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隆
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充分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际枢纽作用,提升对外交往层次,打造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对大兴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随着新机场建设的推进,机场对周围地区辐射能力不断扩大,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世界门户即将出现。
面对区域发展的巨大机遇,近在咫尺的大兴区,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承接新机场建设带来的各项优势利好,更开启了区域发展的全球机遇之门。
全新的定位
契机 一个“首都南部国际交往新门户”的定位给了大兴一个发展自己的绝佳契机,也开始让所有人对大兴产生无限的畅想。图中北京新机场建设大兴区筹备办公室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长江正在向记者介绍新机场建设最新进展。
近日,随着北京主城区定位大调整,北京各区定位也出现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便是大兴。
2004年北京城市规划对大兴的定位是,引导发展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以及商业物流、文化教育等功能。
根据正在北京规划馆展览的北京新城市规划(2016-2030年)草案,大兴区有了新的定位:应建设成为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首都南部国际交往新门户,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
一个“首都南部国际交往新门户”的定位给了大兴一个发展自己的绝佳契机,也开始让所有人对大兴产生无限的畅想。
“门户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北京市大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吴浩告诉记者,一是从区位上理解。大兴区位于北京的最南端,是首都南部的“窗口”,也是航空旅客来京的第一站,来到了大兴就相当于叩开了北京的南大门。二是从大容量资源要素聚集上理解。随着新机场、开发区和临空经济区的落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加快在这里聚集,大兴便成为了展示中国和首都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的确,未来30年,北京发展看南城。
自2009年以来,在政府推动下的“城南行动计划”累计两个阶段总投入达到6960亿元,这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推动南城经济发展的重磅投入。
“城南行动计划”资本体量相当于“鸟巢”总体量的200倍,吸引全球众多资源进驻,从国际商业、世界级酒店群到医疗、学校、生态公园、博物馆等各类优质城市设施,全面推动城南尤其是三四环的发展。
吴浩介绍,大兴区的功能定位,首先要有利于落实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要根据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进行科学定位、精准定位。围绕大兴在全市发展和改革中的职责作用,立足新区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方向、区位条件,大兴区提出了五个区的定位,即科技创新中心区、高端产业引领区、区域协同前沿区、国际交往门户区、深化改革先行区。今后我们将按照“五區定位”的要求,统筹推进系列工作。
全新的视角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大国首都的北京,正面临向体现国家竞争力、影响力和大国形象的角色转换。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兴区作为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区域,发展定位要有世界眼光,要与国际标准看齐。
“国际交往、全球影响力这样的定位就是我们大兴区适应我国和北京发展的新趋势,做出的全新阐释。”吴浩说。
据吴浩介绍,为实现国际交往、全球影响力这样的定位,一方面,大兴要紧抓修炼内功,充分发挥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吸附优势,以打造国际交往新门户为目标,优化与国际接轨的政务和市场环境,培育国际化人才,以国际高新技术、先进业态、管理模式、知名品牌为重点,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落户。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强身健体,加快“走出去”步伐,整合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加入国际竞争,鼓励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开展国际投资和跨国并购,努力在全球化分工重组新格局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月季大会和西瓜节都是大兴传统的品牌与名片,但是,之前更多的是面向北京周边的消费群体。随着北京新机场的逐步建成,以及北京72小时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推行,可以想见未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将会迅速聚集于大兴。这些传统的都市休闲项目将迎来新的目标客户群,与之相应的提格升级就十分必要。
吴浩表示,未来大兴区将会立足新航城,围绕城市多样生活,植入多元的复合功能,综合发展旅游、休闲、居住、商业、社交、交通、办公、娱乐、教育、文化创意等不同层次和形态的混合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新生活、新居民、新产业、新业态、新文化相融合,实现城市与旅游、生活与产业、休憩与工作、国际与特色共生发展。同时,依托临空经济产业带,努力扩大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以国际商务旅游市场为突破口,瞄准国际游客群体,大力提升大兴旅游业国际化水平。
此外,大兴区拥有一批重点体育设施,比如北京时尚体育公园,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时尚体育营地,拥有目前世界顶级的室内外极限运动设施;再如,拥有世界最大的专业搏击中心——昆仑决世界搏击文化中心。吴浩强调称,“大兴区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引进高水平的国际型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为建设国际交往门户区而不懈努力。”
全新的思维
近年来,大兴区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大兴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5:41:55.5,农业占比仅为3.5%。
大兴区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资料显示,过去五年,大兴区完成184个美丽乡村和2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120个,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48万亩,建成“三品”基地201家、农业标准化基地82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万人次。
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上,大兴区提出了要落实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紧跟和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潮流,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推动实现“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的转变,带动京津冀成为引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先行区域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同时,要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战略,创建国家优秀文化承载地、文化产业创新核心区、国家优秀文化输出前沿、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国家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
为了支持区内企业发展,政府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的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精准扶持政策,广泛引入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区内主动参与国家推动的境外产业集聚区等国际重大项目,支持区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吴浩说,最近大兴区科级以上干部正在接受党校的轮训,从产业、社会管理、媒体应对、国际化、党建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培训,“这样大面积的轮训是史无前例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迅速转变思维,去适应新的定位,形成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
在北京新机场建设大兴区筹备办公室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长江和大兴区旅游委副主任马兵看来,对于大兴的未来很难去想象,“因为可能性太大了,潜力太大了”。但是对于国际范儿,马兵认为“国际化的服务,而非国际化的内容。”她希望还能保存大兴一些原生态的、带有自身特色的东西。
刘长江也有着相似的想法,他设想未来的大兴能体现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建筑风格要有中国元素,不能和法兰克福、迪拜一样。”刘长江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现在一些大城市的建设同质化趋势太过严重。
对此,刘长江一直在思考,“大兴可不可以成为一个这样的枢纽,就是从机场出来把快节奏变慢,享受大兴的各种商业和旅游设施,再到机场可以让享受大兴生活后的慢节奏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