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的“和”包含和谐、和睦、和平、和顺,温和、平和、祥和等意义,“合”有结合、融合、配合、组合及合作、合约等以“合”为词根的词语,“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中诸多元素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关系或状态。和合文化主要体现在“三和”层面:即“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
天台山儒、释、道三教睦居,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天台很多人家里挂着一幅画——两位少年,一人手捧礼盒,一人肩扛荷花,这就是“和合二仙图”。“和合二仙”的原型是唐朝隐居天台山的两位诗僧——寒山、拾得。可以说,以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为象征的天台山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影响至巨。2008年5月11日,天台山云锦杜鹃节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活动在天台中学举行后,天台又刮起了一阵和合之风。
天台和合文化深入民间。2013年天台元宵节灯会在新城举行,其中街头镇的灯展主题是“和合二仙”。无论哪个领域都讲究和合精神,无论哪个角落都需要和合文化。几年前,因大力提倡地方文化进校园,和合文化已成为天台职业中专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以“和合”主题命名:中心图书楼命名为和合楼,四幢教学楼分别为和德楼、和行楼、和文楼、和雅楼,三幢实验楼分别为合技楼、合艺楼、合作楼,学校食堂命名为和善楼,宿舍命名为和睦楼、和顺楼。教学楼连廊一路悬挂着寒山子诗集,校园里流行背诵寒山子诗歌。在这样的和合大氛围中,我校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也急需渗透和合文化与和合精神。笔者想,我们何不乘这股和合文化的东风,扬起中职语文教学之帆。在教学中摸索一套和合课堂的方法和模式,为中职语文教育开辟一番和合课堂的新天地。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表现、教学情况都是心知肚明的——对中职语文课堂现状不甚满意。中职学生因在初中时经常受挫,惯性难改:对老师有成见,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吸引力不足,学习态度扭曲,学习方法无效。学习只是为了应付(为了父母才坐在这儿),只是消磨时间(高中三年坐满就可以了),学习语文无用等错误观念普遍存在于学生群体中。因此,没有目标的一群人,没有学习积极性的一群人,对老师有成见的一群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不睡觉,不趴着,不走神,不发呆,不看课外书,不玩手机,不听mp3,这是不可能的;轻声聊天渐变成养蜂场——到处是嗡嗡嗡,齐读声——寥寥,朗读声——寂寂,提出问题——回答者稀稀,这是普遍现象;老师唱戏,听戏者寥寥;老师教育,给面子的听从教导,等转身,立马又恢复原样,不给面子的无动于衷,再说一下,就吹胡子瞪眼睛,发起狠来,叫你下不来台,好像你是天底下最丑陋的人,师生矛盾一触即发。基于以上的情况,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剃头挑子——一头热。课堂上两不相合。这不和合的课该怎么上?这种不和合的课堂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折磨,这种不和合的折磨和压抑何时是个尽头?
