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术林 ,蔡远满
(1.辽东学院 科研处,辽宁 丹东 118001;2.辽东学院 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大学研究】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问题研究
艾术林1,蔡远满2*
(1.辽东学院 科研处,辽宁 丹东 118001;2.辽东学院 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科研评价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科技引导的重要手段,科研评价的导向作用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背景下,通过对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行政化”因素、功利化思想和评价技术专业化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弱化“行政化”影响,完善专业化评价机制,构建科研诚信体系等方法,实现去除功利化意识,正确引导科研方向,激发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目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管理; 科研评价; 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
地方本科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科技发展方向和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引发社会广泛思考。立足地方科技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成了地方本科高校共识。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培育高校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的软着陆成为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5%和50%为界,依次将高等教育区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其中毛入学率达到30%后称为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各发展阶段的划分除毛入学率数量的变化外,还包括办学目标、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等的相应调整[1]。
(一)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但此后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比较缓慢。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徘徊在3%左右,直到1998年12月教育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毛入学率数量上来看,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期,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如图1[2]),预计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届时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阶段[3]。
从毛入学率数量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但在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教育理念等方面还存在滞后情况。长期以来,普遍的教育理念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本科高校将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随着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上科研型人才的培养大大超出了社会需求,同时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应用型人才又供应不足,造成研究型人才过剩而应用型人才又严重短缺的局面。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随后逐年大幅度增加,到2016年毕业生人数已达765万,就业压力空前高涨。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难题,除了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原因外,高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间的错位也是重要因素。为此,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有效促进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2014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2014年6月,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见。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了“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以。
以上政策的出台表明,一方面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多项政策的密集发布充分体现了国家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决心,同时也意味着转型发展面临的巨大压力。国家对转型发展给予的宽松政策是地方高校应该把握住的良好机遇,可以从政策层面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国家强调了在高校转型发展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和评价引导原则。这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评价的核心理念高度融合,为进一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科研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指挥棒,引导着科研理念、科研方向和科研文化等。人的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和机会主义倾向(opportunism)特征反映出人的趋利性,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以高校为主体的科研领域中,由科研评价导向不当引发的科研成果“虚假繁荣”和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引发业界思考,高校科研领域面临诚信危机。科研评价的引导与约束等职能,决定了其是规范科研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工具。科研评价结论既决定着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同时也关系到高校教师的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等个人利益。科技引导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如图2)。
为了扭转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科技供需错位局面,2013年1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指出,“科技评价不仅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且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高等学校办学行为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提出了科研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分类评价和坚持开放评价等具体举措。2014年7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采用立体化架构、二维分类方式,以科技人员、创新团队、创新平台、科技项目为对象提供了百余个具体指标方向,涵盖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创新文化等要点,为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2014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的通知》(教技厅[2014]3号)的印发,分别在“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改革”“基地、平台和团队绩效评价改革”“‘2011’协同创新中心综合评价改革”“以评价改革为重点的科研综合改革”和“区域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等五个领域,选取44所高校和11个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试点分别进行改革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进行科研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标志着我国逐步摆脱学习国外科研评价经验模式,走上了自主探索轨道。
