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丽宏
阅读分享:状物类的文章是借景抒情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大类,读这类文章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还能为我们增加词汇量、了解更多描写手法。像本文中,描述“鸟语”的时候,用了很多拟声词,形象又準确地给我们展示了不同鸟类的欢歌。还有很多拟人的修辞需要注意,这些手法既表现了鸟儿的活泼,又让整篇文章充满意趣。这些状物类文章的描写意图大多都是抒发心中的喜爱之情。
曦光刚露,就有鸟声叩窗。几只鸟在这边清脆开场,好似反反复复嚷“起床了、起床了”,那边慵懒回应“不理他、不理他”。你来我往的争论里,我依旧安卧。
吃完早饭,摊开架势做一幅十字绣。这时辰,阳光初上,鸟鸣汹涌。我安安静静穿针引线,尽着心思去猜它们那长歌短调,一听,再听,听出许多趣味来。
南山鸟儿,总有千八百号,所唱的音节倒不复杂,无非嘀、嘟、咯、咕、叽、喳、啾,翻来倒去那几个象声词儿,可搁到不同的鸟嘴里唱出来,却是流派纷呈变幻多姿。
幽深山坳里,几只戴胜儿,一直在慢条斯里、阴柔悱恻地催:姑姑——走!姑姑——走!嗲兮兮娇滴滴,完全不像它名字,一股古拙之气好似《清明上河图》里挑担引浆的男人名字。它一直在催促,自己却一丁点儿也不急,内心极有定力,外表却不显露。
长尾巴喜鹊,敲檀板一样,鲜明地扔出一串:恰,恰恰,恰恰恰,中气十足,气壮无比。它大约知道,乡村是喜欢它、娇纵它的,它把自己的叫声看作报喜请柬,像男人见了人,大大咧咧扔过去一根香烟,这就算朋友了。喜鹊,是所有人的朋友,它再怎么聒噪,人听来,都是喜气的。
斑鸠那家伙,就不太合群了,它从早到晚地絮叨“怪孤独、怪孤独”;可是,孤独怪谁呢?这个社会,寂寞不止你一个,千万人的人堆里,大家其实都挺寂寞呢。
杜鹃鸟格调有点高,它天生拥有那种叫作悲情的物事,唱起来浓情缥缈,回味无穷,咕咕——咕咕,像极了四声一度的旧体诗。诗人听来,它说的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就有点像陶渊明,他在《归去来兮辞》里,也唱着“不如归去”的调调儿,这一句慨叹,抚慰过多少沧桑的心灵啊。所以宋朝文人,曲径通幽地,将陶公和杜鹃牵来做了亲戚。赵子栎在《杜鹃》诗里说:“杜鹃不是蜀天子,前身定是陶渊明”;方岳《沁园春·赋子规》:“归来也!问渊明以后,谁是知音?”人鸟眷属,堪称传奇。
不过这杜鹃,唱的确是朦胧诗。对于这天然诗歌,谁都可以生发自己的理解。譬如,我爹种地,听它说的是:割麦种谷!割麦种谷!我此时离开城市、身在田园,听它对我说的是:我也爱你!你也爱我!
(丁香清幽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