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罡
[“熟”材展示]
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唐初魏徵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
[ 运用方向]
一、从“君”(“舟”)的角度。
1. 以人为本。古代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避皇帝的讳,“民”改称“人”,于是,“以民为本”就成了“以人为本”。一个心中无“民、人”的人是不会得到拥护的,甚至会被“民、人”唾弃。
2. 学会感恩。水对舟贡献了自己的浮力,每一个成功登顶者,都少不了别人的帮助,因此要学会感恩。
3. 抓住根本。“以民为本”针对的是君主,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处理任何问题都要抓住事情的根本。
4. 重视背后的力量。舟行水上,全赖水的浮力,忽视水在背后的作用,无疑有倾舟之虞。
二、从“民”(“水”)的角度。
以宽容为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实现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化。
[ 习作片段]
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鲜花的美,而容易忽略促成鲜花开放的那窗前、树梢透过的阳光,很多时候是因为感恩的缺失。我们知道,失去了阳光,鲜花就会枯萎;失去了土壤的养分,种子不会发芽;奔驰而过的华丽车身,也是由那看不见的发动机来驱动的。以此推论,人若是失去了赖以支撑的推力,存在与价值的实现都无以依附!
很多人一旦登上成功的巅峰时,就容易自我膨胀,唯我独尊,而忘记创业时别人的帮助,缺乏感恩情怀!秦始皇横扫六合也是借助万千冲锋陷阵的士卒,当他登上帝位后却漠视一切并残暴恣睢,何来感恩与抚慰?而唐太宗却以君舟民水的思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治理国家,始兴贞观之治,其中史鉴,几人能懂,几人能悟,又几人能身体力行?
手捧璀璨的珍珠,我们要看到那晶莹的光泽里映射出的蚌壳的艰难孕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故而,真人杰者要目光俯视,感恩成就自我者,致敬推力!做到这些,辉煌就离你不远;漠视这些,失败也会接踵而至。
殷鉴于前,悟行在后。如今,我们国家的发展已是一日千里,這离不开亿万国人的勤奋与努力。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福祉,我们为地震民众举行国葬,我们倾注全力从利比亚撤侨……自上而下的对推力的重视与感恩,已蔚然成风。
因为阳光般的推力,我们强大;因为鲜花般的美丽,我们感恩!
[ 亮点评说]
片段充分调用历史素材,以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以唐太宗君舟民水的思维为拓展,展示了背后力量的强大作用,并借此反问,引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