地方高校是由地方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受地方政府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科研评价的引导作用受到较大制约,主要包括科研评价理念滞后、科研评价方法不够专业和缺乏相应约束机制等。
(一)国家科研评价政策与地方科研评价实践的契合度有待增强
观念的更新和理念的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理论和科研管理实践还没有达到有机融合,破旧立新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值得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化”因素对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影响较大
科研评价中的“行政化”是未遵循科学研究客观规律而进行的科研管理行为。地方政府部门在对高校进行绩效考核中,用行政管理思维方式设定的考评指标,忽视了科研评价的知识属性而出现偏差,形成了高校外部“行政化”因素。在高校内部,科研评价被视为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由于行政人员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科研评价工作中过于强调工作属性,对于科研评价的导向功能和学术特征等关注不够,往往盲从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绩效考核要求,引导指标偏重于科研成果的形式与数量,如顶级学术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等,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力”等价值指标的重视程度不足,评价指标显现出政绩化特征,致使科研评价工作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偏离了地方本科高校实际,误导了教师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方向[4]。
2.以学术评价替代科研评价现象非常普遍
学术评价主要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来评价客体的学术能力和水平[5]。科研评价主要从科研要素的角度来评价客体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6]。从内容上看,学术评价关注的是评价客体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学术水平,而科研评价关注的是评价客体从事科技活动的价值。如果以成果评价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替代科研评价,科研的目的、意义,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等要素会被忽略,造成以偏概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科研评价CPI(Common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效度。
3.分类评价的实施还应进一步改进
同行评价是国内外科学界的共识,而科学分类是同行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中,出于教学工作需要,地方本科高校科技人员的学科分布比较广泛,相同专业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人数都较少。而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评价一般是封闭式的内部评价,很少有外部专家参与。为了降低评价成本及提高评价效率,以及科研评价技术有限,在科研评价的实践中,相近学科门类集中评价现象普遍存在,而评价过程中没有采用差别化评价标准,导致科研评价机制中出现一刀切现象,使科研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科研评价的专业化建设有待加强
科研评价客体的知识性和学术性特征决定了科研评价的专业化属性,科研评价的专业化程度也决定了科研评价质量。这不仅表现为科研评价内容的专业化,还包括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当前,以科研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的科研评价方式比较普遍,更多的体现了管理化属性而淡化了知识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主体构成的科学性不够充分
地方本科高校一般是由相近学科门类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担任科研评价主体。因不能做到完全的同行评价,非本专业专家往往会遵从本专业专家意见,或因个别权威专家的羊群效应而忽略其他专家个人意见,造成实际上由少数专家因素决定了评价结果。由于评价主体构成中忽视了评价客体和科研群体因素,学校与非正式群体间的科研理念存在的分歧,严重影响了大学科研文化建设。
近年来,有的地方本科高校也会把科研评价工作委托第三方进行,主要是委托其他高校或者评估机构。委托其他高校进行评价只能解决高校内部评价是否公正问题,不能保证评价的导向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符。社会上的评估机构一般由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拓展而来,所做工作更多体现在计算、统计与数据分析上,与学校科研理念和转型发展的契合度并不高,缺陷与不足显而易见。
2.评价内容的选定存在偏差
科研评价内容除了以学术评价替代科研评价外,间接评价的滥用现象也很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二阶评价替代一阶评价。一阶评价,是以科研要素为评价对象进行的直接评价。二阶评价是对科研要素载体为对象进行的间接评价。主要表现为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被大量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及期刊(或论文)的数据库收录情况等评价指标的设置超出了合理范围。虽然引入文献计量学指标实现了我国与国际接轨并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目的,但文献计量学中的洛特卡定律和普莱斯定律表明,计量学指标并不宜作为科研评价的直接依据。在2013年由78个国际科学组织的155位科学家签署的《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专门针对影响因子指标的滥用情况提出批评。将二阶评价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于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显示出了制度性弊端,间接评价只能作为科研评价的辅助手段。
3.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
评价指标是科研评价的核心内容,当前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标范围不全面,当前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项目与成果方面,关于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方面要素要么附加在项目与成果指标上作为科研评价的参考内容,要么根本就没有体现。二是科研评价指标权重设计不合理,过于突出高端期刊论文等成果的权重系数,应用类成果的指标也存在重数量轻转化等问题。三是忽略了科研的投入产出关系,一般仅将科技资源的投入作为评价要素,而忽略了投入后的产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不仅破坏了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更是误导了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价值取向,从而诱发了功利意识和学术不端行为。成果优先原则也导致浮躁的科研文化氛围,很难让科技工作者静下心来搞创新,更难培养出高端科技人才。
4.评价结论缺乏评估和修正机制
科研评价是全世界都在探索的科研管理难题,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评价结论出现偏差和失误也在所难免。为此,对于科研评价结论的评估和修订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方本科高校中,受评价技术水平影响,科研评价结论往往未经评估和修正就直接使用,造成科研评价结果与评价客体和科研群体等心理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感。只有科研引导方向与评价客体和科研群体预期方向具有较强的契合度才能产生共鸣,从而激发科研潜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大学科研文化。
