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忍红
摘 要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的学科,也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目前,学校和家长对于语文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了,学好语文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目前,学校和家长对于语文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了,学好语文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学校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个人创造力,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们在教课本基础知识以外,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语文 阅读教学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103-02
在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成分,这也是在教学中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来看,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味地照着课本上的内容跟学生们讲解、分析,而学生们也只是一味地听、记,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好比一个不用动脑子的机器,只懂得接受而忘记了思考,对于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们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弄懂作者写每一篇文章的意图,其中包含的感情等。只有把这些弄明白了才能算是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本文叙述了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难以提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以达到形成良好的稳定持续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本身无可厚非,是有用的而且必要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学生视为等待填食的鸭子,不管它的肚子是否饱满,总是一次性的“塞填”进去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总是尽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足够透彻,唯恐有丝毫的遗漏。虽然有时也从教学方法上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那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的,首先教师已经设定了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如说归纳思想、段意、含义。学生们顺着老师搓的这根线往前走,而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机械的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而在如今,在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大环境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对于此方面能力的缺失,如果简单地归之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而尽量加大训练的力度,必然使学生事倍功半,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2.阅读教学有脱离文本的倾向
在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现在,很多学校借由新课改只是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真正的目的。很多學校确实做到了自主学习了,但很多学生因此不受管束了,听歌、说话干什么的都有。这样能学到什么呢?文字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通过文字学生们可以很直观的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脱离文本会减弱学生对于文章的欣赏能力,不利于提高阅读能力,更不利于对语文的学习。
3.教学的主客体倒置
阅读的主体本是学生,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否则就难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已经超越了领路人的作用,变为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殊不知学生的阅读过程,应是一个接受教师传递知识的同时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才能真正使其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感兴趣的事,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童话的兴趣递减,逐渐地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类的故事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把握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抓住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注重创新设计
“提问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往往是一堂课提出的问题满天飞,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是对课文的主旨、内涵却很少能深刻把握。提出的问题过多,导致学生很难从文章中筛选中重要和有用的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并参照近些年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以下要重视和注意的内容。
(1)虚拟提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节课的成败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并探讨。虚拟提问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的开始。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才能使语文课上得有内容、有意义。
(2)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