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省时而有效的心理干预途径。针对时间宝贵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子来说,考前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省时并且高效解决考前心理压力及问题的途径。同时,由于团体动力的因素,高三学子可以借助团体的力量碰撞交流出调整心理、规划生涯、报考志愿等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三;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省时而有效的心理干预途径。卡普其(Capuzzi)与柯里(Corcy)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为学会问题解决和决策,并能坦然接受这些决定的后果;能敏锐地感知他人的需要,增强关心他人的能力;学会将团体中学到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当团体心理辅导显示出的优势将个体发展、解决问题、实用为先的理念尽显无余时,中学校园中的团体心理辅导也浸染其中芬染颜色。由于中学校园中的团体心理辅导一般针对同质性的中学生进行,不论同质性的学生所体现的问题或需求是什么,都与学业、发展、生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这些中学生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中,可能由于勇气、沟通或时间未能将心中的各种颜色匀合协调时。团体心理辅导也许是另一种借助调勾勒出集体与个体色彩的调色板。由于团体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倾吐、交流,既节省时间、体现效率,又互助互帮。而这种方式对于即将参加中高考的毕业生而言,就显得非常实用和有效。
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特别是参加高考的学生,面临着中学时代最重要的考试和生涯选择。当高考、复习、选专业接踵而至,全力以赴的同时,心理压力也无孔不入地扩张地盘,蔓延侵扰。如何减小这些心理压力对高考学生情绪的影响,既节省时间又有效率地把他们的压力找到地方释放,并且通过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碰撞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者接纳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将内心的压力和矛盾化成逃避和焦虑呢?借助团体领导者和成员的倾听、积极关注、开放接纳,将高三学生这一同质性极高的团体,凝聚合力,互助自助,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下面我将用2016年参加过的一次高三考前团体心理辅导进行梳理和阐述: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一)团体小组成员所在学校:丰台区区重点学校高三理科班学生。
(二)团体小组成员人数及组成:共10人,2名女生,8名男生,来自于一个班级。
(三)团体小组成员年龄:17岁——18岁。
(四)团体小组成员心理状况:通过小组活动的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及该校的相关 组织教师介绍,首先本组成员在高三备考阶段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习漏洞爆发出来,心理压力逐渐增强,出现烦躁懈怠情绪。其次,自信心不足,在备考阶段没有计划和选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再次:选择高考志愿及生涯规划比较迷茫。
二、辅导过程(1小時20分钟)
(一 )准备阶段
这次团体心理辅导是由丰台区心理中心组织、由该校心理领导及心理教师负责,全区心理教师参加的一次心理辅导活动。因此小组成员分组、场地选取已有该校心理教师协调完成。其他心理教师拿到提前准备好的同质组的小组名单,分组进入提前安排好教室进行这次高三的团体心理辅导。
(二)导入阶段
1、热身游戏放松身心
由于这个小组的学生来自高三的同一个班级,所以我设计了抢椅子的热身活动,每轮拿掉3个椅子,老师节拍停的时候,没有抢到椅子的同学,先到一边等候。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小组成员能放松下来,与我在短时间内消除隔阂。抢椅子活动虽然非常传统,但是创设放松、平等的团体辅导氛围的效果却非常好。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创设团体成员平等倾诉、耐心倾听、积极关注的氛围,我又增加了规则。没有抢到椅子到一边等候的学生,按照轮次,分别分享一件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任何事情;分享一件最近一个月发生在学校里的任何事情;分享一件与学习有关的一件事情;分享一件和未来有关的一件事情。
2、练习倾听创设开放氛围
在小组学生按照轮次分享的过程中,对于某些学生的问题,我都给予积极关注和回应。同时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且分享完毕后,每个学生都要任选小组内的某个学生分享的内容说说自己的建议、看法、或者只是表达“我也和你一样”。动员所有学生以倾听为主,积极关注小组同学。
(三)组织与实施阶段
1、学会腹式呼吸,稳定烦躁焦虑的考前情绪
抢椅子结束后的分享环节,10个学生分享的内容涉及到考前心态、选择题怎么做、考试专业和学习的冲突、睡眠不足、学习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而当他们分享这些内容的时候,我除了给予回应外,还仔细倾听了小组每个同学的回应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小心谨慎地流露着自己的情绪,也许因为是同班关系,也许他们认为在同学面前流露自己脆弱、焦虑、烦躁的情绪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此我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些情绪,或者将它们暴露出来。而是用10分钟时间,带他们做呼吸放松训练。让小组学生身体后倾,以舒服的方式坐下,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和胸骨之间,闭上双眼,吸气。吸气的时候,感到腹部向外移动。同时,将空气深吸入肺内。呼吸时,肩膀不动。如果肩膀向上运动了,表示是位于肺上部的浅呼吸而不是深入肺内的深呼吸。保持慢吸气3—5秒钟,直到肺部已经充气。缓慢呼气3—5秒钟。在呼气的同时,腹部回收。当这个呼吸方法教会他们后,我建议他们在备考阶段如果遇到情绪的问题,先用这种呼吸方法稳定自己的情绪。
