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左卉
摘 要: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学地理学科的地位,在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营造积极氛围、启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设置教学空白、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起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的成功。
关键词:地理课;调控;学生的心理情绪
从学生的学习效率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促进人思维活动;反之,则对思维造成障碍。因此,学生上课时候心理情绪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下面就谈谈地理课中几种调控方法。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防止或缓解学生的疲怠心理
要防止或缓解学生心理上的慢性疲劳,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老师得心应手,学生轻松有趣。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三种手段。
(一)采用形象诙谐的语言,让幽默在教学中闪光
教师语言形象诙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润滑剂,可防止或缓解学生的疲劳心理。适当运用一点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愉快的气氛使人充满自信和快乐,紧张、焦虑的气氛则使人感到压抑。课堂上适当运用一点幽默,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语言的形象诙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松弛学生的神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疲倦心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插入小插件等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愉快向上的学习情绪,对稀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疲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小插件就是指各种服务于教学内容的课件、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地理遗存等等。这些小插件让学生如临其镜、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观其行,不仅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疲劳,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营造氛围,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情绪状态。是在担心达不到目标,自尊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情绪体验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
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焦虑的原因有:知识点不理解、头绪纷繁。而且现在的中学生敏感、自尊心强、很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重心理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害怕发言,怕说不好会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中的形象。在地理课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呢?
一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巧创“情景”。老师应该以一种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十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加以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予否定,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的功能。
二是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留出二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讲到重点处,稍作停顿,在讲知识点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力,使学生不会有孤军备战之感。适时点拨,助其成功。首先要作“方法铺垫”,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其次,要作“内容铺垫”。
三、让学生们动起来
一是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要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学生们的情感就会悄悄地被点燃。
教师要会“煽动”,让学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及时地鼓励,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老师能做得很到位,这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更多的兴趣。
二是让学生嘴巴动起来。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将知识讲得足够细,将原因、经过、结果,阐述得足够清楚,大考小考的次数也足够多。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在应试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成绩相当有效。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被封杀了。所以,在课堂中,我激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是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学生“会说不会动”也不行,能动嘴还得会动手。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动手做一做的活动,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很多的活动课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只当一名忠实的听众和简评员。三尺讲台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天下,也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他们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
總之,地理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艺术,增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有效的调控学生心理,形成一种轻松、愉悦又富于探究的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