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主越真实,越探究越快乐

2017-05-11 10:21吴燕洪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蚕豆事物探究

吴燕洪

随着“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对“去结果”式理念的理解渐渐明晰起来。近年来,我园以微项目研究为契机,将这种独特的理念最大程度地渗透和运用于教学,使得幼儿的探究越发得真实与具象,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从自己原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去观察、发现,甚至是分享。因此,在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实物感知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幼儿感知其现象、窥探其奥秘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笔者认为,实物感知是幼儿探究周围事物的有效途径,他们通过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获取关于该物体的特征之外,还能充分调动已有经验,获取或重建大脑对这种物体的经验架构,从而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深入地探究会让他们享受到发现的快乐,从而形成一种向上的螺旋式学习,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宽松的探究空间。培育自主的观察者

幼儿园每日的活动总是一环扣一环,老师如何让幼儿做活动的主人,乐意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教师需要创设诸多引发幼儿探究的物质环境及自由探究的空间。在幼儿的活动中,环节交替的时间可以由幼儿自由掌控,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对周围现象感兴趣的孩子有机会主动去观察和发现。同时,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物质空间,幼儿的活动空间基本在教室里,探究的范围有局限性。种植地、自然角以及科学区等活动场所的分布可以考虑相对就近,幼儿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物质环境的创设需要老师有个预设,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动植物、自然物在各个区域呈现,并且结合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建议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把自然角与移动种植地设置在班级大门周边,科学区则设置在有阳光且相对安静的区域,利于幼儿安静观察。这样的设计让幼儿不经意间喜欢上安静地观察,自发地看看、聊聊,这就为幼儿自主观察创设了非常好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自主观察兴趣会越发浓郁,而且还会带着好朋友一起加入到探究中去,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观察的氛围,这对于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和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起着很大的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因此,我们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偶尔做做小调查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更好地引发他们自主观察的兴趣和行为。

二、真实的探究对象。催化自主的探究行为

在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中,笔者印象特别深的一条教育建议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其中包括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其实在日常活动中,这样的案例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去支持。

[案例]

“你们看,你们看,这是蚕豆。”小杰指着蚕豆茎与叶交叉中生长的带有黑点的扁圆形的部分向同伴介绍道。一旁的朵朵马上反驳:“这是蚕豆花,不是蚕豆。”此时围在一起观察的小伙伴也讨论起来,他们有的说是花有的说是蚕豆,各执己见,到最后就形成了两种争执的观点。

孩子实实在在的探究是其主动获取新知的一种学习,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后的猜测和争论正是孩子学习过程中最为难得的过程体验,孩子在彼此的观念冲突中对观察对象有了更为明晰的印象,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比较进行推理和猜测,孩子的探究能力就在其中慢慢积累起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直观具象的探究对象,发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的真实的探究对象,易于催化幼儿自主探究。

三、自主的探究行为。引發持续性的探究过程

自主探究行为源于自身的兴趣,幼儿一旦对某一事物进行了连续性的观察之后,他们会更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自发探究的对象一般会落脚在动植物及小实验上,对于幼儿来说,它们的变化是未知的,充满神秘的色彩,因此更易引发幼儿持续性的探究。

[案例]

情景一:喜仔和好朋友一起寻找蚕豆的秘密,菱说蚕豆开花了,中间绿绿的叶子就是小花,小杰同意菱的观点,喜仔不同意,她说蚕豆花是白色的,这些是蚕豆的叶子,因为前几天她和妈妈在乡下家里看到蚕豆花了,不是这样的,三个小伙伴产生了两种观点。

情景二:喜仔每天都会去看看蚕豆,前些天她发现蚕豆好像真的开花了,因为她看到了几朵白中带紫的像花一样的长长的东西(含苞待放的蚕豆花),她仔细观察着,还自言自语起来,这是蚕豆花么?我上次看到的好像有点像蝴蝶,你们为什么不像蝴蝶,你们会长大么?会不会长得和乡下的蚕豆花一样漂亮?

喜仔有一个非常有耐心的妈妈,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让她看到了平时在城市里很难见到的东西。喜仔的观点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对于同伴的猜测她能提出不同的想法,甚至说出理由,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实,她对蚕豆花的感知也不是特别清晰,只是见过,她自主地对蚕豆进行了连续观察,寻找答案。跟踪性观察对小班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偶然的,鉴于她自己对该事物的兴趣所产生的非常自然的探究活动,她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她在日常探究中逐渐习得的好奇、好问的探究习惯,勇于质疑也是她身上难得的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对于幼儿自主连续性的观察,老师的支持就是做个有心人,结合幼儿的观察情况,对幼儿的观察对象进行适当干预,使得他们的观察更具象、更直观,更具观察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实物感知成了幼儿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真实的感知和对新知的不断调整、重建来获取对这种物体的经验架构,让幼儿充分享受发现和学习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发现的兴奋与满足。因此,在幼儿探究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实物感知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幼儿感知其现象,窥探其奥秘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蚕豆事物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蚕豆花
找蚕豆“耳朵”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单独中的洞见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