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7-05-11 17:21林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林俊

摘要: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有机结合,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建设,为“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战略顺利实现保驾护航。基于此,就“OBOR”战略下高职院校人才实际能力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对 “OBOR”战略环境中高职院校依托协同创新展开人才培养意义予以研究,最后探讨基于“OBOR”战略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4004603

引言

众所周知,国家提出“OBOR”战略构想的目的是要将东部以及西部潜在优势充分调动起来,促使沿线相关省市区域得到经济提升,更加促进我国和沿线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在和平发展以及共同进步的旗帜之下构建文化包容、经济共融和相应政治互信的发展共同体。可以说习主席提出的“OBOR”战略一方面为毕业大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OBOR”战略更是对当前人才能力以及人才素养予以了新的要求。基于该种战略环境之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地扛起人才培养的大旗,而依托于协同创新进行人才实际培养,在提升人才质量的同时为“OBOR”战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初探“OBOR”战略下高职院校人才能力需求

1能力需求之合作能力

“OBOR”战略之下,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团队合作指的是为了将任务完成,众多的团队成员能够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有效完成任务,可以说团队合作方面能力属于当前新时期国家发展背景下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OBOR”战略沿线包含了众多的国家,这些国家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法律体系和经济发展状况,在当前国际经济市场变化迅速以及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要想更好地深化“OBOR”战略构想,就需要高职院校培育出的人才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依托于“OBOR”战略构想加深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1]。

2能力需求之复合能力

“OBOR”战略之下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多领域多专业复合能力。而通常具备复合能力的相关人才更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同时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其中复合型优秀人才是具备众多技能以及大量非专业知识,与我国走国际化道路人才需求较为相符。例如处于营销行业之中不但懂得专业营销知识,还拥有市场开拓方面的能力,此外也对其他国家宗教和相应的法律比较了解等等,可以说复合型优秀人才同时包含了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属于社会所需的高级人才。

3能力需求之双重能力

在“OBOR”战略之下,如果让学生成为复合人才较为困难,或者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那么其可以首先成為具备双重能力的人才。具体而言,当前“OBOR”战略构想的实际提出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众多机会,而且也对高职院校实际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成为优秀人才具备的初步双重能力指的是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应用能力,也就是说,高职人才不仅仅是需要将日常理论知识学得扎实巩固,还需要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当中。这需要高职众多的教师能够将学生实践与理论双重能力结合起来,建立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促使学生有效具备实践理论双重能力[2]。

二、“OBOR”战略环境高职院校依托协同创新展开人才培养的内在意义1是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的理论基础

所谓协同指的是一个系统之中的所有子系统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良好服务于或者是服从于总系统。针对高职院校来讲,协同创新方面理论强调了改革人才培养实际模式需要是建立在系统工程基础之上,而要想促使改革计划顺利开展,系统工程之中的所有子系统均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子系统包含了研究机构以及相应的企业和行业、政府等等,这些子系统均需要为了高职院校人才实际培养做出努力,将自身具备的优势能力发挥出来,进而促使高职院校在子系统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的复合型优秀人才[3]。

2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质量的基础

高职院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关教学研究显示,近些年国内高职院校相应的毕业生具备较高就业率,远远优于本科生实际就业状况,从中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准确性的定位。而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加之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当中,高职院校众多的学生能力开始和经济市场以及社会需求不断脱节,而相较于国际市场人才需求更是具备较大的差距。当前在国家提出“OBOR”战略构想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依托于协同创新可以和众多的企业以及不同行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而企业行业更加可以提供高职院校最新人才培养信息,为其明确培养方向以及制订培养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企业行业更应主动提供高职院校学生大量的实习机会,这对于高职院校锻炼学生知识技能提供了较大帮助,促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实现和社会以及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政府在其中也可以为学校以及行业等之间牵线搭桥,建立在协同创新基础上高职院校自然能够将人才培养实际质量大大提高。

3是多元化人才培养主体的关键

基于“OBOR”战略环境高职院校依托协同创新良好培养人才内在意义除了体现在上述两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其是多元化人才培养主体的关键途径[4]。具体来讲,以往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形单影薄,在培养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便阻碍了培养计划的良好实施。而当前协同创新之下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帮助或者是辅助高职院校强化人才培养,在该种状况下高职院校将如虎添翼。多元化的不同主体依据自身具备的优势,提供高职院校在体系评价、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的支持,相互融合的同时更加有利于多元主体之间取长补短。尤其是当前我国对于教育教学方面资金投入还比较有限,加之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具备不同的发展规模以及经济实力,此外还有较大差距的区域经济,这些众多因素的存在,促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协同创新之下多元主体的融入无疑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宽阔的罗马大道。

三、“OBOR”战略环境高职院校依托协同创新良好培养人才的措施1更新协同办学新型理念

“OBOR”战略实际提出可以说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该种环境之下社会所需人才方向也有所变化。以往高职院校多是将学生向应用型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优于理论型相关人才培养,但是“OBOR”战略的提出无疑是将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拔高到复合型优秀人才之上。简而言之,无论是理论型还是应用型相关人才已经和社会需求不相符合,具备多元知识以及多元技能的复合人才将成为众多企业的“香饽饽”[5]。对此,高职院校就需要将以往工学交替办学思路及时调整,更新为协同办学新型理念,真正地依托于市场需求,加深自身院校和同类院校以及行业之间、政府之间、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协作,而建立在校校协同以及校行协同和相应的校政协同、校研协同基础上的新型协同办学实际理念将为复合人才优质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2优化办学教育模式

