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联君
摘 要:分析了专业出版社的优劣势,对科技图书众筹的可行性路径进行了简单研究和探讨,认为科技图书采用众筹出版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出版项目启动资金的问题,专业出版社集群联动众筹或将成为科技图书实现众筹出版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键词:专业出版社;科技图书;可行性;集群联动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247-01
近年来,众筹出版作为“互联网+”的概念,在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掀起了一股新风,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出版模式,并在国内也进行了成功的初步实践。但从众筹出版项目来看,成功的项目领域多为经济类(金融、营销等)、个人类(旅行、生活、笔记等)、文学类,鲜有涉及科技类图书。因此,本文就科技图书众筹的可行性作一下简单分析。
1 专业出版社的优劣势
专业出版社多为中小出版社,以前多为事业单位性质,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服务行业。但是当全国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中国出版业进入了 “资本运作”的时代,专业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更加突出。现在,资金短缺、知名度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是大多数专业出版社的共同难题。由于专业出版社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弱,导致其整合能力相对较差,在立体化操作上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国内二级渠道间接介入出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各种图书营销公司、民营书商实力日益壮大,或多或少影响中小出版社的生存环境。原本的市场份额被不断瓜分,而选择新的出版方向对专业性很强的出版社来说也是无比艰难[1]。当然,专业出版社也有自身的优势,因其经营规模小、人员少、机制灵活、应变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 专业出版社众筹的可行性路径
2.1 网络平台众筹
网络众筹平台经营已久,培养有更多的受众,可以扩大项目的传播范围,同时也就拓宽了科技图书的资金来源。同时,众筹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宣传平台,科技图书的上线可通过制造话题起到图书乃至出版社宣传的作用,这为传统的图书宣传提供了新途径。此外,科技图书也可在众筹项目的讨论和运作过程中发现相关学术研究的人员,众筹者可从中挑选优秀的学术人员充实后备作者队伍和审稿专家[2]。
但是,这种途径往往受制于众筹平台。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平台是综合性众筹平台,很难保证会有专业的科技图书出版人员对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专业科技图书本身来说,因其读者对象比较单一,关注度比较小,也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2.2 单一出版社主导的众筹
通过出版社经营的网络平台向专家委员会和合作单位以及专业学会等发布众筹信息,可以有效地将选题信息直接通知到最需要的人和单位。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挑战下,加快了出版社自身的网络平台建设,并辅之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使平台具有明确固定的目标受众,这是众筹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出版社要加强平台互动,增强出版社与支持者(用户,包括作者、一般用户、审稿专家等)之间、支持者之间的交流,以促进众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出版社品牌认同度,逐步构建生态出版平台。
不过,单一出版社的自建平台,在技术服务方面没有优势,服务器维护费用又相当较高,往往只作为一个简单的对外宣传工具。
2.3 出版社集群联动众筹
将同一或相近专业领域的科技图书出版社集群,建立专门的众筹平台或者将单一出版社主导的平台关联在一起。出版产业集群尤其是专业出版社集群,更能享受到营销渠道整合、物流整合、文化整合、技术整合、业务流程整合等带来的切实红利,彼此关系也从竞争转化为利益共同体,提升了整体实力,在巩固自身专业领域的基础上有能力扩展更多的目标受众。在此框架下,单一出版社的众筹项目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者,也可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但是,由于集群成員可能会有多个,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关系处理将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加强集群成员间的关系建设也是重中之重。
3 科技图书实现众筹出版的意义
科技图书,因其专业性强、知识受众面窄,其销量受行业状况影响较大。当行业不景气时,从业人员没有增加甚至流失严重,购买能力下降,专业图书的销量必然减少,从而影响出版社的财务收支和决策。通过众筹可以为图书的销售提供信息支持,方便出版社提前做出是否正式出版的决策。
科技类手册、工具书需要的启动资金相对较大,而要取得经济效益往往要等若干年后甚至不会取得经济效益。通过众筹可以解决项目启动资金,甚至将对此项目感兴趣的读者转化为作者。这里的众筹不仅仅是指资金,也可以是与项目内容相关的稿子。
最后,众筹还可以让一些没有科研补贴的优秀科技图书项目得以问世。
4 结语
目前,网络平台众筹成为了一种宣传手段,单一出版社主导的众筹容易夭折,也许集群众筹可以做为专业出版社众筹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总之,专业出版社必须有明确的出版方向,牢牢树立和加强为行业服务的思想,将自己变成行业须臾不离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已明确的目标受众,让科技图书的众筹更加容易实现。千万不能让图书众筹出版流于形式,只注意其宣传作用,或者只是为了增加一个噱头,那样只会让出版业减少一个经营模式,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方士华.中小型出版社生存与发展之道[J].出版与印刷,2008,(1):15-18.
[2]王炎龙,李兵兵.科技期刊众筹出版风险规避及可行性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