提炼新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充分结合了这份“林泉高致”,所以,画面中他偏向墨色的纯粹运用,以此来大大升华其作品在取意上的离俗,加大意冥玄化、迁想妙得之境,并且通过画中“行旅空间”的打造,升华了可居、可游、可望、可行、可思的山水妙趣。两者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也流露了些许画家试图摆脱尘嚣的人生理想,这或许就是画家作品立意的精神所在。
陈雷好学,工作之余,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绘画中,一边沉浸在古人先贤的遗迹中,解读探索;一边则不断地游学于当今名师间,虚心求教。在不间断地读古、求学中努力地做着破茧前的沉淀。艺术源于天性,更成就于努力,正是陈雷的刻苦,使他在80后的同龄段中成为佼佼者,时间对于每个人是公正的,付出与回报是时间最为客观的度量衡。
……
生活中的陈雷,浅谈而沉稳,聪明且勤奋,出生江南,却带有几分北方人的憨厚。画如其人,自然画中少不了江南的灵秀,却同时多了几分憨厚性格下的厚重。寥寥数语,且与雷兄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