基于“OBOR”战略环境高职院校要想良好地培养人才,除了需要更新协同办学新型理念之外,还需要优化办学教育模式。具体来讲,以往高职院校实施的分领域实际办学模式,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能够针对一个领域开展专业办学以及培育该领域专业人才,进而起到人才培养先锋作用。对此众多的高职院校就需要充分地调研人才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细分不同职业以及细分不同岗位,尤其是需要将不同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予以充分性了解,进而深化自身院校专业特色。此外,在协同创新新型模式之下还可以联合当地科研单位以及兄弟学校或者是知名企业等共同对院校相应专业课程进行开发深化,最终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供应”“生产”及“销售”一体化先进办学教育模式,而建立在充分市场调研以及协同创新基础上培育的人才整体质量将更高,也更为社会所需[6]。

3强化师生能力培养

一般来讲,企业经营需要吸纳较多的人才资源,而企业更加对人才素质以及相应的人才能力具有较高的发言权。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协同关系则是回避院校培养人才背离市场需求的关键手段,依托于两者之间建立的协同关系,学校一方面能够依据具体市场需求进行培养人才方案的良好制定。另一方面更加可以将院校教师外派到企业之中,进行一线工作的充分实践锻炼,这对于院校教师而言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深层次巩固,而且也是实践教学方面经验的快速提升。此外,更加可以将企业之中经验丰富以及较强专业性人员引入到院校之中,聘任为导师,深入到日常教学课堂对学生展开知识技能方面的良好指导,促使学生在学校之中就能够接触到专业领域人员并从中实现能力提升;针对企业来讲,依托于和高职院校之间展开的协同合作则能够实现劳动资源的稳定性大量性获取,更加能够将学生进入企业并良好适应的时间大大缩短,尤其是在聘用学生的实习阶段之中更加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总的来讲,高职院校和相应的企业之间达成协同合作属于协同合作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可以针对企业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具备较强实用性的资格证书,实现毕业证以及资格证书双向人才培养实际模式[7]。

4加强实践实训教学

基于“OBOR”战略环境高职院校要想良好地培养人才,除了需要从上述三方面着手之外,还需要加强实践实训教学。首先,依托于协同创新新型方式将高职院校教学设备滞后等相关问题予以解决。同时,高职院校依托于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协同进而将自身实训内容分批次进行,将实训简单的内容放在学校展开,而将需要多种实训设施器材的内容放在企业进行实际展开,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由于院校实训设备不足引起的实训教学质量较低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最大化地将制定的实训教学任务良好完成;其次,高职院校依托于和企业构建的协同关系还可以提供厂房以及相应土地等,企业利用院校提供的这些基础条件进行实训设备的添加。企业在学校建立相应的生产场地,调拨相应的指导人员,这样不仅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高职院校还提供给学生足不出户的实训实践机会,而在此过程之中学校提供企业必要劳动力,企业提供学生真正的实践场所,企业和高职院校实现共赢。

5調整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教育部门需要予以高职院校更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需要将高职院校和相应多元创新主体间以往存在的体制壁垒有效打破,促使高职院校能够依托于融合其他院校以及融合企业和地方行业达到协同创新,更加对自身人才培养实际模式进行更新优化。针对高职院校当前评估体系来讲,应该是积极地调整为协同评价新型体系,所谓协同评价新型体系就是学校以及相应的企业和社会三者共同对教学状况等进行良好评价,具体来讲,高职院校依托于协同创新可以在日常理论课程教学之中将企业先进文化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同时加深对企业忠诚的理解认识;实训环节之中高职院校还需要将学生自我评价以及授课教师和相应的企业导师三者之间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协同评价,而这样的综合评价结果将优于以往教师评价,准确性以及科学性更高更强。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将行业专家引入到评估环节中,主要是针对教育各个实践环节展开公正以及客观的专业点评,最终通过调整教育评价体系培育出更多复合优秀人才。

6强化教学资源的良好共享

基于“OBOR”战略环境,高职院校要想良好地培养人才,除了需要从上述五方面着手之外,还需要强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8]。具体来讲,国内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多,而不同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教学特色以及教学优势,对此高职院校之间完全可以展开协同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有效共享以及优势良好互补,而该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有利于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本以及相应的教学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同时更有利于众多院校的共同发展,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高职院校之间依托于建立协同关系可以统一实施教学布局以及教学规划,这对于当地人才方面的统一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多个院校共同开发教学课程有助于教学互通,共享教学方面诸多资源则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体现,更是将资源利用率良好提升的关键;共同优化师资更加有利于组建优秀科研团队以及教学团队;共同优化学生则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总的来讲,建立在强化教学资源共享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更加有效,培育出来的人才质量也更高。

结束语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OBOR”的提出无疑是当前社会人才培养的指向标,为各个高职院校指出了人才的实际培养方向,即真正地依托于市场培育众多的复合型优秀人才。而当前高职院校依托于协同创新可以从强化教学资源共享以及调整教学评价体系和提升实践实训教学、强化师生能力培养、优化办学教育模式、更新协同办学新型理念五方面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而本文将“OBOR”战略环境中高职院校展开良好人才培养作为研究核心,期望为后续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更为后续高职院校优化教学发展以及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献出自己的一份研究力量。

参考文献:

[1]段晓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省职业院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7):53+55.

[2]王磬.浅析江西对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品牌,2015(8):277.

[3]龙晓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6):110—111.

[4]闫亚萍.“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天津某职业院校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68.

[5]陈相芬.“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42—45.

[6]姜泓列.“一路一带”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0):246—247.

[7]曲良谱.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4—135.

[8]刘海,荣国丞.“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一带一路”战略与职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21.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