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7-05-10 11:53侯继斌
南北桥 2017年8期

侯继斌

【摘 要】质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是闪现智慧火花的开端,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质疑成为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关键词】:质疑方法 质疑训练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2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正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敢于质疑。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学生针对课文题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田忌和谁赛马”“田忌是怎样赛马的”“赛马的结果怎样”。这样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融会贯通,为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埋下伏笔。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桃花心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为什么是焦急的,又是耐心的呢?

3.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对重复语句,运用修辞手法提出疑问。如《一夜的工作》的结尾。

4.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5.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

6.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如为什么科学家这样假想黄河象的的来历?《黄河象》)

7.对环境的描写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月光曲》一文中,为什么描写茅屋周围的环境?如《五彩石》一文中,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传说中的瑶池?

8.对修辞方法运用质疑。如《三峡之秋》一文中,“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这些句子采用哪些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对时代背景质疑。如《军神》一文,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叫刘大川?当时的战争情况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抓文眼、找依据、揭矛盾、比优劣等方法在提问,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二、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质疑训练,还可采用以下方法:

1.“每日一问”。

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2.及时解疑,分类作答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步。教会学生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伺机诱导,授之以法,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提高质疑兴趣和质疑技巧。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要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提分成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让个别学生解决,而是设法使问题成为全班性的信息,引导学生带着各自所提的问题集体研讨、集体解决。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讨论、互相启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取成功的机会。

3.开展质疑比赛,给同一文章,让学生读后质疑。在相同的时间里,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的问题切中了要害,并要求学生自问自答,说出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议,并对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好问好多思的习惯。

总之,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智慧火花的开端。一种新的认识或创造发明,都跟疑紧密相关,不善于质疑求异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就不会有创造精神。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提问中探幽索微,寻求真理,掌握知識,并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