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蚕桑文化的民俗学考察

2017-05-13 13:00孔青青王仕连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桐乡

孔青青+王仕连

【摘要】桐鄉地处杭嘉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养蚕胜地,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蚕桑文化习俗,蚕神信仰则是蚕俗活动的中心支柱。如今,蚕桑产业日渐式微,一些相关的手工技艺正在消失,关于蚕桑的文化习俗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着重探讨一下两个方面:一,桐乡地区的蚕神传说在民间的影响。二,以蚕神信仰为支柱桐乡清明轧蚕花活动的现状,总结桐乡地区蚕桑文化的特点,展现桐乡蚕桑文化习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桐乡;蚕俗;蚕神信仰;蚕花水会

杭嘉湖地区的蚕桑文化自古闻名遐迩,并且在明清之际达到顶峰。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农业物产丰富,蚕桑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都是我国蚕桑的重要产地。“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东而嘉善平,湖海盐西而归安乌,程俱田多地少,农事随乡地之利爲博,多种田不如多治地,盖吾乡田不宜牛耕,用人力最难,又田壅多,工亦多,地工省壅,亦省田工,俱忙地工俱间,田赴时急,地赴时缓,田忧水旱,地不忧水旱。”说的就是桐乡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其中特别提到了桐乡适合桑树的生长,蚕桑生产无论欠收或是丰收,其亩产量所获得的财富价值都比种田的亩产量所获财富价值高,可见其自然条件对于养蚕是极为有利的。

蚕桑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桐乡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是首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也一直是桐乡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全面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展开,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蚕桑产业受到剧烈的冲击。传统的蚕桑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渐式微,种桑养蚕日渐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人们对一些以往的由种桑养蚕所衍生出来的传统蚕桑文化习俗的重视度也不复往常。

蚕桑文化作为江南地区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是与当地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从良渚时期的蚕桑文化追溯起,在一代又一代先辈的社会实践中,养蚕这一产业在农业的分支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特点。从养蚕流程到蚕俗节日,从器物到文化,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其特殊的神明文化和流传至今的清明轧蚕花活动。

一、桐乡地区的蚕神传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神,有谚语道:“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三月清明做团子,四月养蚕采茧子……”可见,桐乡农家是多么重视养蚕。古时,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是“靠天吃饭”,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比较强,每逢无法控制或是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迫害时,人们会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同时,人们也会从精神上祈求能够得到某种力量的庇佑,这种力量更多地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事物进行神化,期望用人的虔诚来感动神化物,使人们在生产中趋利避害,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得以延续,避灾得福,神明文化悄然而生。随着时代的变迁,关于蚕神的传说也在不断地变衍。

桐乡地区的蚕神传说主要的有两种,其一是“龙蚕”传说,据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资料记载:两妯娌养蚕,二嫂为外乡人,不懂养蚕之道,于是求教于嫂虚心向大嫂请教,但大嫂却心怀恶意,教之用以热水泡过的蚕种来焐种,以致最终仅仅孵一条蚁蚕,她依照大嫂的样子,每日采叶、喂蚕与加温,蚕亦越长越大。当大嫂看到那肥大的蚕,便知道那是“龙蚕”,也听人们说得“龙蚕”者可得富贵。于是大嫂便起恶意,她首先偷之未果,其次欲毒死“龙蚕”亦然未果,最终便夜里用纺车锭戳死了“龙蚕”,暗自欣喜地去睡觉。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自己养的蚕一条都没有了。原来她的蚕都到二嫂家去吊唁“龙蚕”,并且吐丝为“龙蚕”作棺,它们也作茧自缚而死。世人希望自己所养的蚕亦如“龙蚕”一样大,故育蚕时供“龙蚕”而祭拜,并谓之神。

“龙蚕”是蚕农们在养育蚕宝宝时的共同愿望,他们祭拜龙蚕,希望自己所养的每个蚕宝宝都如龙蚕般精壮与硕大,蚕食青还白,吐丝精细。人们可以售丝或丝织布帛,换取家常日用,以此求得生存,生活无忧者亦然可以聚集财富,造福子孙。“龙蚕”传说除了表达人们对养蚕的目标与期望,同时也在无形中传递一种实事求是,勤劳致富,善妒其恶的实业精神。此外,蚕桑养殖非一人之力可以做好,它需要合作,特别是亲邻之间,借以“龙蚕”之说,也间接警告后来人团结帮亲,互相协助,勿图他人之利,勿起损人之心。蚕本质洁,不思(丝)性恶之人,养蚕即为修心,养蚕以人的纯净之心,最终春蚕吐丝赠还。

