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口夺食,大熊猫真实战力超乎想象
可爱、憨厚、慵懒、萌萌哒——说到大熊猫,想必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印象。然而,在史料记载中,大熊猫曾是猛兽大军的成员,其咬合力介于狮子和美洲豹之间,即便是现在的野生成年大熊猫,饿极了也敢豹口夺食。
红外相机拍下的四川野生大熊猫吃牛羚尸体画面
全世界都在爱大熊猫,美国人还把它写进美剧《女国务卿》,借主角之口说出了美国人民的心声:外交可以断,但大熊猫是不会还回去的!
不过,总有些人对大熊猫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是:明朝人曹学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作者),他写了一本书叫《蜀中广记》,书中直呼大熊猫为猛氏兽!
西汉人司马迁,他在《史记·五帝纪》记载了当年黄帝打炎帝时,曾组织了一支猛兽大军,其中就有大熊猫。司马迁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嚼食铜铁,当属猛兽无疑。汉朝著名王牌部队细柳营,它们的战旗上就画了一头大熊猫。汉武帝刘彻还把大熊猫放养在纵横300里的上林苑,以成功猎杀它为荣。
即使是现代社会,大熊猫的攻击人类的行为也屡见报端。例如,成都市新都四中某初中生,在2000年偷翻进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被大熊猫撕咬致全身皮肉裂伤。四年后,北京某大学生,跳入大熊猫运动场被咬伤脚掌及踝部。又三年,兰州动物园某饲养员,遭大熊猫撕咬,缝了100多针。又两年,北京动物园某游客,翻过跳栏为孩子捡玩具,双腿被咬数十口。当时媒体是这样记录的:“该游客本能地去推压在他身上的大熊猫,200多斤的家伙,根本推不动。急救人员发现,张某左小腿有三处伤口,肌肉外翻,出血较多。立即为他止血包扎,静脉输注止血药。”
除了游客,大熊猫饲养员们被咬伤的也很多。可见大熊猫在呆萌的外表下,隐藏的是非一般的战斗力。
其实,在基因组测序并公布的哺乳动物——人、猩猩、老鼠、牛、马和狗中,大熊猫的基因和狗最接近。这也不出乎人们意料:都是食肉动物。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进一步支持了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大熊猫是熊科的一种”这种观点,证明了熊科内部各类群的分类情况。
此前,我国的动物分类学家曾经倾向于把大熊猫单列一个科,称“熊猫科”。而国外的动物分类学家则多把熊猫放在“熊科”里。现在我国也开始倾向于后一种分类法,也就是说熊猫只是一种吃竹子的“熊”而已。
2009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Nature》,2009),结果发现大熊猫一共有21条染色体(比人类少2条),共有2万多个基因(跟人类差不多),证实了大熊猫应该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
那么,大熊猫怎么就走上了爱竹不爱肉的“清雅”生活的呢?主持这项研究的华大基因研究所田埂博士说,研究者找到了一个叫做T1R1的味觉受体。它在大熊猫基因组中“失去活性”成为“假基因”。这个受体基因在高等动物中主要作用是感觉“鲜味”,也就是说大熊猫至少失去了一部分感知“鲜味”的能力,而且这个基因的“失活”是发生在相对比较晚近的演化年代中。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大熊猫成了食肉目动物中罕见的“食素者”。
其实,在上古时期,大熊猫的体型应该比现在还要大,而且还吃肉。看看今天大熊猫的解剖学证据:它们的器官依然保留着食肉目动物的特点,消化道很短,没有盲肠等等。
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熊猫耳朵之所以是黑色的,就是为了吓唬其他动物,表达一种“凶残”的食肉范儿。
那么,大熊猫是如何消化粗硬的竹子的呢?在与消化相关的基因研究和定位中,研究者没有发现特殊的基因和基因突变,这暗示大熊猫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或许不是来自自身的特殊基因,而是来自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而对于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测序结果还发现,大熊猫体内因为没有消化竹子纤维的基因,所以吃进肚子的竹纤维只能靠肠道菌群消化,这样竹子给它提供的能量其实并不多(消化率只有17%,比鹅的24%还低)。为了量入为出,大熊猫每天43%的时间都用来睡觉,每次2-4个小时,剩下55%的时间都在吃。
有趣的是,因为消化不好,成年大熊猫一天当中可排粪48次,总重量超过50公斤!
总结一下:大熊猫就是一头爱吃竹子爱睡觉但不爱吃肉的“熊”!只是很少熊像大熊猫一样,既擅长爬树,又专注卖萌。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人类手下讨生活,驯养大熊猫已经朝着不同于野生大熊猫的方向进化了,它们的攻击性已经大大降低。虽然它们的爪子和獠牙依旧锋利,但饲养员可以把成年大熊猫驯化到吃饭时乖乖坐在靠近栏杆的地上,双爪握住栏杆,像一个懂事的孩子。
不过,据研究发现,处于发情期的大熊猫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往往会性情不安,焦躁,食欲下降等等。此时的熊猫往往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所以,饲养员被攻击的事件一直都有发生的。如果狼群敢靠近一只发情期的熊猫,熊猫必然会主动发起进攻,当然结果理论上应该是狼胜。
而研究还发现,如果是野生大熊猫的话,胜负结果就不好说了。因为,野生大熊猫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竹子,也会搭配吃些别的植物性食物,比如春天吃野当归,秋天吃玉米杆和青茅,冬天吃多孔蕈,实在没什么吃的了,就会偷吃村里的猪饲料。而在极端饥饿状况下,野生大熊猫也不排斥吃动物性食物,比如猪骨、羊头和牛排,甚至还会捕捉一些活体动物吃,比如竹鼠。据报道,重庆动物园的驯养大熊猫还捉过家鸽吃,四川芦山县的野生大熊猫还偷过老乡家的山羊。
此外,猎杀一头拴住的山羊,对表面萌宠实则“凶悍”的大熊猫来说并不是难事。要知道,成年大熊猫体型可达1.8米,体重100公斤左右,牙齿咬合力介于狮子和美洲豹之间,比马来熊和亚洲黑熊都高些。
央视曾发现饿极了的野生大熊猫敢豹口夺食,2011年四川平武县也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大快朵颐,撕食牛羚尸体的画面。
如果遇到危险,野生大熊猫一般采取背靠大树或岩石防御的姿态,对来犯者一律掌呼,必要时也可以撕咬。实在不行,它们会抱住对手滚下山坡,一路土石树根荆条的,大熊猫却可以基本无恙。所以,成年野生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但幼仔大熊猫(只有老鼠大小),以及年龄在一岁半到两岁半间的亚成体和老年大熊猫就比较倒霉了,它们的天敌目录可以开出长长的单子,例如有:猫科的老虎、豹、雪豹、云豹、猞猁、金猫、豹猫和丛林猫,犬科的狼、豺和赤狐,熊科的亚洲黑熊,鼬科的貂熊、黄喉貂和石貂,灵猫科的大灵猫和小灵猫,蟒科的蟒蛇,鹰科的金雕等等。
即使被逼到绝境,野生大熊猫还有最后一道“撒手锏”保命,就是爬树。这一点驯养大熊猫也极其擅长,运气好的话,你可以在动物园看到爬上20米高树梢的大熊猫。
(《华西都市报》《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