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2017-05-10 00:16张海洲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展望栽培技术小麦

张海洲

[摘 要] 现阶段,国家已经提高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其中,优质小麦栽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所种品种的特性与产量,为此,在小麦栽培方面,必须要将品质作为重点,将高产量作为主要目标,深入探索最佳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研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91-01

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小麦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比重,而且消费量和年产量基本是持平的,由此可见,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小麦亩产与总产量也随之提升,先进的技术与思想同样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小麦栽培技术得以全面改进。因而,下面将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为研究对象,阐述当地小麦栽培技术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1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在小麦栽培种植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合理地运用了高产栽培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小麦品种的选择

要想提高小麦产量,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使用高产且优质,具备较强抗逆能力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其中,驻马店市驿城区的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7698和百农AK58等。

1.2 小麦种子的处理

针对没有拌种的小麦种子必须要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处理,比较常见的就是使用高质量的种衣剂亦或是单剂来拌种。其中,单剂预防病害的方法就是使用烯唑醇与多福酮亦或是多菌灵等,剂量为种子量的0.2%完成拌种工作[1]。要想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则需要使用辛硫磷,使用种子量的1.5%进行拌种。

1.3 底肥施用

理论上讲,在有机肥施加以后,同样要施用底肥。其中,确保每亩地使用18千克的磷酸二铵与10千克的尿素,另外还需要施用10千克的硫酸钾或者是氯化钾,还有1.5千克的硫酸锌。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地之前,应保证撒施的均匀性,并及时采取深翻措施实现入土目的。

1.4 整地作业

在小麦栽培种植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其自身蓄水保墒的能力,就必须要在播种之前精耕细整土壤。其中,需要将深耕的深度控制在23-25厘米左右,并采取秸秆还田的措施。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土壤的肥力,同样可以将犁底层打破,确保土壤上松下实,具备较强的蓄水保障能力。

而整地作业的质量与播种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而,必须要采用旋耕亦或是免耕机来对地块进行播种。如果是超过三年的土壤,应当深翻一次。在采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应确保秸秆细碎,将长度过长的秸秆清除掉。在整地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将土地耙碎且耙透,同时,耕层的深浅度也要一致。

1.5 播种时间要合理

要想培育壮苗,使小麦的根系发达,茎蘖数量较多,就必须要对热量资源进行合理地运用,确保播种的适时性,为小麦实现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小麦田间的持水量应当控制在70-80%之间,对于出苗十分有利[2]。所以,在播期与土壤墒情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必须要根据墒情来播种,可以晚播4天左右,确保小麦全苗。

1.6 田间管理工作

针对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因对于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程度不同,所以,必须要采用平衡施肥的技术,确保小麦对于各种养分的需求相互协调,为小麦高产提供保障。

在返青时期,应当中耕松土以有效地增强低温镇压保墒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浇灌返青水,也无需施肥。在小麦起身时期,同样不浇水也不追肥,但是要开展蹲苗控节工作。如果是肥长麦田与株高过高的品种,应当在小麦起身期以后向其施用生长迟缓剂,进而有效地控制倒伏。在小麦的拔节时期,应着重施用肥水,以促进大蘖成穗。其中,每亩地需要追加施用18千克尿素并灌水追肥。对于灌水施肥而言,可以对氢戊辛硫磷对吸浆虫进行防治,与此同时,还应当对白粉病与锈病等予以仔细地观察,确保防治的及时性。基于此,应使用灌浆水,在灌水的过程中施加尿素2-3千克,进而对蚜虫进行有效地防治。

2 小麦栽培技术展望阐述

第一,应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和开发而言,因其技术性特征明显,同时,长期性与稳定性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所以,一定要将协调性以及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其中,应当和生态建设联系起来,重视全面开发并利用自然资源,坚持走生态建设的道路,进一步推动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3]。

第二,始终坚持高产和优产基本原则。高产与优产并不矛盾,而且大部分区域已经达到了小麦高产目标,甚至实现了超高产。然而,在小麦产量提高的基础上却对小麦质量严重忽视,在研究小麦优质品种方面并不深入,最终使得高产和优产难以实现平衡。在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同样也提高了对食品的要求。基于此,必须要确保高产与优产同步发展,尽量实现平衡,使得小麦产量与质量全面提升。

第三,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现阶段,很多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各领域中,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为此,全面强化小麦栽培技术信息含量,进一步实现栽培技術信息化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觑,而这也同样是完善小麦栽培技术的主要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研究与分析发现,国内小麦栽培技术已经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绩,实现了小麦单产与总产量的全面提升。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所以,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也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在继承传统优秀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同样需要深入研究并开发全新的栽培技术。文章将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的小麦种植作为重点研究内容,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未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注意事项。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参考文献

[1] 李华伟,司纪升,徐月等.栽培技术优化对冬小麦根系垂直分布及活性的调控[J].作物学报,2015(7):1136-1144.

[2] 杨静,范超,张展风等.乾县小麦规范化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7):115-117.

[3] 邱友凤.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7-38.

猜你喜欢
展望栽培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