其實事情没我们看到的那么糟糕,虽然学生有种种缺点,但他们是正处于年少,正处于成长阶段,正处于性格转变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有重大的责任将他们教育成为积极向上的人,而且是必须这么去做。其实,中职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他们并不是无可救药,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国优秀的传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集体荣誉感强,也有自己的理想,只是他们不轻易表露出来。有句话叫做“教无定法”,我想用在中职学生身上最为恰当,只要我们老师有心去钻研,定能实现和合课堂的美好景象。下面将本人平时的一些教学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和合课堂的前提——师生相处和合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两个关键要素,只有处理好师生的和合,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和合,所以说师生和合是和合课堂的前提。尤其在中职学校,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已不再是小学时代的崇拜对象,初中时,因为成绩差,表现不好,自尊心受挫,倍受冷落,遭受处罚,“老师”这个字眼,这位长辈在他们心底里已经浮起来了,所以中职学校的老师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形势和现状。根据平时教学时与同学的相处,笔者认为,要想师生和合,总的原则是必须赢得同学的心,让他喜欢你,至少不排斥你。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了解学生。中职学生虽然表现得自卑,或者对什么都不在乎,或许你认为他们不思进取甚至笨,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具体方法视情况而定,比如:尊重——不歧视,批评——不挖苦,热情——不漠视,处罚——讲“礼数”,用人——找“老大”……总之,让学生能够感觉到你是真心实意喜欢他们,是一视同仁对待他们,无论成绩好差,我重视你,我尊重你,那么你呢,该怎么做呢?他也会尊重你的。在中职学校,作为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品行,做人的准则,决不能因为成绩差就歧视他,漠视他讽刺他,我们要让他领悟到只要你努力去学了,老师就不批评你,如果成绩上不去,我们一起来找原因和方法。课堂上偶尔可以和全班同学谈谈心,或者抓住机会与个别同学谈心或者当全班同学面,老师和某个同学在讲台上说悄悄话,说完之后,当全班面扬言:“XXX同学,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绝不可以跟第三个人说。”显得跟这位同学很亲密的样子,然后全班同学就会觉得这个老师跟我们很好,他们就会买你的帐,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合相处了(当然要找一位平时上课表现不怎么样,但同学都蛮喜欢他的这样一位同学,才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恶意嫉妒)。当然,课堂上该严肃的时候还是要把好关,绝不姑息纵容。师生能和合相处了,他们会服你,即使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坦然接受的,绝不会出现当场顶撞的尴尬场面。如果作为老师,得不到同学们的心,那么你布置的任务将如泥流入海,杳无音信,作业交不齐,好多学生不听你上课,做别的事情,没几个学生看书……灾难将扑面而来。因此,要想实现和合课堂,前提是教学因素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能和合相处。这就是“和合”内涵中的人与人的和合。
二、和合课堂的基础——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
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但是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如果采用满堂灌,一讲到底,或者中途提几个问题等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引起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中职一线语文教师,迫切寻找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因素,并使其保持这种兴趣,进而能主动学习,并长期良性循环的良方。经本人不懈地探索,反复地琢磨反思并总结,觉得有一些教学方法可以实行,比如:分组教学模式,游戏式教学方法,目标任务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方法实行的原则是学生充分参与,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积极性高,自由性强,兴趣度浓。下面以分组教学模式和游戏式教学方法为例,作简要的说明。
(一)分组教学模式即以分小组学习的方式为基础,确定各组的目标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原则是责任到人,计分到个人,团结协作,各组比赛。操作流程如下:
分组,按语文成绩好差混合搭配,5—8人一组;定好组长;布置学习任务;组长负责监督,上交学习成果;分组上台汇报;教师出题,分组比赛;教师评价打分。
比如学习文言文《过秦论》,对于语文成绩差的部分中职学生来说,要求背诵难度太高,反而会吓到他们,失去自信心,因此适当降低难度,会准确流畅地读完课文就基本合格,如果基础好的,会背,那么个人及整组都加分。课堂上,教师出示一些有难度的字音,齐读字音,教师范读全文,然后分组各自读,不会读的相互询问,查字典,读给组长听,组长报告任务完成了,然后教师来检查,因时间有限,可任意抽查一位同学代表全组,当场评分。这样,每一组就是一个整体,他们会团结一致,努力进取(除非个别无赖),争取得到好分数。这样以分组学习为教学模式,关于《过秦论》的朗读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实现了和合。所以,分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和合。
当然一次分组学习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每次都能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和合,所以为了提高课堂上小组活动的效率,并形成良性循环,即实现课堂的长期和合,教师要注意把握四个要素:
