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信息化 搭建中医医联体云医院

2017-05-15 15:26洪蕾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7年14期
关键词:智能化医疗信息化

洪蕾

“互联网+”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被不断赋予新内涵。网络预约、移动支付等挂号缴费新模式的推行为解决医院“三长一短”的问题带来了新契机,也为医院内外部信息化应用深化提出了新要求。

从2014年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启动了医联体建设探索之路。“为发挥三甲医院中医专业技术优势,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诊疗模式,我们打造了中医医联体云医院的未来医院框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信息中心主任刘春玲介绍说。

她认为信息化建设要以需求为核心,以IT为支撑,利用“云大物移”,为医疗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一体化。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构建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 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医院信息化之殇

医院作为连接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的纽带,信息化建设要以医院建设为基础,以IT技术为支撑,进行顶层设计,逐步实施。

那么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刘春玲分析认为:“第一,信息孤岛现象。数据只是数据,但数据并一定都是信息,信息化建设时间越久,信息‘孤岛 越多,业务系统‘烟囱越多。第二,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就是“烧钱”,投入的不连续导致业务系统的不匹配。第三,缺乏诊疗业务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没有形成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主线的闭环业务数据链,从病人挂号、缴费、医生接诊到检查治疗、取药、离院一系列环节过程中,没有实现在每个环节的可追溯管理。第四,数据可用性差。信息标准化程度差,不同的业务系统遵循的标准不统一,病人在院内的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建立病人主索引,无法利用主索引牵引业务流程,实现系统整合和数据融合,医院的数据无法转化成信息,为医院的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第五,智能化程度低。医疗业务发展要求有智能管控、智能提醒,例如:医保政策的要求、危急值在诊疗中的管理,院感控制等在诊疗环节中的质控,需要临床路径、临床知识库、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疾病追踪等系统的支持。”

刘春玲认为,目前医院内部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统一平台建设、闭环式管理、综合知识库建设以及移动医疗应用。

统一平台建设是指统一信息交互标准,整合不同厂商的应用系统,有效地集成和数据高度共享,实现医院业务的协同和区域医疗的资源共享。

闭环式管理是指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临床诊疗一体化、规范化,医护诊疗集成化,实现医疗全程监管,临床决策与医疗运营之间的整体协调机制。

综合知识库建设涵盖六个方面。

第一,临床业务智能化。以医嘱为主线,构建完善的临床信息系统及其信息融合,人性化的临床数据展示,支持及时和最优化的床旁即时数据收集,临床决策支持和患者安全。例如用药的配伍禁忌、危急值、手术安全智能校对“男、女”“左、右”、根据患者的过敏史控制药物的使用等。

第二,管理决策智能化。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结合信息化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的功效,建立数据管理仓库,综合绩效评价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医院管理决策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决策水平,例如大数据挖掘、决策分析等。

第三,患者服务智能化。把优化病人就医流程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切入点,充分应用各种成熟的技术,如磁卡、条形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等,建立统一的服务窗口、呼叫中心、门户网站,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服务前移、预约管理、提醒服务、咨询管理和投诉管理等;着力解决诸如门诊“三长一短”等现象,全面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质量。例如:互联网挂号、远程会诊。

第四,资产管理智能化。资产管理智能化是把感应器嵌入装备部署到医院环境中,包括医疗设备、器械、药品、人员、计算机设备等各种对象中,然后将“物联网”与院内的现有计算机网络整合起来,实现人和物的有机整合,能够对整个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时地管理和控制,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业务,达到“智慧”状态。例如,物联网技术、设备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

第五,医院物流智能化。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医院物资流动和供应的智能化,减少人为传递物资的差错,实现最优化物流与人力资源流。机器人传输开始在医院应用,随时随地自动传输药品、物资、食品,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例如,高值耗材的管理、输血管理、药品食品可追溯。

第六,楼宇建筑智能化。通过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监控及防盗报警工程、综合布线工程、会议系统、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灯光音响系统等智能楼宇工程建设,实现医疗楼宇的智能化。例如,一键报警系统。

此外,移动医疗应用方面需要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就诊导航、智能提醒业务、远程会诊等。

互联网医疗深度对接传统医疗

传统医疗与互联网医疗有何区别?刘春玲认为,传统医疗模式以疾病治疗为主,实行医疗等待服务,以大医院为核心。而互联网医疗模式是以疾病预防为主、以基于协同网络、异地远程地主动服务病人为主要特点。互联网医疗依托互联网(尤其是移动医疗)的医疗行业IT应用,以信息采集的便利、及时,及信息共享的迅捷和广域化为基本特征,其核心内涵与在线医疗、移动医疗相同。

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包括可以改善就医体验、缓解医患矛盾、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降低医疗成本、将医疗大数据转化为生产力等。

目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参与建设的中医医联体云医院希望能够建立起患者端与医生端的有效联动,实现“互联网+分级诊疗”、 “互联网+服务管理”、“互联网+健康管理”三大功能。

其中,社区云端APP部署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中心,以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糖尿病、高血压)和亚健康高端人群健康管理这四大人群为切入点。刘春玲介绍说:“患者把社区医生APP装在他们手机上,如果有问题就可以直接会诊、检查治疗、直接开单,医联体内的医生可以实现多点执业,优质医疗资源也能够得到下沉,社区医生诊疗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缓解三甲医院的门诊压力。”

雖然东直门医院中医医联体在运行中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刘春玲指出:“虽然医生可以多点执业,但是依然受到体制束缚。目前医疗仍然重视线下属性和传统就医习惯,导致医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做的事情有限;无法接入医院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没有患者医疗数据;医疗大平台建设、区域医疗平台建设有待完善;医院决策者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移动医疗建设需要以政策为依托。”

猜你喜欢
智能化医疗信息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