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话语分析的应用

2017-05-10 17:01李峻峰潘婷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真实感客观性

李峻峰 潘婷

摘要: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以下称CDA),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学者的注意。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种模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以英国语言学家Fowler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新闻语篇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有助于掌握新闻语篇所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和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新闻传播;真实感;客观性

1.批评语篇分析

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称CDA),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学者的注意。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两本书:Language as Ideology(Kress et al.,1979)和LanguageandControl(Fowler et al,1979)。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它是一种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2000:V)。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产生。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种模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以英国语言学家Fowler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及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形成了现代语言学的新兴分支,已得到长足的发展。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语言现象,旨在透过语言的表层形式,分析语言本质,进而揭示话语中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把话语看做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它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层面,更是社会实践中的語篇。其分析对象有很多,其中大众语篇是受到格外关注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新闻报道、政治演讲及官方法律文件语篇等等。而政治新闻报道以其独特的政治性色彩,受支配于处于控制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对政治新闻语言的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操纵。

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新闻语篇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有助于掌握新闻语篇所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和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兴盛于西欧语言学界的语言学潮流,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的批评语言学提倡将传统上主要用在文学语篇上的文体学分析技巧用于非文学语篇分析之中。因此,其特点是注重语篇与社会结构间存在的互相作用的关系。

通过对公众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可以提高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更好地应付当今语言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

2.新闻语篇分析

新闻语篇是指公开传播的“对最近发生的事件进行的客观报道,新闻报道以及时性与客观性”承载信息量大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新闻报道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往往具有引导公众的作用在官方的新闻报道中,由于受到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新闻语篇中会隐含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往往导致被误读。

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源头,恐怕最早应追溯到语言学视角的新闻文本研究。最初的研究一般是些经验式的感悟,比如,新闻人或少数读者根据写作经验和读报经验对新闻语言有一些直观性的评论。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语言分析法使得新闻这种大批量的语料处理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统计更可靠。特别是语料库语言分析法引入对语言的定量研究,对语言的描述更客观、更全面。但这在学科积累上并没有多大贡献,基本上只是证实了之前发现的新闻语言特征,而且研究范围依然是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的语法、句长、句型等语言表层。20世纪60年代,话语分析的出现结束了“语内研究”与“语外研究”的分野,它既分析语言的形式,也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寻求语言的内涵。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新闻报导最能体现他们的话语分析观念,一批学者开始集中涉入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大量地解剖新闻话语,孜孜以求于发现新闻语言背后广阔的社会历史空间与意蕴。

虽然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人开始介绍语言学的“话语分析”,但直到80年代,国内语言学视角的新闻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仍是新闻语言的特色,比如从读者角度谈标题特色、词汇特色、语法特色,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虽然也认识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没有进入语言本身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关联层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话语分析在国内发展较快,有关新闻的话语分析成果如译文、论文开始散见于各种语言学杂志和论文集。3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实例

本文拟对2015年6月22日一篇经济学人文章“A breath of air Greeces debt drama”为例进行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新闻语篇实际上通过文本中的词汇选取来创设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词汇选择对新闻语篇的分析意义重大。

本篇文章的引语是“As Europe's leaders hold an emergency summit,Greece finally offers proposals worth considering.”作者的态度以及杂志社本身的立场可见一斑,对于希腊的提案用“worth considering”进行修饰,表明作者的态度谨慎并且客观。正如经济学人杂志给读者长期以来的态度一样,中立且客观。一句“worth considering”给读者一种且看后事如何的牵引感。

TRUE to the deadline-busting routine 0f the interminable Greek debt eYl$1S.the country's final set 0f proposals to secure a deal with its creditors,which had been due Sunday night,arrived instead on Monday morning.12 hours late.Some officials in Brussels were beginning to wonder whether they would turn up at all,after a muddle in Athens resulted in an earlier draft being sent by mistake.The Greek proposals,while far more detailed than previous ones.still contained plenty of gaps.according to people who have followed the roller-coaster negotiations closely over the past four months.But Jeroen Djisselbloem,head of the Eurogroup of finance ministers.calledthem“positive”and“a basis to restart talks”.首段之中,对于希腊提案的描述之中,首先刻画了出此提案的大环境。作者使用了“muddle”,“mistake”,“gaps”,“closely”,“still”等词语。读者读后仿佛置身其中感到希腊当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大麻烦,掌权者一片焦头烂额的感觉,希腊的债务危机跃然纸上,涌上读者脑海。

