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较为长期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地位。英国文学在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義、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之后,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一大批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像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创作了有高度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对后世读者产生了深远的思想影响。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经典的解读,都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在每一位读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因为随着自己的阅历不断增加而对经典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共鸣。
经典之所以成为世人眼中的经典,必然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传世佳作,因此重读经典、思考人生成为社会人对自身反思的一种思考方式。近日,有幸读到由肖锦龙教授编著的《英国文学经典重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深有感触,同时被肖锦龙教授对英国文学的独特理解折服,书中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对世界的思考,不少精彩文笔对经典中的亮点进行了精妙的品评,掩卷沉思,颇有裨益。
《英国文学经典重读》一书除去导言和结语部分,全书共计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的是16—19世纪的英国文学经典,包括对这些经典创作背景的研究和思考,重点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了评述;第二章主要涉及的是20世纪前期的英国文学经典,包括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意义,重点对康拉德的《吉姆爷》、亨利·詹姆斯的《梅西娅知道些什么》以及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进行论述;第三章描写的是20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学经典,包括其创作背景,并且对莱辛编著的《金色笔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里斯编著的《茫茫藻海》、拜雅特编著的《占有》和斯托帕德编著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之死》进行重点品评。
肖锦龙教授编著的《英国文学经典重读》一书可以理解为是对英国文学经典的致敬,也是现代人以多维对话的方式对经典的重新解读。在不同的时代洪流中,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其意义在于获得经典本身地位和阐释者思想境界的双重提升。在多维对话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思想也发生了历史的融合,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第一,与经典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对话。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风起云涌的历史条件下,造就了文学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譬如,虽然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时间与欧洲相比相对较晚,但是,经过都铎王朝的发展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改革,英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国家的独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使英国当时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使人民的思想最终冲破了罗马教廷的束缚,这些因素使得英国文艺复兴虽然较晚,却后来者居上。在对话经典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广大读者对这一时期英国艺术、人文和科学的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第二,与经典作家的对话。这些杰出的文学巨匠通过文字的描述,与不同时代的读者展开了形式各异的对话。譬如,最为著名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到现在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哲学家马克思曾盛赞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位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用他的如椽巨笔,让我们感受到他作品的伟大之处,更为他对人类、对人性以及天性的细致掌握而由衷赞叹。其作品出版之多、流行之广、演出之繁,更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他对世界文学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之深远,让人叹为观止。
第三,与经典文本的对话。我们与经典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也是与经典文字的精彩对话。譬如,读到狄更斯编著的《匹克威克外传》一书,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以匹克威克等人旅途之中的见闻和遭遇展开叙述,这些故事既相对独立,又自然地衔接。其中,作者通过对故事主人公在旅途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故事的精彩而独到的描述,对法官、法庭、监狱、议会等的无情辛辣的嘲讽,来反映作者心目中古老的美好的英格兰,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有着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作为现代社会中生活的读者,通过深入阅读英国文学经典,让自己的心灵与那些巨匠进行一场精神交流,感触颇多。与此同时,在与这些经典的多维对话中,我们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品味经典作品,更多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力量。
(游子/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