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独生子女有着独特的成长环境和背景,进入学校前,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父母、祖父母。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对象主要就是照顾他们的这些亲人,并且得到这些亲人的照顾和溺爱,平时接触同伴的时间很少,走出家庭进入学校,他们接触的主要是学校的老师和同龄的孩子们,最后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他们独特的成长环境和背景,他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尤其是会感到没有亲密的朋友而感到孤独,作为父母、学校和社会该如何做才能帮助他们应对各种不适应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关键词:独生子女;孤独感;摆脱
孤独感是个体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感到与世隔绝,被世人所遗弃所拒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主观体验。这种感觉最大的危害是使人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道路。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的余逸群曾就“你目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对首都300名独生子女青少年做过调查,约76.5%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心里孤独”。对此,针对独生子女的孤单感,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独生子女摆脱孤独感呢?
一、家庭方面
父母之爱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爱自己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天性,然而,理性的、有节制的爱是关爱,而盲目的、过分的宠爱则是溺爱。就独生子女家庭而言,特殊的家庭结构容易形成“众星捧月”式的教养环境,独生子女集祖辈、父辈的关爱于一身,如果受到过分溺爱而没有任何约束,容易形成他们个性中任性、自私和自我中心的一面。一旦独生子女带着这种任性、自私和自我中心的个性走入社会大环境,自然就会表现出种种不合群的行为,继而产生离群和孤独的心理感受。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然在家庭这个小社会中就是去了小伙伴,失去了交流与玩耍的对象,失去了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机会,这也是他们产生孤独感的客观条件之一。此外,有的独生子女家长害怕孩子与他们交往会被教唆学坏或被欺负,因而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孩子回家后外出与人交往,这就使孩子的正常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继而合群性降低,孤独感增强。
作为父母,不仅要从物质上关心爱护,还要从精神上关心爱护,要为孩子在未来的独立生活中打下较好的基础,让孩子们学会管理好自己,能学习还要会学习,能生活还要会生活,会沟通往来,会与社会合作,而不是只贪于物质的高度满足,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不是事事代替,不是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乐型生活。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遇事先为别人着想,多与同伴谈理想,好玩的一起玩,好吃的一起吃,不计较个人得失,常邀请同伴一起到家玩,使孩子在相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以便健康成长。家长还要学会欣赏孩子,鼓勵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曾说:“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对于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不能只用严厉的指导,而要真诚的鼓励,家长要有爱心,特别是耐心,使孩子自然感受父母的爱,接受父母的爱,建立起无话不说的朋友间的关系。要多赞美孩子,常给一句鼓励,给一个赞美或给一个拥抱,哪怕一个赞美的眼神,都会给孩子增强信心百倍的作用,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融洽,从而也增强独生子女的责任心、自信心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让他知道他们精彩的所在,不断发现优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二、学校方面
日益繁重的课业任务,电视、家庭游戏机和电脑的普及,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里,缺乏与其他伙伴和同学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互联网的快捷应用,使独生子女的社会化互动方式逐渐从现实的社会环境转向虚拟的网络天地,这是独生子女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给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习体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意见》在教育界、体育界均引起了极大关注,业界在期盼《意见》改变我国学校体育工作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同时,也希望这次改革能够见到显著效果——从2007年的中央7号文件,到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到这次出台的《意见》,9年来,中央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状况可谓高度关注,而此次学校体育改革,也到了应该解决根本性问题的阶段。
三、社会方面
目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家里的“独苗”倾注了过多的关爱,使得他们缺乏基本生存技能,不能承担起自己该负的责任。很多家长重物质上的满足,轻精神上的教育;大多数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成绩。这些都不利于中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应该加强培养中小学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公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其次,学校应加大教育力度,构建中小学责任教育实践体系,开发《学生责任感教育实施指导手册》等特色教材,把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再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要从家庭做起,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最后,多方配合形成教育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要共同教育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逐步树立起责任感。
四、总结
总之,使独生子女摆脱孤独使之融进社会潮流,家庭教育要担当起重要责任,父母要担当起责任的主角。社会交往是人们的正常需要,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更是弥补情感孤独的一剂良药,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独生子女摆脱孤独,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简介:
朱海琴(1980.4—),女,工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