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言需要积累,语言需要运用。有了积累,运用才更加自如;因为运用,积累才更显必要。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运用,不会运用,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累与运用的兴趣,指导学生会积累、会运用,扎扎实实地进行积累与运用的同步训练。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打开话匣子自由表达,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怎样让学生达到积累与运用语言同步训练的目的呢?现将本人平日点点滴滴的做法阐述如下。
一、“替换”积累。在理解文本时运用
中国的语言文字中,表达一种意思可以用上不同的词语。基于这种特点,语文课堂上的积累可以选用“替换”的方式。在讲解课文时,好词的积累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讲解时会很自然地将符合文意的词语、举一反三的词语出示于黑板的专用一角,随后,指导学生运用好词进行表达训练,通过表达进一步来理解课文,继而将好词摘抄在专用的“采蜜集”上。
例如,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一文中,我引导学生感受夕阳之美时,将天边的云的颜色用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彩斑斓)来替换,紧接着又安排了用词想象说话练习,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春天花园的美景、夜晚霓虹灯的美妙、彩笔绘就的彩图……把这些词的意思深入理解了一番之后,学生在用自己的话总结全文时,灵活运用了替换的词语来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灵活运用,做到应付自如,如鱼得水。
二、“活动”积累。在迁移文本时运用
“活动”积累,即放开学生手脚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语言积累。这种方法启迪于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作文与阅读的技能”这句话,也启迪于课本上富有情趣的彩色插图。紧紧抓住课文,充分挖掘内涵,让学生在手脑双挥中积累语言素材,在迁移文本时饶有趣味地运用语言,是卓有成效的。
第二册《识字8》,是一篇形近字归类的识字课文,还配上了精美的画面和一首通俗易懂的儿歌,学生轻而易举就能了解并掌握字形及儿歌的意思。教学如果就此戛然而止,似乎显得技能训练的不足。这时,我想起了曾经做过一次有关“喜爱的学科”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颇为偏爱,因为七彩的画笔赋予学生的是一片直观形象的天地。由于在理解课文时,可爱的红蜻蜓、绿蜻蜓在飞来飞去捉蚊虫的情景已经成为学生的记忆,所以,我让学生合作绘画,结果寥寥数笔,大大小小的蜻蜓就跃然纸上。接着,我引导学生为飞舞的蜻蜓绘制一个场景,于是,蓝蜡笔画河水、绿蜡笔画荷叶、粉蜡笔画荷花……在美丽的场景绘制完成后,学生的彩笔下更多的伙伴欢聚一堂:青蛙在池中游、在叶上叫;鸟儿飞在半空叽叽喳喳欢唱;池中的小蝌蚪成群结队地在水草间嬉戏……学生的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生动的画面,这展现画面的操作过程其实已经不知不觉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信息。
借用学生创作的画进行文本迁移,无声的画面语言在迁移中得以运用。在我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说着各种事物的特点,很快,静态的美激活起来,学生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去体现美、展现趣,或张开双臂轻盈飞舞,或甩动双手轻快游动,或举起双手活泼蹦跳,或似花儿随风摇曳……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表演,将画中的意境在轻松和谐、相互交流中淋漓尽致地演出了神韵。“天气晴,池水清。荷叶翠,荷花红,摇来摆去散清香。”“天气晴,池水清。小青蛙,大嘴巴,跳上跳下叫呱呱。”“天蓝蓝,水清清,小蝌蚪,大腦袋,摇摇尾巴成群游。”……这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是学生“动”的产物,也印证了这种训练的有效性。
三、“补充”积累。在感悟文本时运用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搜索记忆中的原材料,对其进行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在补充交流的过程中,文本的感悟也会随之深入,运用也就顺理成章。
第四册《沉香救母(一)》中写到沉香在山上勤练武功,我抓住“寒冬腊月”和“严寒酷暑”两个表示气候的词语深层剖析,让学生想象那种恶劣气候下的景象。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滔滔不绝地交流,点点滴滴的语言信息汇聚起来,让学生深刻而又真切地感悟到了沉香练武的辛劳。
以下一段话是学生想象的汇总:沉香为了打败心狠手辣的二郎神,为了早习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上山拜师学艺。夏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大地被炙烤得滚烫滚烫的。花草树木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无精打采地耷拉下了脑袋。沉香被晒得满脸通红,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出来。可他还是坚持着。冬天,风刀霜剑,鹅毛大雪纷纷飘落,到处冰天雪地。沉香被冻得手脚不听使唤,嘴唇紫了,牙齿“咯咯”作响,可他还是不放弃。寒来暑往,沉香起早贪黑苦练武功,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四、“情境”积累。在补充文本时运用
许多课文中有省略的情节和内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同步训练的有利时机。学生有兴趣借助文中的内容,在情境中轻松展开想象。
教学中可根据需要,对情节加以补充。如教学第四册《木兰从军》第二段:“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我先让学生想象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的情景,引导用上“因为……所以……”将两句话联系起来,体会其中的因果关系。然后,学生自由组合,通过情境表演再现战争场景,而我的旁白或引导,或总结,尽量贴近学生的话来渲染,“战事连连”“刀光剑影”“年轻力壮”“家家户户”……众多与战争有关的词语相继呈现在黑板上。最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补充拟定、宣读文书的内容,展开语言的运用训练。“如果你是朝廷官员,你会在文书上写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就见学生热情迭起,在小组内展开了交流,我也走近学生,引导运用词语。随后,学生在台前煞有介事地开始“文书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近日北方战事连连,战场急需补充兵力。故,命家家户户出一名身强力壮的男丁速往前线,不得有误!”
五、“诵读”积累。在延伸文本时运用
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佳作。文中优美的词句,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信服、感动,还要让学生注意吸收,化为自己的营养。诵读,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式、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位,最终形成积累。
文中精美的语言通过诵读、记忆作为范例,成为语言资料存储于学生头脑中。有输入就要有输出,延伸文本时进行运用训练既可以检验积累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趣和意境,准确引用、阐发文章意蕴,在运用中加深对精美语句的品味。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沉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如第四册《狐假虎威》的续编中,学生用原文中的故事结局开头,引出了狐狸与老虎的再次碰面。当描述到狐狸被老虎再次逮住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将原文中的被捉过程进行了“复制”。此时的学生定然感觉到了说与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而激发创作热情。学生大胆假设,设定了一个又一个极其有新意的情节,然后模仿原文中人物的对话形式进行新情节的对话。续编的故事水到渠成,绘声绘色的故事大赛令人大加赞赏。
当然,积累的方法和运用的时机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自由作出选择。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致以行”——不断地运用,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