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科技:在行走中感受科技之美

2017-05-15 09:03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 2017年17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植物园中科院

旅游+科技:在行走中感受科技之美

三峡大坝全景图(新华社杜华举摄)

在与旅游业的碰撞过程中,科技已经从“配菜”摇身一变,以一系列具有旅游价值的新景点的开拓,成为当仁不让的旅游“主菜”。

每到春末夏初,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夜晚便会被无数萤火虫的微光点缀得如梦似幻,和满天星空遥相呼应,仿佛人间仙境;而在白天,这里则是树木葱茏、繁花似锦,“老茎生花”“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比比皆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仰望“当惊世界殊”的三峡大坝,就像看见了一座钢铁长城,巍峨雄伟,蔚为壮观。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奇景把人们带进了浪漫神奇的画卷……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圣地正变为旅游胜地。当科学技术的魅力被旅游重新发现,当传统旅行植入科技元素,旅行的意义不再只是浏览风景,还有在涨知识的行程中感悟科技之美。

最近,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它们分别是:贵州黔南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湖北宜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科考船、中国科技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科学院安徽合肥董铺科学岛、中国科学院西安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接收站三亚站。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的推出,有利于营造科技旅游发展新氛围。业内人士分析,这将对国内科普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示范推动作用。

科普旅游是把科普和旅游结合,在游玩过程中接受科学、自然及人文知识的旅游业态。目前,我国各地均有丰富且类型多样化的科普旅游资源,此次公布的“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主要包括科技园区、科技馆、动植物园、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等,可谓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FAST“静旅行”:领略梦幻的星空之旅

这里处处是景,栈道曲折蜿蜒屹立在绿林之上,犹如星座连接着群山环抱的“天眼”和“星云”游客中心,整个画面就像是一幅星系之图,这里有关于梦幻与唯美的星空故事。

告别城市喧嚣,不带一切电子设备、没有外界干扰的旅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静默区内,你就可以亲身体验这样一场独特的“静旅行”。

为保障“天眼”的正常运行,官方划定了以FAST为核心的5公里区域为静默区,不得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因此,这场旅行注定安静。

进入景区,你立刻就会感受到这里散发出的宇宙天体气息。首先看到的是犹如一朵星云造型的游客中心。该中心是FAST景区主入口的重要建筑,具有为游客提供服务、休息、互动等功能。

要观“天眼”就得爬上观光栈道,而这条有900多梯的栈道也蕴含了许多星空元素。该栈道设计灵感源于十二星座星系图,设计取材于自然山石以及山石中所蕴含的金属和矿物质,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赋予设计能量、动感和灵智。

要登顶一览“天眼”全貌,就必须到观景台。观景台设计灵感源于宇宙飞船的外形,宇宙飞船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载体,与FAST功能契合。

从观景台俯瞰,“天眼”就像一口大锅放置在眼前。“大锅”是由4400余块反射面板搭建而成。由于面板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从上往下看,还能看见“大锅”下的小路和草丛。

▲FAST在星空下的美景(新华社刘续摄)

去西双版纳深呼吸:观赏植物王国的缩影

如果去西双版纳只去一个地方,那一定是热带植物园。它的全称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的热带林海之中,素有“植物王国的缩影”“绿宝石的心脏”之誉。

西双版纳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植物园,其中面积达11.25平方千米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不仅是中科院在云南省四家研究所之一,也是世界上户外植物保存最多的植物园。它有中国国家濒危保护植物3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3种,二级保护植物70种,是中国热带森林资源保护和研究的重要阵地。

1959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创建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近60年间,中国在这里建立起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热带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塔,在不同的高度对热带雨林的生物、水文、气候等进行全方位观测研究。

植物园分东区和西区两部分。西区为游人游玩的主要区域,20多个专类植物园区集中了各类热带植物1500余种,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奇特的老茎开花等都让人惊叹不已。

最受游人喜爱的是奇花异木园,该园分为观果植物区、草花植物区、花叶植物区、感应植物区、赏茎植物区等,收集奇花异木254种(品种)。会变颜色的花朵、按时开花的时钟花、随着音乐颤动的跳舞草、只有树干不长叶子的光棍树以及见血封喉的箭毒木等各色奇花异草,都令人大开眼界。

此外,宣传画上常见的王莲就在相邻的水生园内,王莲能承受几十斤的重量,几岁的孩子坐在莲叶上都不会沉下去。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雨林光影(图/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官网)

东区是大片原生态的热带雨林,在这里可以看到野生兰花和绞杀植物。绞杀植物是指最初附生在其他植物上,然后长出根送进土壤,变成独立生活的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杀死原来借以支持它的植物,以维持自身的生长。

高峡平湖缠玉带:壮哉,我的三峡大坝

蒙蒙雾气中,三峡大坝宛如一条玉带,连缀高峡。重峦叠嶂,原本湍急奔腾的江水,在此化作平湖如镜,万顷碧波漾起涟漪。

在三峡坝区,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在“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意境中感受一番壮美。

坛子岭园区是三峡坝区的制高点,因外形如一只倒扣的泡菜坛子而得名。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与秭归城的远景。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底石等。