(三)科研评价的约束机制有待健全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规定,但科研评价内容的前沿性、知识性、学术性等特点决定了科研活动的约束更多依靠评价客体的自律,科研评价的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1.对评价主体的约束过于宽泛
在科研评价机制中,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主体构成的非完全同行评价特点,造成评价主体中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因素决定了评价结果,专家的学术修养和道德素养成了科研评价客观性的关键。同时,科研评价的知识性特点决定了科研评价结论不易验证,专家组的构成人数又较少,很难避免内部利益交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加强对科研评价主体约束机制建设是完善科研评价机制的重要保障。
2.对评价客体的约束不够全面
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复杂的特征,造成对科研评价客体的约束针对性不强,当前的学术不端管理制度对于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做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但仍有许多科研活动处于学术不端范围的边缘地带,虽有不当但也难以处理。比如内容相近项目的重复申请和技术相似成果的重复申报等,助长了科学研究中的投机取巧行为,衍生了功利化的科研氛围。
3.科研诚信体系的构建有待加强
科研诚信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美德,更是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础。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在重数量、重期刊影响力等因素引导下,部分评价客体为谋取个人利益,普遍存在未被禁止即合法的功利意识,将科研工作视为换取名利的手段。对于不能如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甚至撤项等事件的惩处也缺乏力度,这就很可能造成急功近利、浮夸浮躁风气逐渐取代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教师的知识取向被功利取向所替代,大学文化被破坏。因此,构建严谨的科研诚信体系也成了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行政化和功利化因素影响了科研评价的效度,而评价技术的不成熟,又导致了评价信度的缺失。只有健全科研评价体系,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培育以科研诚信为重要内容的大学文化,才能让地方本科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能坐得住板凳,搞得好科研,产得出技术。通过科研评价的导向功能,将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的出发点是科研管理,落脚点是引导科研方向,归宿是培育地方高校科研特色,在实现自身的差别化发展基础上,探索出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行政化”背景下,高校如何破解制度禁锢,谋求自身发展是非常棘手的制度课题,另一方面,如何在遵循科学研究客观规律基础上,将转型发展理念融入科研评价体系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专业技术难题。
(一)以理念更新和体制革新化解“行政化”因素影响
高校科研评价中的“行政化”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症结,“行政化”本身是一种管理体制,只是这种管理体制没有与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有机融合,从而影响了高校科研评价的质量。南方科技大学去“行政化”探索性改革的实践表明,“行政化”是植根于教育理念和实践中的制度问题,去“行政化”绝非高校可以仅仅通过自身变革而实现。只有加强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深入探索,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顶层设计,才能化解地方本科高校的“行政化”问题。
1.正确处理好科研评价中“行政”与“学术”间的关系
科研评价是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的重要内容,涉及理论科学学和应用科学学等十几门学科。科研评价是特殊的管理工作,除了具备行政管理的一般要素外,科研评价本身融合了更多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特征,对于科研评价具体实践来说也需要融入更多专业性要素。体现“学术”特征的科研评价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和专业角度把握科研评价的专业技能,从而保证对科研评价的正确指导,避免对教育管理部门考评指标的盲从,有利于培育和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属于学术范畴的科研评价应该由专业的学术机构开展,而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科研评价结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或科研绩效考评,从而实现“行政”与“学术”的有机融合。
2.以国家政策引导政府转变科研评价理念
政府部门与高校的科研工作总体意图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高校科技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国家科研评价政策出台时间较短,地方政府部门对科研评价政策的消化吸收也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评估、专业评估等方式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对于具体高校的个性化因素考虑不足。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依据国家科研评价政策促进政府部门转变管理思路,能够根据不同类别高校特点制定差别化的绩效考评指标,从而把政府管理部门的科研管理工作引入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轨道上来。
3.以科学的顶层设计提高科研评价质量
科研评价工作的顶层设计是从学校层面对科研评价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顶层设计明确了学校科研评价的主旨理念和具体实施的主体框架,并保持较强的指导性和稳定性。为确保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应该发挥业内专家智库作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顶层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和探讨。即做到对高校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科技优势有着清醒的了解和认识,也要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发展目标。
(二)以专业化建设提高科研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科研评价的目标、对象和内容等决定了科研评价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化建设是做好科研评价的技术保证。
1.组建专业的科研评价机构
组建专业的科研评价机构并独立开展工作是地方本科高校解决科研评价问题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科研评价的专业属性已大大超出了行政管理能力范围,科研评价的分类办法、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将学校发展目标和转型发展理念等融入科研评价体系,都需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运用专业的科研评价手段,可以提高科研评价的透明度,能够有效缩小或去除行政主导模式下产生的权力寻租空间,确保科研评价的公平公正。
2.探索科学的分类评价方法
分类评价方法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类方法的科学化。要根据科研评价客体的学科特点、研究类型及学校的科研发展规划目标等进行合理分类,使同类评价客体间具有相近的评价特征,便于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二是评价尺度的标准化。重点在于如何保证具有相近水平的不同类别的评价客体,能够得到相似的评价结论。为此,除了确定差别化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外,还要制定科学的评价规程和预案,采用格式化和标准化评价手段,提高科研评价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3.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基本原则,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校内专家不足问题,应与相关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广泛联系,引入校外同行建立专家库,并确保专家结构的合理性。在专家的使用方面,对于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评价应有校外科研机构专家参与,对于应用研究或试验与发展类的科研评价,应有技术使用单位专家介入等。
