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让生活走进品生课堂

2017-05-12 11:39白昀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蚕宝宝图画创设

白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该课程有四大基本理念,即“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营造生活化课堂,让品德与生活培养回归现实生活。

一、借助课本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一种直观教具,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有力的辅助形式。利用图画创设情景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小学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这些插图对大家熟知的实物进行加工创作,直观性强。小学生年龄小,对于直观美好的事物特别有兴趣,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画创设情景附和孩子的年龄、心理及思维特点。

例如,在《红绿灯,在站岗》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就借用了一幅卡通化的马路图,图中结合“斑马线”“红绿灯”“地下通道”“天桥”“交通岗”等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将生活中的马路搬进教室,让孩子在直观可视的情境下,观察、思考、议论、理解,将这些常规交通安全知识纳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在生活中指导他们的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天气》时,教师先出示一组图画,画有简单的天气图标。接着出示另一组图画,让孩子借助上一组图画的知识经验推断第二组图标的意思。可见学生通过对图画的观察,认识得到了提高。

二、播发视频资源重现情境

时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也带来了更多的精彩。视频的出现,为生活化课堂的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视频是一种诉诸人视觉、听觉,启动人联想和想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视频通过镜头回放、字节再现、flash动画加工等形式,反映我们的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在低年级品德课的教学中,经常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或者生活场景回放来起到重现情境的效果。通过制作具有画龙点睛的课件和微视频,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提高学生对品生知识的吸收率,实现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分组采访了清晨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人,通过拍摄回来的采访视频,通过当事人的阐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劳动者工作的艰辛,以及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明白应该尊重、爱护、理解他们。教学一年级下册《大自然里的悄悄话》时,我通过播放孩子们秋游时,海边踏浪;放学时,小伙伴们公园里放风筝,做游戏的录像,后期加上孩子们的内心独白作为旁白。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回到那个快乐的时光,带到公园里、大海边。在之后“听”的环节中,我还制作了精美的flash动画,美丽的月色下,凉风阵阵,伴着蛙声蝉鸣,让孩子们想象这音乐盛会中,动物们都在倾诉些什么?告诉人们什么?孩子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和升华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自然常识,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三、通过转换角色体验情境

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带给学生的是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表演是一项能调动表演者各方面能力的活动,品德与生活又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品生实践活动中融入表演的因素,让学生在戏中觅趣,在趣中显智,教学的生活化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我围绕“怎样打火警电话?”这一主题,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让孩子模拟练习表演。大家自由练习几分钟后,便让孩子分别上讲台表演。“喂,是119吗?我家着火了。”第一名孩子话音刚落,同一组孩子马上补充“我家住在**路—**号*楼”,“是因为油锅起火”……紧接着,表演消防员的孩子是这样回答的:“好,我们马上就到,你们别急,有大人在家吗?让他们把煤气罐关好,拉下电源总开关……”孩子们模拟对话的过程,指出了报警时应注意的方面和容易忽略的地方,从而达到了本节课要学生掌握遇到危险如何自处的知识要求。同样的,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帮帮残疾人》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很多老师都会选择让孩子体验“蒙眼走路”,“单脚上楼梯”,“单臂脱穿衣服”等活动,通过角色的转换让孩子体验到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感受到残疾人的坚韧与顽强,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不应该歧视残疾人,而应该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

四、运用实物道具渲染情境

学生对课本中一些抽象的知识性的内容是懵懵懂懂或者只有个模糊的印象的。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以实物来演示情境,并创设与生活情境有关的问题,抓住当中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引发学生的思考,来让学生去感知事物,进而指导他们今后的行为。

教学一年级下册《我的动物朋友》时,我特意让孩子们将自己生活中饲养的小动物带到教室当中,并事先让学生每天观察并作记录。当欣赏完书中的小动物的图片之后,我邀请班里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动物朋友。

师:谁愿意上来介绍你的好朋友呢?

生:我最喜欢的是蚕。你们看,这是我记的“蚕宝宝成长日记”(你真细心呀!)现在我的蚕宝宝已经变成飞蛾,还生蛋了。

生:我也喜欢蚕。我知道蚕喜欢吃桑叶。它一天到晚都在吃,一天可以吃掉一两片桑叶。我还知道蚕宝宝的粪便是一种药。蚕宝宝吐的丝可以做成丝绸。

师:春蚕吐完最后一根的丝就变成蛹了。有一句古诗就是在赞美蚕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也常常用这句诗比喻那些在工作岗位上奉献一生的劳动者。

生:我带来的是小烏龟,我家的小乌龟一到冬眠的时候,就会钻到我妈妈洗衣服的水槽底下,不吃不喝也不动。

生:我带来的是小蝌蚪,它黑黑的,有一条小尾巴。摸上去粘粘的滑滑的。它长大以后会变成小青蛙,帮农民伯伯抓害虫。

师:可你把它关在瓶子里,以后他还能帮农民伯伯吗?下课后咱们把它放了吧?

生:好,以后我再也不乱抓小蝌蚪了。

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回归到生活”,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实,我们的课堂就像一个小舞台,不同的教学素材给了它以现实的、历史的、生活的、社会的环境,作为老师与孩子表现的题材,以小见大;让孩子们从欣赏的角度审视、从参与演出的角度感悟,进而得到启迪、促发感受。

猜你喜欢
蚕宝宝图画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蚕宝宝流浪记
蚕宝宝流浪记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蚕宝宝流浪记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