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良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由此可见,要想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为突破点找到研学旅行的着力点,关键是要基于学生过往学习、生活的经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拓展。
要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针对乡村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我们须做好如下工作。
一、开足、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研学旅行奠基
学校管理者要本着落实《意见》的态度,重温新课改的精神,重读新修订的国家课程标准,重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重解各省《九年义务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当然,重温的意义在于“温故知新”,落实《意见》。因此,乡村小学最先要做的就是克服一切困难,摒弃过去那种学校课程“两张皮”的做派,按照国家新课改精神、课程标准,国家及各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纲要及细则的要求,开足、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引导乡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所在乡村社区的自然、社会与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其次,可以使乡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体验并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再次,可以使乡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其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下一步开展的乡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研学旅行寻找拓展突破口奠基。
二、积极落实《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
《意见》中明确指出,小学研学旅行从“小学四到六年级”开始,并且要“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的活动课程体系。这也就是说,落实小学研学旅行从小学中高年级做起,重点实施的落脚点在于整合“乡土乡情”等乡土课程资源。因此,在乡村小学落实《意见》,就得把研学旅行为目标的“乡土乡情”等乡土课程资源纳入学校课程。首先,政府要主动作为,本着落实《意见》的初心,利用教育第三方评估机制,按照《意见》中“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的要求,对乡村小学所在社区可用作开展研学旅行的自然资源、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经济社会等资源进行评估,然后交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认定,为下一步科学组织开发研学旅行为核心的拓展型或探究(研究)型课程服务。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乡村小学,要积极聘请有关教育专家、社会学家、文史专家等组织所在学校教师,要按照《意见》要求,克服困难,积极开发以研学旅行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突出乡土乡情特色,充分整合乡土资源,从而将研学旅行以校本课程的方式、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点,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以拓展型课程或探究(研究)型课程实施形态,供给乡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选择学习。在实施中,拓展型课程形态或小学探究(研究)型课程形态的呈现要坚持针对性和兼顾性的原则。同时在课程管理方面要坚持将课程内容的多少、课时的长短、小学生学习的过程等进行统一性和灵活性整合的原则。
三、深刻领会游学思想,认真贯彻《意见》,着手建立研学旅行的制度及机制
游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珍贵组成部分。明代顾炎武曾说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清朝的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中也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民国时期,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曾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充分体现了“社会即学校”的游学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非常重视游学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收入的增加,对游学认识的加强,各地以游学为目的的夏令营、暑期培训班、兴趣班等蔚然成风。正如世纪明德联合董事长王学辉所说,我国已经进入“游学4.0”阶段。为了应对兴起的游学热潮,国务院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为实施中小学研学旅行指明了方向。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旨演讲,其中对研学旅行给予明确界定:“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進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由此可见,游学思想由来已久,游学政策也是一以贯之,国家非常重视。因此,要想贯彻《意见》,落实研学旅行就得做到: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倡导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学校要革新教育观念,重新学习我国经典教育学家的游学教育思想,汲取积极、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学习和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落实《意见》报备。其次,乡村小学要按照《意见》要求,强化研学旅行的技术管理。比如,成立学校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小组,领导学校研学旅行工作。结合所在乡村小学实际制定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系列方案,即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再次,通过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让乡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实现从学、思、游到游、思、学的转变。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曾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与思的关系。我们的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几年,但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霾,还徘徊在“学校到学校”、“课堂到课堂”式的课程改革之中。所以现下《意见》要求研学旅行,实乃我国新时期对传统中国游学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对新课改探索、思辨之后的一次思想深处的哲学反思,也是我们“新常态”下深化乡村小学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走“长征路”。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