2、相互扶持碰撞、倾听交流增强自信心和动力
(1)理论基础:团体动力学之父勒温认为,不管团体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有称为团体的都需要建立在其成员彼此互动上。这种互动就是团体动力的魅力所在。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团体领导者的态度要比技术更加重要,一个团体领导者要能为团体提供存进成员改变的心理气氛,这种气氛的关键三点时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根据以上的两个理论,我设计了“心灵碰碰碰”的活动不仅为小组学生创设倾听、尊重、积极关注的氛围,还能因为学生的互动,彼此学习、彼此鼓励、彼此支持,为高考助力。
(2)互动过程:针对小组内因自信心不足而产生的成就感问题。我在辅导中采用了一个活动“心灵碰碰碰”来帮助她们从朋辈的角度找到更多的考前自信和动力。活动将10个同学分成5组,两人一组,然手分出A和B。分别进行5轮,每一轮A组的同学先就老师提出的主题向B同学交流。然后再由B向A交流。每个人交流的时间1分钟。在后面的两轮中,每个人交流的时间为2分钟。每一轮的主题交流完,每一组的A同学换位置,到下一组的A同学那里与新的B同学交流下一个主题。第一次的主题是“ 我来夸夸你”要求A和B互相夸奖对方在学习上的优势。第二次的主题是“我想向你学”要求A和B交流想向对方学的优点。第三次的主题是“我的困惑”要求A和B交流彼此在学习上的困惑。第四次的主题是“我的困难”要求A和B交流彼此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第五次的主题是“我还有什么”要求A和B交流彼此在遇到了困难后,还能用的资源和拥有什么!每一轮结束后,两个同学都用一个彼此认同的肢体语言给予对方肯定和鼓励和支持,比如握手、拍手、大拇指盖章等。这些动作还表示在不论A或B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如需要对方在学习上给予帮助或向对方请教时,对方都尽可能抽出时间给予支持。由于时间的原因,如果让B同学的位置也有变化,那么参与度和效果可能会更好。
3、接受自身局限,助力生涯發展
在团体辅导后半阶段,我让学生就刚才“心灵碰碰碰”活动中涉及的问题做了交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学生提到了专业选择和自己现在成绩之间存在着差距的问题,还有学生担心自己现在的成绩没有考到理想中的大学,会影响未来的人生和发展。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为他们提供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的网站,建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测试,另外引导他们意识到虽然高考非常重要,但是我也将舒伯的生涯理论向他们做了介绍,生涯是完整的连续的,即使因为高考成绩的原因没有选择最佳的学校和专业,你依然是可以在未来做出更多的选择的,首先要接受目前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局限,尽力拼搏。做到问心无愧。
(四)结束阶段
当团体心理辅导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和小组学生一起拉手,每个人送给自己和小组同学一句祝福语或是感谢语。相互击掌鼓励加油。
三、辅导反思
(一)关于团体辅导理论和方法的反思
这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主要的方法,都是以团体动力学和人本主义为基础进行尝
试和操作。尽管如此,我依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想要兼顾学生更个性化的问题,就显得稍有欠缺。比如当所有的小组学生都说自己高考前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很轻松得说“我好像现在突然没有压力了”这个时候,当一句话,一个事件的出现打破了我创设的团体氛围的时候,是该更多的照顾团体,还是要深入挖掘某个小组成员的心理需求呢?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团体心理辅导中要关注和反思的。
(二)关于团体辅导时间的反思
由于这次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分台区心理中心组织下到我区某所中学进行的,就只有一次的辅导机会。我非常珍惜这次辅导机会,所以辅导的时间也在规定时间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延长。小组学生同质性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但是我想,如果我在自己的学校组织类似的团体心理辅导的话,那么团体辅导的可能需要几次来完成。这样的话,可以有完整反馈的过程、巩固的效果随之也会更加明显,。
美国团体心理辅导治疗大师欧文.雅隆说“要让来访者袒露自己,首先要让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会被接受,被尊重,要关注你们之间的关系”。当我和团体中的成员围成圆圈,彼此注视,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探到信任,注定要经历接受彼此的过程。做为心理教师,不论小组中的成员是毕业生,或不是,陪伴他们、倾听他们、接受他们,将他们心中的困惑、麻烦、压力当成不同的“色彩”,我逐渐领悟到团体心理辅导不是抹杀这些“色彩”,而是调和“色彩”——“平静生瑰丽”。而染色的关键则是小组成员互相开放、支持和交流。如果把团体心理辅导比做“神奇的圆圈”,那么它的色彩就由带领小组、支持小组的我和他们一起调和,相信它这个圈是和谐而美丽的。
参考文献
[1]伏国忠,李云鹤.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2]Irvin D.Yalom,Ginny Elkin,童慧琦译,曾奇峰校.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于来访者的对话.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