其二是“马鸣王菩萨”的传说。“赛神吴兴掌故集引蜀郡图经曰:九宫仙嫔者,盖本之列仙通记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节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那么何为马鸣王菩萨?《通俗编》中载:“蚕女当高辛时,旧迹在蜀广汉,不知姓氏,其父爲人所掠,母誓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之,众莫应,惟素所乘马闻言绝拘绊去,数日,父乃乘马归,母白之故,父曰:‘安有人而偶非乎马跑父怒杀之,曝皮于庭,皮忽卷女飞去,栖于桑间化爲,一日,女乘云驾此马,谓父母曰:‘太上以儿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嫔矣。由是宫观皆塑女像,祈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亦有《搜神记》言:“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蠒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马鸣王菩萨”又称“蚕神”、“蚕花娘娘”。在此传说中,一方面,人们有意地将裹着牛皮的姑娘述为“头缠(蚕)于桑树上”或是“化蚕于桑树上”,前者主要将异化的现象加于人们的日常依赖的桑树,使之神化,后者主要是姑娘与牛皮化蚕,使养蚕缫丝成为此地新的民生之计,待姑娘因孝而感动诸神,最终化身为菩萨后,人们便对之有了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希望菩萨能够保护蚕农桑叶富足,蚕蛹健康,蚕茧肥大,蚕丝细长,精致细腻,这样便可以蚕丝布帛换取一家生活安逸,安享齐人之乐。另一方面,也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孝道是自古以来众人推崇的传统精神,在古代尽孝不仅仅是一种内在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在外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人们之所以愿意将马明王菩萨日常生活中的祭拜对象,可能一是因为马鸣王本身的一种神化了的身份,易使人产生敬畏之心。二是因为马鸣王菩萨本身所承载的一种至孝精神,若将这种精神上升为一种信仰,易形成一种老有所养,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桐乡“清明轧蚕花”活动

“清明轧蚕花”是蚕农以蚕神信仰为中心,以象征蚕茧丰收的“蚕花”为标记的蚕桑习俗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人们对蚕神护佑,求得丰收的感恩活动,是蚕桑神明文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活的写照,其时间主要选定在蚕忙前夕的清明时节,在桐乡人民“清明轧蚕花”的活动中,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蚕花娘娘的魅力。在活动现场,由桐乡的姑娘扮演蚕花娘娘,“蚕花娘娘”站立在龙船的船头,会有小伙子在后边划船,领头的小伙子敲着鼓,另有两个人牵引着龙船围绕广场游一圈,“蚕花娘娘”就会为参加观看的人民发放蚕花。这时,人们都会争着去抢蚕花。蚕花娘娘之所以在船上,是因为有蚕花水会的习俗,这一场景正是模拟了蚕花水会上蚕花娘娘显灵的场景。非遗博物馆的影视资料显示:蚕花水会就是祭祀蚕花娘娘的庙会,欲求民蚕丰收的美好意愿。

在蚕花水會上,四面八方来的蚕农会摇着快船、缫丝船、打拳船、高杆船等进行水上表演,加上助兴的人们,形成了及其热闹和喜庆的水上表演。有谚语道:“蚕花廿四分一张蚕种十二筐,借钿买叶到余杭”,桐乡虽是养蚕胜地,却不供应蚕种,需到余杭县购买蚕种。如果一张蚕种真的能有十二筐大眠蚕,那么蚕农借了钱也要买桑叶养蚕了,由于陆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余杭的桑叶运到桐乡已经不新鲜,于是人们便改走水路,用小船以最快的速度将蚕叶运到桐乡,久而久之人们也就练就了水上“摇快船”的习俗。摇快船,就是各个船队进行比赛,快船比的自然就是速度。摇快船的人是有目标的,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取得第一。摇得最快的船队,就可以到庙里摘取蚕花,摘取到蚕花,就预示着在蚕花娘娘的庇佑下,养蚕会丰产、丰收。通过举行这样的比赛,不仅是为了祭拜蚕花娘娘,也是有利于提高划船技术和船行速度。

