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波+张俊业
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提高中学生古文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中学生民族情感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侧重客观诗词知识传授,而对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关注不够,导致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语言置换”是现代文教学中比较常见且效果良好的教学手段,其主要通过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情节等办法,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构思与意图。那么,作为运用古代汉语写作而成,讲求字斟句酌,含蓄蕴藉的古诗词,可否在其教学环节中引入“语言置换”这一教学手段,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拟结合具体案例,从古诗词教学中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论析。
一、置换诗词中的字,体会作者用字的妙处
古代诗词不但讲求形式和韵律,更强调意境和兴寄。受篇幅制约,诗人在遣词用字上往往费尽心思反复斟酌。因此,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诗词中每一个字的具体含义,更应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是其它。语言置换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就可以大显身手。从语言置换的角度来看,可以置换的字有动词、形容词、虚词、量词等等。现举例如下:
例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例2:“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例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以上三例在中学古诗词用字讲解中具有代表性。例1和例3属于置换动词,在诗词中,将各种各样的意象按照作者的构思组合而成的关键是表动作的动词。例1中可将“垂”、“涌”分别置换成“下”或“起”。置换之后整首诗句的意思变成了星星下的原野开阔,月亮升起大江流动。虽然大意与原意相符,但原文意境全无。极目远望原野,视野开阔仿佛无边无际,抬头仰望天空,星星参差错落,就像往下掉到原野上一样,故“垂”字极力衬显空间的广邈。平视远方,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出来,而“涌”字则抓住了江水浩荡富有动感的特点。例3中可将“见”置换成“望”。按理说,“见”与“望”都表示看到这一动作,意思比较相近,但是在诗歌构造的具体语境中,“见”明显比“望”好。“见”这一动作是无意识的、自然的,在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这个动作传达了整首诗里作者所要的悠然自得的生活追求,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自然、率真的意境。而“望”字这一动作明显是有意识的,显得不那么自然。由此可见,运用动词来组合意象,所选用的动词必须具有高度凝练性,才能将诗歌的意象整合成一个统一且富有活力的画面,进而准确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达到“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目的。例2属于形容词置换。在诗词中,形容词往往能赋予景物生气与活力,能够将景物的特征传神地表现出来,将抽象变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如果将“绿”字换成“过”、“入”、“满”,那么句子的意境会完全不一样。“过”和“入”作为动词,表示一种动作,就将春风拟人化,“满”则将无形的春风写成有形,“绿”字作为形容词,除了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画面,还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触觉转换成视觉,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以上三例中置换的是古诗文中较有代表性动词和形容词,像虚词、量词等词性的字的讲解中也可使用置换法。因此,古诗词教学中通过置换个别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创作,体会诗人所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领悟炼字所创造的意境,学会字的特殊用法、感受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
二、置换诗文中的词,领悟作者对诗歌意象的构筑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多以唐诗宋词为主,而唐宋诗词之中多音节词已经逐渐成为构筑诗词意象的主流。本文讨论的词语置换主要是针对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多音节词。举例如下:
例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例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以上两例中均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多音节词的置换,且所涉及的词语属于典故。典故在古诗词中比较常见,而且每一个典故都有其背后的故事與寓义。古诗词中典故的运用能够增大诗词表现力,使得诗词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且更具韵味和情趣,同时达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效应。例4诗中的“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其表现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那份豪迈与守诺。“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奇才,其表现的是燕昭王“千金买马骨”那份对人才的渴望和信用。前者与后者相互呼应,表现天子信任重用将士及将士为君王浴血奋战精神的称颂。如果这里的两个意象置换成“汉水”、“点将台”,整首诗的意象就会大打折扣,诗中通过两个典故所营造的那份燕赵之地的慷慨豪气也就丧失殆尽。例5诗中“八百里”、“的卢”也涉及两个典故。“八百里”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词中这一典故展现的是将军对战士们犒赏的场景。的卢马是刘备坐骑,当年从檀溪一跃三丈,帮助刘备脱离危险。词中这一典故展现的是战况的惊险和激烈。若将上面两个典故用其他同义名词置换,不但词作中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的激烈场景所具有的感染力会降低,其所营造出来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也会减色三分。
因此,通过置换词语来创设不同的意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意境中思考感悟,透过不同意境的比较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自己掌握分析古诗词意境方法。
三、置换诗句,感受作者的构思用意
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运用语言置换有效地清理字、词等语言障碍,但这只是进一步阅读诗词的前提。因为诗句是诗歌的基本意义单位,对于诗词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把握也是建立在对诗句内容、句式及诗句之间逻辑层次的理解之上的。然而,仅就诗句字面意思谈诗义,很难道出诗歌句式与所建构意境的妙处。语言置换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也大有可为。现举例如下:
例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例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例6和例7都属于句子的倒装,也叫倒装句,它是古人在写作时为符合声律的要求,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倒装句的使用是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追求“新意”、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例6用“明月”、“清风”来写风、月、蝉、鹊等景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属于倒装后的句子,按照正常表达习惯可将其置换为“月明惊鹊飞别枝,半夜清风送蝉鸣”。这种表达从形式上看虽更明了简洁,但却淡化了诗意,让诗变得平淡无趣。词人将“月明”写成“明月”,将“惊鹊别枝”写成了主谓颠倒的“别枝惊鹊”。“明月”与“清风”相对,“惊鹊”与“鸣蝉”相对,对仗严谨工整。经过作者巧妙地颠倒组合,不仅增强其韵律感和美感,而且更丰富了内涵,升华了意境。例7如果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應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导致“莲动”。故诗句可以置换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如此一来,画面中心就转为“竹”和“莲”这两个意象,整个动作过程便由此而终,诗作营造的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王维诗句中则呈现出另外一幅画面:“竹喧”、“莲动”是“浣女”、“渔舟”进入画面的引子,画面中心就是动作的发出者“浣女”、“渔舟”。“浣女”、“渔舟”之动的意境,不仅远比“竹”、“莲”之动的意境鲜活,而且由它们作为整个画面动作的发起者,更使诗句里场景的动作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而整个画面的生动性和流动感也因此大增。倒装句只是句子置换中的一种,句子省略或句子之间顺序的调换都是语句置换。古诗词讲解过程中诗句的置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语言的形式之美,更准确地把握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与所寄托的情感。
综上所述,通过“语言置换”来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还能透过不同意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借助“比较——鉴别——判断”的思维机制,锻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当然“语言置换”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求着教师群体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应对学生在“语言置换”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孙春成.给语文老师的101条件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淑华.语言置换:比较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2,(31).
[4]邓惠珍.置换语言,解读文本[J].考试周刊,2015,(67).
[5]孙新潮.炼意与炼字:中国古典诗歌解决“言不尽意”矛盾的常用方法[J].凯里学院学报,2012,(2).
(赵德波 张俊业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