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
我做科研的目标不是诺贝尔奖,而是能够用我的研究成果去帮助人类,这也是我心目中科学的最高境界。如果只是以获奖为目标,会很难尽心去做研究。我最想看到的是我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实践中,让人类受益。
鲍哲南,1970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1990年赴美留学,后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2015年因柔性人造电子皮肤开发,入选Nature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201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九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日前,第十九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揭晓,华裔女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鲍哲南等5位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女科学家获此殊荣。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创立于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集团联合设立,旨在表彰女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并为她们的科研事业提供支持。该奖项每年从全球各大洲遴选出5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授予该奖。自设立以来,共有5位中国女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
记者采访了鲍哲南教授,听她讲述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和感悟,对中国科研和年轻科学家的关注和期望,以及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体会。
最想看到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实践中
记者:这次您获奖的缘由是“对柔韧、弹性、导电材料的研究能够提升假肢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研究方向?
鲍哲南:我博士毕业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在那里我的研究方向是柔性电子和软性电子材料。8年以后,我希望做一些可以改变人类生活的研究,而且我比较喜欢和学生一起工作,所以13年前,也就是2004年,我去了斯坦福大学。
在斯坦福,我决定拓宽柔性电子材料的应用前景,于是开始研究人造皮肤。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大大拓宽柔性电子材料这个领域,而且还有可能颠覆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前景。
记者:您的研究目前进展到哪一步?
鲍哲南:我们开发的新型塑料材料,可以表达硅具备的某些电气功能,但同时又具有与人体皮肤相似的延展性、生物降解性和自我修复功能。八九年前,我们开始致力于传感器的研发,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其后,我们还开发出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记者:如何看待您的研究意义?
鲍哲南:就长期而言,我们希望掌握并精通相关知识,以设计出拥有所有预期特性的电子材料。例如,用户可能说“我希望它的长度可拉伸至两倍,我希望它在一个月内降解,我希望它在一分钟内自我修复”。然后,我们就能够开发出按照这一特性设计的材料。这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研制的人造皮肤的主要应用是假肢,这可以帮助失去四肢的人恢复触觉。
就短期而言,我们开发的材料和设备能够使可穿戴电子设备更加完美贴合肌肤,仿若无物,在某些情况下我們甚至看不到它。
记者:您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中有哪些应用?
鲍哲南:长远的应用是让假肢可以有触觉。近期内已经有一些不同的应用,比如可以用触觉传感器来测试脉搏跳动,然后变成血压的信息。另外,温度传感器可以放进锂电池里,当锂电池充电或放电时,如果出现过热、超热的情况,或者有缺陷时,温度传感器可以自动测试到,然后自动停止电池的工作。最近有很多电池充电时着火,就是因为电池过热。另外,我们的自修复材料可以让锂电池(比如电动汽车的锂电池)更加稳定。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将它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记者:在研究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鲍哲南: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挑战有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因为我们做的电子器件要模拟人的皮肤功能,而人的皮肤具有延展性、生物降解性和自我修复功能,这些性质都是传统电子材料不具备的,现在人们使用的电子器件都是用硬性材料制成的。所以如果要做成皮肤一样的电子器件,我们首先必须发明新的材料,从分子设计方面着手。
其次,我们需要让这些材料有知觉,有触觉,还能感受到周围的温度变化和不同的环境,所以需要设计一些新的传感器。我们设计了金字塔形状的微尺寸传感器,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很快地感受到触觉。然后我们通过设计一些会改变电信号的材料,温度改变时电信号会随之改变。
最后,这些信号要通过神经中枢传输给大脑,并且能够被大脑识别,所以这些信号必须具有一定的传输方式和一定的形状。我们还需要设计电子电路,可以将测试到的信号变成大脑能够识别的信号。这一点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及时的证明,在动物的大脑里演示,动物的大脑可以感受到我们这个传感器所接受的信号。
记者:您在科研中碰到过什么烦恼,是如何解决的?
鲍哲南:烦恼肯定有,比如有时候需要扩大实验室,或是需要更多资源,如果你不说出来,首先别人不会知道你需要,但一旦你讲出来,并且每次都去争取,别人又会说这个人太野心勃勃了。这是比较矛盾的。
不过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你不去争取,肯定拿不到。所以不要去担心别人怎么说,如果我需要,我就去争取。我现在就是这样,勇于说出自己的需求,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不去做自己的事情。
记者:有人说您的目标是诺贝尔奖。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鲍哲南:我做科研的目标不是诺贝尔奖,而是能够用我的研究成果去帮助人类,这也是我心目中科学的最高境界。如果只是以获奖为目标,会很难尽心去做研究。我最想看到的是我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实践中,让人类受益。
记者:在很多人看来,科学是由一连串数据和公式组成的,十分枯燥。您遨游在数字和公式的海洋中,是否有乐趣?是否会感到孤独?