除了水上表演,在岸上,蚕花戏会持续三天。蚕花戏包括越剧、花鼓戏、皮影戏等。

而拳船是水乡所特有的一种习俗。人们在船上习武,以达到强生健体,借助生产和生活工具作为武器,所传承下来的民间的船术,具有浓郁的水乡、蚕乡风情。

而高杆船是蚕花水会的压轴大戏。桐乡高杆船技是蚕神祭祀仪式上边沿的水上模拟蚕宝宝吐丝做茧动作的民俗杂技项目。它的精神内核是蚕神信仰,主要流传于桐乡洲泉镇一带农村。所谓高杆船,顾名思义,必然有一高杆立于船上,这高杆就是极具韧性的粗壮的竹竿。表演者身上穿着白色的服装,从竹竿爬到高端。体现了水乡人民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桐乡的高杆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期间达到鼎盛时期,表演时间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整套高杆船表演有十八个动作,都是模仿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也有表示桐乡人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愿望与追求。原来的高杆船和拳船都只有在双庙渚水会和含山附近的水上才能看到,但是如今,在桐乡乌镇的景区中就有高杆船和拳船的表演,每日都会有专业的演员在表演展示,如果幸运,就能欣赏到这精彩的表演,感受水乡的独特魅力。

三、小结

这类传统的蚕桑习俗在桐乡地区还有很多,涉及了桐乡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婚丧嫁娶无一例外,而其中多多少少都涉及了对蚕神的信仰与崇拜。以上列举的只是沧海一粟,这些蚕俗,有些还沿用至今,比如在办喜事的时候还是会用有蚕花竹、红棉兜,死者入殓时,会盖丝绵。而在技术层面上,桐乡的养蚕技术也胜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地区。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凡取叶必用剪鐡,剪出嘉郡桐乡者最犀利,他乡未得其利剪枝之法”可见桐乡的桑剪锻造技艺之精巧。

桐乡的蚕桑文化是在桐乡地区的整个大环境背景下,由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多因素共同形成的,是小农社会下的产物。蚕桑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蚕桑文化体现了小农经济下的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劳作方式。而由种桑养蚕衍生出的各种蚕俗,如蚕神传说、蚕歌、拳船、高杆船等无一不表现了桐乡人们的淳朴、善良与勤劳,寄托了桐乡人民美好的愿望。可以说不同时期的蚕桑文化就是不同时期桐乡蚕农生产生活的缩影。时代大背景造就了桐乡地区丰富的蚕桑文化,而蚕桑文化又丰富了桐乡地区的文化底蕴。

但是,也有很多传统的蚕俗已经慢慢消失在桐乡人民的生活中,如今会唱蚕歌的人也越来越少,婚嫁时,也鲜有喜娘唱蚕歌了。一些传统习俗的消失,其实就其代表文化的消退,也反映着蚕桑活动在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少,蚕桑经济占现在经济比重越来越低。

2008年6月,桐乡的蚕桑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蚕桑习俗终于面向世界。桐乡蚕桑习俗入住桐乡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加之桐乡乌镇旅游业的发展,政府有意识的保护这些技艺的传承,引起了许多社会学者以及青年少年学生的关注。但是,这些传统技艺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水乡的这些特有的传统正在消逝。保护与传承蚕桑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盛 羽. 土色生香——桐乡彩色烤花工艺研究[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11:18.

[2] 徐春雷, 搜集整理. 桐乡蚕歌[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4:54.

[3] 吴利民, 张 琳, 主编. 祝汉民, 徐春雷, 褚红斌, 编著. 含山轧蚕花[M].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4:72.

[4] 吴利民, 张 琳, 主编. 颜剑明, 褚红斌, 陈亚琴, 编著. 桐乡高杆船技[M].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5.

猜你喜欢
桐乡
桐乡濮绸的产品特征及其当代创新设计研究
神秘的官窑
家有蚁穴
我和桐乡在一起
人文名城 风雅桐乡
桐乡“智慧养老”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而今迈步从头越
编者按
桐乡市公共关系协会简介
峰会带来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