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 杨丽娜
风能人论坛二:心怀感恩,无畏前行
本刊 | 杨丽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风电发展的市场环境在逐步改善,风电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中国风电能走到今天,取得现在的骄傲成绩,当然离不开为风电事业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的前辈们。在2017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现场,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主持,参与该论坛的六位专家齐聚一堂,以“对话”的形式,回顾风电历史,展望未来。通过今昔对比,激发正能量,让过去的艰辛化作前行的动力,坚定信心,未来共同努力,使风电蓬勃发展。
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石定寰
风电走到今天,离不开创新驱动,所以我认为在回顾风电发展35年的历程时,我们要更好地把我们坚持自主创新,以创新驱动来带领风能发展的传统继续保持并发扬下去,让中国引领世界的发展。我认为不仅风能的制造要进一步实现节能创新,风能如何更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各方面,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也要实现创新。随着我国装机规模的迅速扩大,下一步,风能必须进一步进军海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比重。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 王仲颖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完善了法律体制,改善了能源结构,保障了能源安全,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回顾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历史,离不开早期对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的单位与组织。其中,也包括能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当时拿出了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资金,使得国内许多合作伙伴聚集起来,一起做研究。当时做规划很难想到现在风电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最后说一句,要想解决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只有靠我们的可再生能源,靠我们的风能和太阳能。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 杨校生
“双加工程”是上世纪90年代国家经贸委发起的一个项目,其中的“双加”是指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技术改造。其目的是促进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培育一批水平高、效益好、实力强的“国家队”企业。而达坂城风电场就是该工程的落地点,是全国规模开发风能最早的实验场。它解决了风电规模上网的问题,提高了人们对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普遍认识。今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海波
金风科技目前作为中国成立最早、自主研发能力最强的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之一,发展越来越好。但回顾历史,也是充满艰辛。金风科技的前身是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那时得到过科技部和国家经贸委的大力支持,比如国家经贸委针对风电行业施行的贴息贷款政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原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运东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福建平潭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当时国内最大的55千瓦风电机组,当时国家自主研发的基地主要在浙江和福建。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机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的老牌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征程。公司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也多亏了国家经贸委发起的“双加工程”项目的支持,非常感谢。
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 朱俊生
近几年,风电发展迅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我们的机组要依靠进口,而现在我们自己国产化了,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国外,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的发布也对推动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风电成就了一些人当领导的梦想,风电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风电促使一些地区改变了原有面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风电还对减少雾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风吹霾散尽,电揽众人心。风电就是希望。
(以上按嘉宾发言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