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中国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员 Dr.Pelagia Karpathiotaki(海尔博士)
“一带一路”这个提法来源于历史,如今则同时代表着中国和整个亚洲的振兴。历史并不是以直线的趋势发展,而是伴随着各种突然的爆发。当历史的各种能量积蓄到某一个临界点时,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便随之而来。“一带一路”应被视为全球性的工程。本世纪中国和亚洲的新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世界的财富将被重新划分并形成新的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为全世界,实际上也是倾向于”弱势国家“进行财富分配的全球化模式的另一种提案,尊重各国的主权和特征,致力于构建双赢的经济合作。
至于该计划的战略和技术实施层面,早在计划提出之初便通过动员各界政府和社会团体并在全世界展开相关论坛并以此蓄力。“一带一路”计划会在环境、合作关系以及各种事件的不断发生和变化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现有的生产结构直接相关。中国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改变现有的经济模式,放缓经济建设步伐,在高科技、重创新的基础上从劳动密集型结构向资本密集型结构过渡,从而形成高收入经济体。近年来,中国本土的人工成本在不断升高(而在过去低人工成本是中国的一大优势),中国旨在将劳动密集模式植入“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拥有大量非技术熟练工的周边国家中去,以此帮助周边国家发展(双赢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所有组成(国家、企业、社会团体等)将会在其途经的地区与不同的政治实体不期而遇。只有存在异国文化的条件下才会存在挑战,因为其会对各个本土个体所持的价值观提出质疑。只有当“国外”的价值观会带来潜在威胁时才会有冲突出现。因此,创造双赢局面是计划的关键,它将打开与不同文化实体展开对话的通道,建立真实且深入的关系。创造双赢局面也是徹底了解彼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