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小学校 敖 翔
感恩教育,我们在路上
□文/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小学校 敖 翔
泱泱华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也积淀着文明的辉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千古名句也揭示着华夏民族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真性情。天下万物无不在受恩与施恩的环境中循环往复;花草树木接受阳光雨露之恩而报以众生赖以生存的氧气和苍翠欲滴、万紫千红的美丽;丫丫宝贝接受父母长辈无私的关爱之恩而报以纯真的微笑和尊亲的孝道;同事朋友无亲无故却因为互帮互助而获得友谊。
然而,在文明国度的今天,古时承袭而来的感恩之心却正在缺失:自然的滋养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陪伴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在很多人看来都变成了理所应当,受恩变成了索取,施恩变成了空话。
道德滑坡的不正之风正一步步侵蚀着社会道德的最后一块阵地——圣洁的校园。感恩意识的缺失、回报思想的缺失、奉献情怀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学校教育更应该回归教育的本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为此,枇杷山小学不断挖掘感恩价值、延展感恩触角,利用传统中国节日和校园节日开展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红红的中国‘节’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并以“感恩教育实践研究”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内涵式”的感恩教育文化浸润
教育品牌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这也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学校发展中,我校结合校情、师情、生情着力打造“内涵式”的感恩教育特色,又在强化特色中铸造感恩教育“品牌”。
1.建构学校感恩的核心理念(校训)
我校感恩教育研究的核心理念与校训是“感于心、恩于情、润于行”。这既是学校的感恩精神与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愿景。
“恩于情”中“恩” 字从心,从因,因亦声。“心”指爱心、“慈爱”。“因”意为“承上启下”。“因”与“心”联合起来就是爱心的承启转推,枇杷山小学的“恩于情”就是要告诉广大师生要以正确的、饱含情感的爱去表达、去分享,学会感恩,将情意良好地传递下去。
“润于行”则是告诉广大师生,心动不如行动,一定要结合学习到的知识,让大爱落实到每一个行为中去,润泽每个人的心灵。
2.建构学校感恩的管理文化(校风)
我校的校风是“昂扬挺拔,胸怀博爱”,强调了“站要站的挺拔,活要活的昂扬”,“宽阔胸怀,博爱无限”。孩子,永远都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希望,在拥有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校园里,包括一草一木都是生机勃勃、绿意昂扬、挺拔向上的。
3.建构学校感恩的教师文化(教风)
我校的教风是“融情优教,孜孜园丁”。感恩的教师文化必须立足关爱,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一切都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关爱中开启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孜孜不倦地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是一种感恩的行为,是感教育事业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之恩。
4.建构学校感恩的学生文化(学风)
学风是学生文化的重要标志。我校的学风是“友爱互助,彬彬少年”,就突出了让学生学会帮助和关爱他人,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彬彬有礼的少年。
(二)“外显式”的感恩教育氛围营造
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五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变化。利用师生书画、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报、花草树木等形成物质文化景观;校园文化景观在设计上体现主体教育思想、审美情趣,校园的风貌,办学特色,要蕴含丰富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塑造,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精心设计橱窗版面和内容,制作成写真,先后制作了感恩活动橱窗,把我校八名同学救助老人的事迹上墙;受表彰的优秀学生照片上墙等让其真正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明代 仇英 《春游晚归图》
我校开展以感恩教育实践为主题的教学科研课题,我们牢牢把握教学科研主题,进行积极研究,结合学生实际和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段式”感恩校本课程目标体系,并讨论制作了符合这一课程目标体系的感恩校本教材。
(一)“三段式”感恩校本课程目标体系
小学阶段一共有六年的时间,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极大的改变,从牙牙学语的幼童,成长为友善懂礼的少年,这六年是他们不断蜕变的过程。结合学生实际,因为年龄差异,学生对感恩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差异也比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感恩教育实践的作用,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确定了以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分别进行相关感恩实践的“三段式”感恩校本课程目标体系。
感恩校本课程目标体系的“三段式”既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的受体差异上,也体现在感恩教育认知的认识、提升和内化三个阶段进程上。学生在接受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认识的三个进程从而形成“知恩”“感恩”和“报恩”三个阶段,从而循序渐进地来逐步实现我们感恩教育实践的目标的。
(二)“三段式”感恩校本自读本
紧扣感恩教育实践校本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三段式”目标体系的进程特点,我们根据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年段,以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感恩自然和感恩社会五个板块进行感恩教育校本课程材料的搜集、整理,并最终形成了我校感恩教育实践校本自读本。
在传统校园教育活动中,围绕感恩主题,分别以“我爱我校园”“我为校园添光彩”“我与校园同成长”的主题开展德育少先队活动,我们从队内宣传、主题培训、系列活动三方面着手,宣扬感恩文化。
结合“感恩文化”和重大节日我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感恩主题系列活动,提炼传统活动中的感恩文化,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感恩教育活动内容,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宣传等形式发挥新媒体效力,增强与社会、家庭的联动教育作用,达到影响面增广的目的。
(一)创新感恩课间活动
我校开展“感恩教育”以后,我们德育少先队深究感恩活动内涵,拓展新形式、新措施,扩大宣传教育氛围,2013年我校邀请排舞专家与我校老师一同为全校师生编排,教授感恩排舞,并在每天的大课间中完成,声情并茂,互动和谐的感恩排舞使全校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感情不断得到感染。
(二)开展感恩综合学科素质挑战赛
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与班、队会中接触到感恩教育,我校创新开展了年度综合学科素质挑战赛,此比赛的设置力求提高班级凝聚力,亲子关系及师生的信任感。感恩已逐渐成为我校师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态度。人人拥有感恩之心、感恩情怀,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以冷静的、善意的、宽容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去解读,并以良好的行为去践行、去反馈。感恩教育的不断坚持让孩子们能知恩、会报恩、乐施恩,让感恩教育承载着真善美、让感恩教育滋养着感恩根、让感恩教育照耀着满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