除了同行评价之外,还应引入评价客体及科研群体等非正式群体的评价因素。虽然评价客体和非正式群体的评价具有偶然性、差别化及不可控等特点,但这不仅是对评价客体的尊重,也是反映科研群体理念和诉求的直接渠道。对于修订科研评价机制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科研评价工作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科研评价导向作用的关键因素。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每个层面可以有多个层级。根据指标间“内涵不雷同,外延不交叉”原则,地方本科高校一般设置三个指标层级比较合适,并采用主客观赋权法最终确定指标与权重。评价指标是科技引导的核心因素,是正确引导科研方向的关键。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将相关要素融入评价指标体系是项技术难题。分类评价前提下,科研评价机构应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包含转型发展内容的评价指标范围。如果将所有评价指标都烙上转型发展印记的话,就又陷入到了“行政化”怪圈之中。
5.评估并修正评价与评价结论
在当前科研评价技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引入元评价(meta-evaluation)机制是完善评价方法和修正评价结果的有效手段[7]。元评价是为了纠正科研评价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而对评价本身进行的评价。主要运用科学学、统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法来对科研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一般包括三种方式,一是评价客体对科研评价的反馈式评价。重点是针对评价机制和评价结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评价机构本身的反思式评价。主要通过专业的评价工具对科研评价本身进行自评自查,以不断提高评价质量;三是学校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会等)进行的顾问式评价。对评价的科研导向是否与学校的科技发展规划相符,能否利于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转型发展等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论改进评价方法,从而使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评价工作步入不断更新、不断发展轨道。
(三)以制度伦理构建科研诚信约束机制
科研行为不端与学术虚假繁荣的背后,是学校绩效考评的压力和名利诱惑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制度伦理层面构建严谨的科研评价约束机制是提高评价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评价主体方面,科研评价专家库要有更新机制,通过元评价中对于专家的评价,建立专家的流动机制,保持评价专家队伍的有序更新,提高优秀专家的使用频率。在评价客体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惩处机制,对于处于学术不端边缘地带的科研评价要素要给予适当处理,清除可能产生功利行为的评价要素,逐步培养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构建以诚信为特征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
(四)以科研平台建设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了改变高校内部自娱自乐的评价方式,避免科研的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竞争,吸收新鲜的科研理念和学术成果,构建开放的科研交流平台十分必要。一方面,通过在开放的科研交流平台上与外界的互动,能够加强科研思想交流,更新科研理念,提升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在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和体系还不够完善的今天,通过平台交流,能够扩大科研评价渠道,有助于提高科研评价质量。
地方本科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在对高校进行管理过程中,除了持续增加投入以外,还应该给高校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为特色办学提供便利条件。在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评价中,不能过于强调教师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价值,应妥善处理好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关系,避免诱发功利思想而导致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行为因素。在实现全员养老保险的今天,教师工资结构的多元化和教师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应该成为发展趋势,给教师更多发展空间,让擅于科研的教师能够踏踏实实开展科学研究,让长于教学的教师能够安心教书育人,给能够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应用技术研发的教师更多宽松政策。从而发掘地方本科高校的智慧潜力,共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各级教育毛入学率[EB/OL].(2015—09—01)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4/2014_qg/201509/t20150901_204903.html.
[3]新华网.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2020年将达到50%[EB/OL].(2016—03—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08/c_128783350.htm.
[4]艾术林.高校科技团队KPI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09(5).
[5]石新中.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诚信制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李伟.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2.
[7]俞立平.元评价对提高科技评价质量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4).
(责任编辑:李 军)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of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I Shu-lin1, CAI Yuan-man2
(1.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118001,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118001, China)
The problems of administerization, utilitarianism and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iz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re analyzed. Accordingly, measures about how to weaken the administerization, perfect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build credit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propose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scientific evaluati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2.23
2017-02-16
辽宁省教育厅智库项目(ZK2015073);辽宁省社科联一般项目(2016lslktxxjc-03)
艾术林(1970—),男,辽宁台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通讯作者:蔡远满(1964—),男,辽宁凤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管理、行为管理。
G644
A
1672-8572(2017)02-0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