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杰,李霞,张振华
(1.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2.山西省临汾市植保植检站,山西临汾 041000;3.山东兴禾作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茚虫威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小菜蛾效果研究
韩鹏杰1,李霞2,张振华3
(1.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2.山西省临汾市植保植检站,山西临汾 041000;3.山东兴禾作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制剂用量选择6g/667m2、9g/667m2时,施药3d后防治效果高达96%以上;且在该浓度下防治甘蓝小菜蛾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施药后7d防治效果高达99%以上。
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小菜蛾;田间防效
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innaeus>),属于鳞翅目菜蛾科。小菜蛾是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本文以甘蓝田内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浓度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田间效果,为农药的轮换施用、交替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应用基础。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试验对象为小菜蛾。
试验作物,甘蓝,品种为晋甘蓝4号。
供试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山东兴禾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对照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售。
1.2 试验地条件
本试验设于山西省尧都区乔李镇乔李村李卫星承包田,面积0.2hm2,上茬为生菜,土壤为壤土,pH8.4,有机质含量中等,水浇地,肥力一致,管理水平中等。试验地主要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等。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4次重复,2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0m2。试验设计见表1,处理A、B、C使用的是供试药剂,处理D使用的是对照药剂,对照药剂是当地常用药剂,试验用量是当地常用的剂量。
1.4 施药方法
常量喷雾,要求喷雾均匀一致,不重喷、漏喷,空白喷等量的水。使用卫士牌WS-16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2013年8月12日,在甘蓝小菜蛾盛发期喷1次。
1.5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5.1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气象资料:2014年6月9日,施药当日,晴,微风,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19℃,平均温度27.1℃,无降雨。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试验期间,2014年6月9日~6月16日,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19℃,平均温度26.7℃,共降雨1d,降雨量为7.6mm,在施药后第4d。无影响试验结果的灾害性气候出现。
1.5.2 调查时间和次数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鳞翅目幼虫4.2.2调查时间和次数:基数调查:处理之前;第二次调查:处理后1d;第三次调查:处理后3d;第四次调查:处理后7d;对作用慢、残效期长的药剂可增加调查次数。
1.5.3 调查方法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鳞翅目幼虫,调查方法:计数每小区不少于10株作物上不同龄期的活幼虫数,调查整个植株。
1.5.4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
最后,利用DPS对各个处理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生物统计分析。
试验各个浓度药剂未对试验区内甘蓝生长造成任何药害或者影响其正常生长。
2.1 施药后1d茚虫威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
表2显示的是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施药1d后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结果。由表可知,施药后1d,各处理防效依次为45.96%、77.17%、81.17%、74.45%。其中,以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9g/667m2为最好,防治效果达到81.17%,与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6g/667m2、对照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6g/667m2的防治效果防间无显著差异。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3g/667m2防治效果较低,仅为45.96%,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2 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施药1d后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结果
表3 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施药3d后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结果
表4 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施药7d后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结果
2.2 施药后3d茚虫威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
表3表示的是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施药3d后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结果。由表可知,施药后3d,处理C防治效果最好,即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9g/667m2,防治效果达到98.90%,与处理B(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6g/667m2,防治效果96.00%)、处理D(对照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6g/667m2,防治效果95.31%)水平相当,三者间差异不显著。处理A,即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3g/667m2时,防治效果仅达到66.12%,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
2.3 施药后7d茚虫威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
表4表示的是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施药7d后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结果。由表可知,施药后7d,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C、B、D,即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9g/667m2、6g/667m2及对照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6g/667m2,防效分别为98.99%、99.35%、99.73%,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明显差异。处理A,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用量为3g/667m2,防治效果仅达到77.12%,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试验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防治小菜蛾持效性好,药后7d,在用量为6g/667m2、9g/667m2时,防效均大于99%,可以用来防治甘蓝小菜蛾,也可以作为常用药剂的替换或轮用药剂。
[1]刘霞,牛芳,王开运.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2)∶51-55.
[2]林文彩,章金明,郦卫弟,等.不同杀虫剂对甘蓝上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7)∶1060-1062.
[3]文家富,郑小惠.小菜蛾大区防治示范试验 [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2)∶97-98.
[4]曹源,邓维,李永平,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药液浓度、雾滴密度及施药液量对小菜蛾防治效果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 2014,16(1)∶54-60.
[5]禹竹音.蔬菜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 [J].中国果菜,2011,(1)∶46-46.
[6]高雪,杨家强,徐宝云,等.北京和河北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动态[J].应用昆虫学报,2016,53(2)∶279-284.
The Control Eeffect of Indoxacarb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on CabbagePlutella xylostella
HAN Peng-jie1,LI Xia2,ZHANG Zhen-hua3
(1.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1,China;2.Linfen City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Linfen 041000,China; 3.Shandong Xinghe Cr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Jinan 25000,China)
This test was analyz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indoxair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onPlutella xylostella.The results showed that:30%indoxair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had good dispersion in water,when this agent was used at 6g/667m2and 9g/667m2,it got the high control effect of 96%after 3 days.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indoxair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onPlutella xylostellahad good readily availability and continuity,it got high control effect,which was up to 99%,after 7 days for implementing.
Indoxacarb;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Plutella xylostella;field control effect
S436.35
A
1008-1038(2017)04-0024-04
2016-12-26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工程(2016CGZH38)
韩鹏杰(1969—),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药的研发应用及植保新技术推广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