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松+秦萌+袁德山
2015年10月12日,鸡西市国资委、工商局、物价局、税务局、规划局、交通局、人社局、热力公司、燃气公司等相继收到了鸡西市政协发来的“市政协询问通知书”,其内容涉及到“燃气供气设施改造缓慢,何时能供气?”“煤炭涨价,开听证会,涨了供热费,现在煤价降了,是否召开听证会,降低供热费?”“市城乡低保政策落实情况?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有哪些计划和措施?”等诸多涉及民生的问题。2015年11月18日,在鸡西市政协第十一届十五次常委会议上,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被询问单位的逐一明确解答,至今有些问题已经被落实,有些问题正在被落实。
诸多热点、难点民生问题的落实、解决,都离不开鸡西市政协近五年来创新工作一个较为成功的经验——询问工作。鸡西市政协秘书长崔跃信向记者介绍说:“鸡西市政协现有委员386人,政协常委79人。三年来,一共询问政府职能部门近20个,提出的问题涉及到20多个方面的50多个具体问题300余条。”近日,记者一行来到鸡西市政协,针对他们获得的“政协工作创新奖”项目——“坚持常态化询问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民主监督作用”进行了采访。
民主监督员每年近百条建议被采纳
鸡西市政协主席丛祥容说:“针对民主监督到底如何加强的问题,各地、包括鸡西市政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如民主评议,虽然效果较好,但评议面窄、工作量大,几个月可能只能完成几项工作。如何将政协工作、尤其是相对较弱的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2013年鸡西市政协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开展了询问工作。”
据鸡西市政协研究室主任仲雨春介绍,询问工作是鸡西市政协在民主监督实践中探索创立的一种新的监督方式,就是通过政协各类会议形式,由政协委员或常委与被询问单位领导面对面问答交流,对被询问对象的工作不清楚、不理解等方面提出问题,要求被询问对象作出说明、解释。
为了给政协开展询问工作提供政治支持和制度保障,从2013年开始,鸡西市委就制定出台了《中共鸡西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府与市政协工作联系充分发挥政协作用的若干规定》《鸡西市政协询问工作暂行办法》(鸡发[2013]10号文件)等若干制度文件,不仅提升了制度制定主体,而且形成了权威支持机制。
询问工作丰富了民主监督实践。仲雨春告诉记者:“过去,民主监督员由各单位聘任,现在变为了由市政协选派,市政协选派的民主监督员实行聘用制,任期为三年。近期,市政协在委员中遴选了61名议政能力强、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委员,派驻市纪检委、监察局、公安局、人力资源局等市直8个部门和司法机关担任民主监督员。这些监督员每年都有近百条意见建议被采纳。”
完善询问工作流程制度确保成效
从2013年开始,鸡西市政协采取了主席会议询问工作的方式,每年都针对社会关注的行政收费、司法公正、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询问工作,委员和询问对象坦诚面对、热烈交流,很多询问事项迅速得到了解决落实,达到了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促进共识、推动工作的良好效果。2015年,鸡西市政协将询问工作层次提升到了政协常委会议,并通过规范询问程序推动询问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鸡西市政协根据实践经验,形成并完善了询问工作流程,即议题提出——面向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征集意见;议题审核——归纳整理意见并确定询问内容和询问对象;研究确定——提交主席会议协商决定询问层次和时间;会议通知——通知责任部门做好被询问工作准备;询问答复——召开主席会议或常委会议进行询问工作;落实反馈——跟踪询问事项进展情况并向有关委员和界别反馈。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询问程序,避免询问工作的随意性和询问结果的不稳定性,不仅规范了询问工作的程序,而且确保了询问工作的成效。
询问工作提升了政协工作影响力。鸡西市政协研究室主任仲雨春介绍说:市政协十一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共针对绿色农业品牌整合、石墨产业发展方向、恢复开通城市居民燃气、城市全天供水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了询问,涉及到市农委、工信委、发改委、城乡建设局、供水工程办等七个政府职能部门;市政协十一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整顿、医疗广告的规范管理、取消城市居民医保报销起付线、网上政务信息平台的服务效率、城市供热费实现动态调整等十个方面问题进行询问,涉及到市编办、物价局、城市规划局、卫生计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办等单位和部门,所有询问事项均得到明确解答。
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扩大民意表达渠道
鸡西市政协通过深入开展委员进社区、进乡村、进厂矿活动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组织界别群众座谈、向社会征集询问建议、邀请与询问对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众代表参加监督等形式,全方位开放询问监督活动,增加人民群众在民主监督中的话语权和表达权,不仅吸收了社会各界参与,而且扩大了民意表达渠道。
询问工作增进了政协组织与社会的联系。鸡西市政协研究室主任仲雨春对记者说:“2013年至2015年,鸡西市政协共计开展询问工作会议5次,询问层次由小规模的主席会议上升到了大规模的常委会,意见征集由政协各专委会、民主党派扩大到了全体常委。”
鸡西市政协的建立于对民情民意基础上的询问工作,广泛听取和收集了散佚于基层群众的各类信息,进行了统一的表达和主张,有效地增强了社会群众对政协工作的参与度和信任度。
在“询”中监督以“问”促改变
询问工作取得了多方受益的良好效果。鸡西市政协通过询问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政府相关工作。鸡西市政协研究室主任仲雨春介绍说,在保障城市全天供水和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加快开通居民燃气问题、城市供热费实现动态调整等询问工作中呈现的民生问题,鸡西市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居民供水和燃气问题列入了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并针对城市供热费实现动态调整一问题鸡西市物价局召开了听证会。目前,总投资15亿元的兴凯湖引水工程将在2016年竣工,全面保障鸡西市水质安全等问题;引进中国燃气公司合作的天然气供应项目,3.5万户居民已经开始使用,年末将逐步实现全覆盖;2015年鸡西市居民供热费已经由原来的每供热期29.40元/平方米调整为27.78元/平方米,非居民供热费由每供热期41.60元/平方米调整为39.31元/平方米。另外,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医疗广告的规范管理等询问事项,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论证和抓紧落实。
鸡西市政协的询问工作使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政府相关工作情况,增强了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询问工作的平台,帮助监督对象消除了社会一些误会和不满情绪,提高了政府部门的社会形象,也使政府职能部门转变了对民主監督的态度,主动接受和配合政协工作,软监督产生了硬效力。
鸡西市政协开展的询问工作有效地整合了协商、议政、监督等各方面的职能优势,促进了政协委员与社会的联系合作,扩大了社会有序政治参与,跟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节奏,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精神。正如省政协理论创新成果表彰大会上,对鸡西市政协询问工作的评价一样:“在‘询中监督,以‘问促改变,‘询出了民意,‘问出了路径,‘询出了干劲,‘问出了和谐,丰富了民主监督实践,促进了广泛共识,提升了政协形象。”
(编辑/刘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