鲍哲南:其实我一开始选择化学,也是因为不喜欢公式和枯燥的数据。我觉得化学很像烹饪,可以自己做不同的东西,所以我喜欢化学。但是做到深入的时候我发现,理解这些公式和数据是非常必要的。当我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数据和公式就不再那么枯燥了,也不再那么抽象了。因为我有很清晰的目标,明白这些公式和数据的用处在哪里。所以说,如果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所有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过程都不会枯燥。
在科学的世界里,我从来没有孤独的感觉,反而越做越兴奋,因为可以看到我工作的意义,可以看到我们的研究被认可。而且,现在有很多学者都在介入这个领域,在这个方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研究者,我很高兴。
记者:在您看来,科学如何才能解决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鲍哲南:人类未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环境、能源、水源,以及健康。作为一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我可以在很多领域应用我的专业知识,但我更希望将我的知识应用于真正对人类有影响的领域。
想干事业就要付诸实施
记者:据说您刚到美国留学时要打两份工维持生计,在这种情况下只用了20天时间复习GRE,就考出了令人惊艳的分数。能讲讲您当时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吗?
鲍哲南:我1990年去美国,之前在国内读大学三年级。那时候中国的经济条件比美国落后很多。到美国之后,要生活,要读书,都需要自己去挣钱,所以我同时打两份工。而且还要复习考试,因为我知道,高等教育是唯一能使我在美国社会立足的方式,所以学习很有动力,但又没有太多时间去准备考试,只能很快复习,抓住重点,然后去考试。我也很幸运,芝加哥大学有一位中国教授,他对我帮助很大,他比较了解中国学生的情况,所以他接受我进芝加哥大學学习,引领我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记者:您对年轻科学家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鲍哲南:我的信念是如果想干一番事业,就要付诸实施。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尽情去尝试你想做的事,否则你将永远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树立远大梦想,无所畏惧,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年轻的科学家们,我想说两点:一是坚信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担心会有太多工作,或是会面临很多困难。因为对你困难的事情,对其他人也一样难,所以不要担心自己的能力。二是如果遇到一些负能量的事情或说法,不要太在意,那都是别人的看法和说法,你不能去控制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只要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就朝着这一方向去努力,并且要一直保持乐观的状态。
记者:您与国内科研界是否有合作?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科研状况?
鲍哲南:我与国内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有交流和合作,比如与南京大学的合作就很紧密,同时还担任一些学校的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此外,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也有很多访问学者到我这里来。
我认为现在国内科研发展非常迅速,国家也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这非常好。现在国内的学术环境和条件跟我20多年前离开时相比有很大改变,不少科研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希望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各类研究,也希望国内的科学家更有信心,去主攻一些前沿项目,他们完全有这个实力。
既要有开心的家庭,也要有满意的事业
记者:获得本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对您意味着什么?
鲍哲南:这个奖项的宗旨是表彰女性对科学的贡献,我希望该奖能激发更多女性对科学的兴趣,吸引更多女性献身科研,并且能让社会更多地了解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女性。
记者:作为女性科学家,您如何看待爱情、婚姻、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如何在事业和情感、家庭之间做到平衡?
鲍哲南:我觉得女性一定要做好几方面的平衡,既要有开心的家庭,也要有自己满意的事业,两边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时间。自己要定一个准则,不能为了一个而放弃另一个。这就需要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所有,所以必须有所选择,让重要的事情不会被牺牲掉。特别是不能因为事业而牺牲家庭生活。家里的事更要做好选择,比如,我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来陪孩子或家人,但我会选择最重要、最有效的时间来陪伴他们。
记者:在科学界,顶尖女科学家的数量仍然很少。在您看来,要成为世界顶尖的女科学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和素质?顶尖女科学家应该在科学界发挥什么样的能量?
鲍哲南:我觉得男科学家和女科学家没什么不同。首先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才会积极努力地去推动。其次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无论学习还是做实验,都是在寻找或培养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很重要。此外,还需要有好的老师和其他研究人员的指点,一路指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女性科学家的数量不多,特别是在领导层和高层次知识分子中的数量尤其少。我认为应该有更多的成功女性去激励年轻的女科学家,让她们有兴趣投入到科学工作中。此外还要让她们看到,作为普通女性,女科学家也可以拥有幸福的家庭,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性也可以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