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 斌
繁荣文艺事业 坚定文化自信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 斌
照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深刻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省委书记娄勤俭要求我们,要用好独特文化资源、打造独有文化品牌,为坚定文化自信做出陕西应有的贡献。这既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推动文化陕西的大旗世代传承。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坚持“二为”方向,坚定文化自信,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而文艺发挥其强大作用的根本是正确的方向。方向关乎事业成败,关乎阵地得失,关乎人心向背。文艺创作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方向,才能形成坚定的广泛的文化自信。
做好文艺工作,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权,始终把体现中国精神作为文艺的灵魂。如果方向把握不好,在主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唯洋是举,在理论标准上生搬硬套,在文艺观念立场及话语系统中盲目套用,就必然使文艺丧失精神力量,造成自信力疲弱。
中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下发后,我省对标中央要求,印发了《实施意见》,制定了一系列落实的具体举措,确保各项文艺工作自觉地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想问题、搞创作,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五千年中华文明赓续不绝的基础上,建立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经诞生了无以数计的人类文明,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所在,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群星闪耀的现代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肩负起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用各种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去反映和表现三秦大地的辉煌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的伟大变化,谱写更多更精彩的陕西乐章,为社会发展鼓与呼。要发扬中国精神,讲好陕西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当代故事,跳出“城墙思维”,向国内外展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陕西新形象,使陕西的厚重文化走出去,使陕西和陕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满立体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催生优秀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的文艺精品更能提升文化自信。
我们要推陈出新,吸吮陕西独特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的营养,直面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社会的结构转型,研究人民生活转变的生动现实,从人民群众的生存体验中,寻找那些能够表征时代进步、揭示人性价值的文艺素材,把“中国梦”的宏大主题和追赶超越的陕西实践,具体化到个体的奋斗历程之中,表现到常态化的日常生活细节之中,着力书写人民群众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现实,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塑造陕西新形象的好作品,让秦声秦韵唱响全国乃至世界。
近年来,陕西文艺精品生产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大批优秀影视精品亮相荧屏。电视剧《长征大会师》《大秦帝国之崛起》《千里雷声万里闪》《毛泽东三兄弟》《我们的纯真年代》、纪录片《重生》、电影《遵义会议》等在央视播出,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国“十一艺节”、央视春节晚会西安分会场、中秋晚会等重大活动精彩纷呈。目前,正在提前策划部署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文艺精品创作工作,争取在全国形成持续的文化冲击力和更大的宣传感召力。
百花竞放、灿若群星的文艺大师以及他们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贡献,都是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对内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文艺旗帜,对外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交流使者。只有培养一大批有影响的艺术领军人物,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建立一支健康接续的文艺人才队伍,才能在长时期内形成稳固坚实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省委宣传部联合省文联、省作协,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省委宣传部牵头实施了“百优计划”,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努力营造人才辈出、创意涌流的文化环境。与西北大学文学院启动了部校共建活动,联合开办了西北大学作家班。通过“师带徒”、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有潜力、有志向的中青年作家艺术家静下心来钻研艺术、潜心创作。开展“文学陕军再出发”、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等,加强文艺骨干人才遴选,建立文艺人才库。
这些举措的施行及其效果的逐步显现,使西安正在成为文化大师云集、艺术巨匠荟萃的文化大都市,使陕西正在成为各方文艺人才近悦远来、施展才华的文化乐园。
黄帝陵“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