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韦添
《1984》给了我一场思想上的冲击。
我不知道其他读者是怎么读完这本书的,我看《1984》大多是在晚上,或躺或坐,眼光触摸纸张,张开所有毛孔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起初我每次能看50页,后来变成30页,到最后每次只能看几页了,就是这几页我还要反复地看才能看明白,才能理清我自己的思绪。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它不欢快、不唯美,甚至残酷,但当我真正去品读它时才感觉到那不单单是惨淡的,压抑、恐惧、迷惑、慌乱等等许多复杂的情感犹如棉絮堵住我的气管,巨石一样压在我心头。
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我的阅历有限,感情也没有到达波澜不惊的程度,仅仅是感受主人公温斯顿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生活,我已经倍感折磨。无法想象人类生活在这样精神荒芜,物质匮乏,思想高压的社会,和死亡有什么区别?我以前很难想象精神自由、信仰自由、温饱得以保障、亲情友情都得到满足——对于有些社会下的人们来说是如此奢侈。
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說《1984》颠覆了我对社会的认知。在《1984》中,存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无处不在的精神控制,随时可以感觉到的监控,你无法拥有隐私,就连自己偷偷写个日记都要提心吊胆。人们在家里从不敢谈论危险问题,涌现出来的“少年英雄”会将父母的话告诉思想警察,一个家庭必然走向破裂。爱情简直是奢望,在这个爱只贡献给“党”,人人只爱“老大哥”的变态社会,禁欲古板,精神重压早让人们没了罗曼蒂克。夸大随处可见,谎报的粮食产量日益增长,但人们能看到的只有每每下调的食物供给,劣质的生活用品,低到不能再低的生活质量。
我们可以在德国历史上看到这个病态社会的影子,在龙应台的通信文集《亲爱的安德烈》中,儿子安德烈谈及自己作为一个德国人对纳粹的感觉时,表现出极为消沉的态度,不仅是他,许多德国的年轻人对此也感到痛苦和对自己深深的否定。他们并没有经历纳粹时期,但这种痛苦是时代的后遗症,可见即使社会改变,它带给人民的痛苦也久久不能消失。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无法从奴役中觉醒从而进行反抗,而温斯顿无疑是存在一些独立精神的,他想办法反叛这个社会,想脱离“老大哥”的监视,哪怕仅仅是在头脑里。温斯顿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是许多生活在病态社会下痛苦忍受的人民的代表。他想做一切违反规定的事,他想要保留“党”想要抹去的东西,他甚至想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革命来反抗“老大哥”,所有反动的事情他都感到热血沸腾。好比是无尽的枯木中有一颗小小的嫩绿的草芽,我一直希望温斯顿的反抗可以成功,即使这种反抗没有成功,且以一种颠覆自我的形式收场,敢于去斗争追求自由的精神还是让人感到一丝欣慰。
读了《1984》,我受益匪浅,这给了我思想上的巨大冲击。无论是在故事情节上还是在思想精神上,这都是一部惊世之作。如果每个人都能激发出自己对民主自由的强烈渴望,那么真正的民主自由之社会必将不远。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