坛子岭位于三峡大坝与五级船闸之间。观赏船只“爬楼梯”通过壁立千仞的双线五级船闸是经典节目,景区导游往往会在这个环节结合实景为游客细细讲解。游客每天都能观赏到江轮越坝经过五道闸逐级往上升或下降的景象。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为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全长6.4千米,船闸水位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所以,瞧见船只“爬楼梯”的景象,游人总是惊叹连连。

参观完坛子岭园区,可以沿路来到185观景平台。185观景平台因与三峡坝顶齐高,同为185米而得名。巍巍大坝就从这里延伸到江南,将整个长江拦腰截断,站在平台上向下看,就如同身临坝顶,可以感受到大坝的高度。

大坝上游的水呈蓝色,下游呈绿色,上下游百米的落差构成了新三峡。眺望远山,林中电缆密布,三峡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如果说游人在坛子岭、185观景平台观赏了三峡大坝的气势磅礴,那么到了三峡截流纪念园则会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它位于三峡大坝右岸,截流再现、工程遗址展示、大型工程机械展、工件雕塑群等为纪念园的几大主要景观。截流纪念园也是汛期观赏“泄洪”景观的绝佳位置。汛期开启泄洪孔,雷霆万钧的洪流喷薄而出,巨浪翻滚,天气好时还能见到挂在洪流上的彩虹,令人震撼。

走进中国科技馆:寓教于乐开启智慧人生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越是未知的地方越有吸引力。因此,中国科技馆不但是孩子们走进浩淼科学世界、领略高科技魅力的第一站,更使无数人在惊异与感动中重温童年梦想,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乐趣。

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内容浓缩从古至今国内外科技发展成果,众多互动体验项目老少咸宜。

在“华夏之光”,你会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流而上,在陶寺古观象台和古代科学家铜浮雕引导下,回顾中国古代无数名垂史册的发明创造。这些伟大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古代中国的历史面貌,也成为汇聚并点燃世界科技史的文明之光。

在“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等主题展厅和公共空间展示区展厅内,数不胜数的科技展品以及混合虚拟现实技术、空间三维成像技术、空间动态立体造型技术等会在投影装置的渲染下变幻着摩登感十足的动态影像,在声光电的多重结合下向你诉说“宇宙之奇”“生命之秘”“运动之律”“声音之韵”“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在这里,你将会身临其境地融入科学探索的体验。在你面前翩翩起舞的国内最先进的仿真机器人、随着你的脉搏而同步“跳动”的巨大心脏,都会让你全身心地体味科技的浩瀚与神奇。

▲中国科技馆内,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展品其实都有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崔金摄)

登上合肥科学岛:秀丽风光中尽享“科技游”

等离子体研究所的“人造小太阳”闻名中外,先进制造所的智能机器人引领“智慧时代”的最新脉搏,这里是科学研发的“摇篮”;现代科技馆里有吸引孩子们的趣味科普展品,水库边有郁郁葱葱的绿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这里也是游览的胜地。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坐落在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的科学岛上,这里三面碧水环绕,四季绿树成荫,是中科院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技术发展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这里是高端科学技术研发的代名词。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科学岛上建成了20多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十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离子束生物工程等9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这里还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到节假日,一对对新人会来到风景秀丽的董铺水库边拍摄婚纱照,为科研基地增添了不少浪漫的气息。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来这里感受科普的魅力。

“嫦娥三号”登月了,你知道月球车的原理吗?来到科学岛的合肥现代科技馆,你甚至可以当月球车“司机”。这里全真模拟了月球表面的各种地形,人们可以用专门的遥控器“驾驶月球车”。遥控器设置了前进、后退和前轮左右转的按钮,车辆反应非常快,再加上周围复杂的“地形”,让参观者感受到在月球上开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座科技馆里,无论是参观欣赏,还是参与互动,都可以一饱眼福、大显身手。(本刊综合)※

景点速览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展示的浑天仪(新华社姜海俊摄)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成立于1934年9月,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5月20日更名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科院青岛海洋科考船

中科院青岛海洋科考船是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一个项目。该所正在打造“一小时科技旅游圈”,向公众开放海洋生物标本馆及由退役的“科学一号”考察船改造的海洋科普馆。同时,该所正在服役的“科学号”“科学三号”“创新号”“创新2号”等科考船也将全部向游客开放。其中,“科学号”考察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是目前国内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船长99.8米、宽17.8米、深8.9米,排水量约46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最大航速可达15节。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距酒泉市约200千米,距离阿拉善盟约500千米。酒泉发射中心于1958年开始建设。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射中心开放,需取一个对外的正式名称,这个名字既要体现发射中心大概的地理位置,又得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而离发射中心最近的符合这些条件的城市无疑就是酒泉,因此就取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科院西安国家授时中心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陕西天文台,是以时间频率研究、授时服务为主,同时开展天体测量学、太阳物理、日地关系、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观测与研究的综合性天文研究机构。全台分设台本部和授时部两部分。台本部包括时频主控系统、科研实验室、天文观测站和领导管理机关,授时部为长波和短波授时电台。

中科院遥感卫星接收站三亚站

中科院遥感卫星接收站三亚站于2013年5月24日在海南三亚正式揭牌,这使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直接获取能力首次伸展至南部海疆,解决了我国南海和周边区域长期缺乏遥感卫星数据的状况,填补了我国民用对地观测数据接收的空白。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植物园中科院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