第一,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第二,责任到人。第三,教师切中肯綮地点拨总结。第四,适时检测,滚动前进。
(二)游戏式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只要是有生命的个体,无论老幼,无论男女,他或她或它都喜欢玩游戏。凡动物皆如此,人类也不例外。可以说人类天生爱玩游戏。“人为什么要玩游戏?为什么选择游戏而不是其他事情?”有人在网上问。跟帖很多,比如:游戏有目标有成就感、组队一起还有归属感,这些都是很吸引人的;因为有奖励,杀死怪物给你奖励,完成任务给你奖励,这都是即时的,并且你会升级,可以更加快速地得到奖励,这样形成了循环。所以很多人沉迷进去,并且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人类有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人类意识总要进行各种的得失的思虑。而几乎所有的游戏和娱乐都是利用了人类意识的这个患得患失的特点,人为地设定了一些规则——它是一些就实际而言是毫无意义的“输赢”规则。在这个输赢规则的诱惑下,游戏者能尽情地去表现自我。因此笔者想,我们何不将适合所有人的天性的“游戏”引入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也许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游戏式教学,就是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游戏内容则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以此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可以分组进行各种角色表演游戏,梁惠王、孟子、民等,要求事先制定好游戏方案,熟练课文,熟练台词,课前排练。课堂上比一比。不管同学们的演技如何,至少他们乐在其中,并且掌握了课文内容。学生喜欢的课堂就是和合课堂。
《过秦论》等文言文,关键在于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和用法,关键句子的翻译以及相关的文章要点,如何让他们有兴趣做这些。通过分组,出题目,分别让对方答,看哪组答得好,哪组就赢,这种游戏,使学生在出题和答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从而实现乐中学。这样,和合课堂自然而然就实现了。
当然,根据实践,笔者觉得分组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目标任务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兼容并包,这样效果比较理想。
三、和合课堂的关键——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需要与之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措施、教学目标。比如,我教的数控班,是一个男生班级,他们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差,不喜欢读课文,更别提背诵了,假如叫他们背诵文言文,比如《过秦论》,一些学生干脆丢弃书本干别的,那难度太高,没兴趣,干脆放弃了。因此合理调整教学目标,降低难度,教学效果反而会更好,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教《过秦论》时,要求他们分两步走,一是到组长那里读课文,要求读音完全正确,流畅熟练。完成的同学获等级C。二是语文基础好的同学,到课代表处背诵,可以分断背。完成的同学获等级A。如此,教室里马上沸腾起来,一片书声琅琅,好不热闹。看到此情此景,谁还会说他们不喜欢读书?
四、和合课堂的动力与保障——鼓励性评价与合理的评价体系
鼓励性评价是和合课堂的动力。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拥有的美妙的词汇,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并鼓励。别看他们长得人高马大,其实还是个孩子,特看重老师对他的一言一行。班上一位男生,坐在第五桌,挺高的,平时看他大大咧咧,上课爱用手机看小说,就这么不像样,那天叫他起来朗读,其实不怎么好,但我说“只错了一个字,其他都很好。”该同学坐下后,看他脸有点红,我的内心激动极了,告诉自己,“今天,你做对了一件事。”很明显,这位同学听到老师表扬他,内心感到喜悦而脸红,或许还有几分难为情,不过接下来,他就很认真地听课了。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和合课堂的动力。
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和合课堂的保障。任何事情的良性发展,不能仅仅只靠一时的兴趣,尤其对于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多,个体不一,事情很难长久维持。所以,得有一个保障,能够使得和合课堂良性循环,那就是合理的评价体系——ABCDE等级。平时成绩项目分为:及时认真完成作业的,分组活动积极完成任务的,完成背诵的等等。通过制定表格,将平时的等级与期末的成绩结合,学生就有目标,有积极性了。所以,我們要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坚持落实,保障我们的和合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和合课堂的实现是一个和生、和达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各种对立因素,将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有机协调、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因素发挥最优的效能,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活动中各因素变化可能呈现的反复振荡。更多的方案,笔者将继续探索,期待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张立文.和合与东亚意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丽姗.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周美芬 浙江省天台职业中专 3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