在本文之中,作者大量使用修饰语对于事态进行描写“There was not enough time for a full discussion to be held”“he Was looking for a“viable solution”“suggests the IMF is unlikely to be satisfied”“a sig nifieant concession”“On pensions.the differences are hard to bridge”“An agreement is urgently needed.”。诸如此类短语或者句子,都在一次又一次烘托出当前欧洲局势的不安,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希腊当局的无奈。然而作者在处理这些文字時又不失得体和准确,使用“full”“viable”“suggest”“unlikelv”“hard”等词汇对句子表达出的真实意思进行把握。文章中的有关时间的描述也是做到了尽可能的完整和准确,反映出该杂志在做出本篇报道时的竭尽可能的及日寸.陛和客观准确性。

4.新闻中话语分析中的真实感和客观性

新闻语篇中使用转述引语能充分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客观性。与此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并没有掺人个人观点转述引语能较好地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加工。西方政府与新闻媒体总是不断向世人灌输其独有的理念,即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总能享受到所谓充分的言论与新闻自由,其新闻报道具备客观公正性。在对西方新闻报道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可以发现,西方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而是根据其观点需要对题材与内容进行选择。

以上文提到过的经济学人文章“A breath of air-Greeces debt drama”为例。全文并未出现所谓的直接引语或者间接引语,全文用词简练,行文流畅,并未表露过多立场。即使是在全文的最后一段,也是常规意义上需要总结表明立场的地方,经济学人依旧表现出一本优秀杂志的底蕴。“The creditors warn that the Greek proposals are by no means a breakthough.But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talks began,they offer hope that a deal can be struck.”即使是所谓的欧盟密友,即使是所谓的西方命运共同体,作者也并未说出言不由衷的只言片语。作者依旧非常职业地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对于形势给出自己的判断。通过对于此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篇文章并没有灌输价值观,是一篇客观可信的经济分析文章。

随着中国的国力日渐增强,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世界的注意,全球意识形式的分化又导致国与国之间微妙的关系。“经济学人”作为政经方面的著名刊物,自然不会放弃对于中国的注视。此刊专门设立了“China”版块,报道分析中国新闻。2015年6月18日,“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Hang kongs politics-A snub to the party.这是一篇有关中国政治的文章。文章的标题便非常惹人玩味,a snub to the party,snub表示冷落,斥责。香港问题对于中国政府如鲠在喉,处理起来并不轻松。

文章开头便是“POLITICAL bodies in China rarely defy the will of the Communist Party.On June 18th,however,the legislature in Hong Kong(known as Legco)vetoed the partys plans f101 what had been tout ed as momentous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former colony.”此处使用动词“defy”,表明在中国政治体制内,中共的绝对地位。“tout”一词表示“兜售”之意。作者用“兜售”一次来形容中共高层对港的政治改革,并没有表现出该杂志对于政改的严肃态度,甚至对于中共对港的政改态度的暧昧看法。作者用“the former colony”来代指香港,这个中国千百年来的固有领土,其心不言而喻。

国际社会,总有一些声音用所谓的“民主”来攻击裹挟中国政府,宣扬所谓的“民主”与“平等”,宣扬“普世价值”。

“China is in no mood for a seHous reassessment of its stance on democratic reform.Since taking power in 2012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stepped up efforts to stifle dissent on the mainland.”作者表示中国政府没有心情去重新评估自己对于民主改革的立场,作者使用了“Chinaisinnomood”,试图生动形象,充满画面感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中国政府独断,对于民主改革缺乏耐心的形象,与事实相悖。作者描述习近平在上台后“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stepped up efforts to stine dissent”——扼杀大陆范围内存在的异议。“stifle”一词试图表现出习近平独断专制,缺乏民主思维,用暴力解决民主争端的情况。这种采用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用词方式并不负责,实在难以称为严肃客观,也与本文探讨的第一篇有关希腊债务危机的文章的态度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使用双重标准。

“Butfor now he hasthe support of Mr Xi.whose vote isthe only one in China that really counts.”文章以后一段,意味深长,描述现在的香港特首梁振英目前深受习近平器重和支持,而习的支持在中国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样直白的表达中国的政治制度,实为不该,缺乏对于中国的了解和应有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的无知和幼稚。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真实感客观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客观性与解释
回归真实感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