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 要] 世界遗产承载着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信息,为旅游提供文化资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并带来经济和社会收益。可持续旅游是世界遗产利用和展示的一个良好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相互作用,制定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有关政策框架和工具指南,实施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计划,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指南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2-70-3
Research on Foreign 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Li Rui
(Zhengzhou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fice,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 World Heritage (WH) carries human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information, provides cultural resources for tourism, has become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br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Sustainable Tourism (S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use and present WH. The UNESCO has confirme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 and ST and launched related policy framework and tools guide, providing implication for implementing WH and ST paln.
Key words: world heritage; sustainable tourism; guide
世界遗产不是奢侈品,而是人类珍贵的财产,是获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认定的精华,是具有多元性与连续性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可持续旅游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从20世纪中叶以古建筑和考古遗址为主的建筑群、历史城镇和村庄、精心设计的公园和花园,到1993年的文化景观[1]及今天的文化线路[2],世界遗产呈现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在增加就业、激发手工艺活动开展、促进旅游发展、提高当地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具有双向作用,世界遗产是人类重要的财产和旅游资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妥善管理使世界遗产地满足《公约》向大众展示世界遗产的要求并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1 关系的界定: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
根据“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旅游业国际研讨会(2009年9月,中国莫高)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三十四届会议(第34COM5F.2号决定),通过了界定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之间关系的政策指南[3]。世界遗产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互性。世界遗产是旅游的主要资源,几乎所有的世界遗产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世界遗产品牌可以吸引游客,尤其对鲜为人知的遗产具有较大影响。旅游有利于缔约国及其遗产地实现《公约》第四条关于向当代和后世展示世界遗产以及实现社区和经济效益的要求;为评价世界遗产表现提供主要手段,促使遗产地充分展现其突出普遍价值,制定遗产展示指标,体现世界遗产品牌;提供可信数据,反映旅游基础设施破坏突出普遍价值的潜力,世界遗产可能面临的不可持续发展式管理的威胁,经济发展中实现《公约》的保护目标,世界遗产可以吸引旅游业的现实愿景等问题。
2 政策与指导: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计划
世界遗产是人类重要的财产和旅游资源,而突出普遍价值是其核心以及其成为世界遗产并得到保护的原因,也是其成为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的关键,这一理念奠定了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UNESCO制定“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计划”(简称“计划”)[4],在促进对话和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鼓励目的地将旅游和遗产管理规划相结合,敦促世界遗产和旅游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责任,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平衡参与,致力于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旅游部门的适当发展。
2.1 政策和框架
“计划”通过制定支持可持续旅游相关政策和框架,鼓励相关利益者从世界遗产地实际出发,参与可持续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同时提高当地社群的参与程度,为管理自然和文化遗产提供有利环境及重要手段。如2013年,UNESCO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尼德兰信托基金支持下,启动“丝绸之路遗产廊道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计划”[5],为丝绸之路遺产廊道提供政策指导和可持续旅游战略,做好游客管理、展示宣传等工作。
2.2 工具和指南
“计划”从当地环境条件和实际需要出发,为可持续旅游提供工具和手段,实现旅游管理的有效性、责任性和可持续性[6]。如建立“人保护遗产”(People Protecting Places)公共交流平台,提供教育、信息和支持,促进社会和社区对话;制定“如何做”(How-To)指南,为遗产地管理者提供进阶式指导,帮助全球遗产地管理者(尤其是缺乏有效管理工具和技能的遗产地)、旅游专家、保护专家,及有关社群理解可持续旅游的可能性和关键优势,制定最有益于当地环境的妥当方案,促进一般知识和技术的开发。
“如何做”指南提出十项促进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发展步骤,其中第1至4项为可持续旅游奠定基础,第5至10项提供具体措施。综合调查遗产地旅游状况,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制定推进方案,兼顾遗产保护和旅游效益的发挥;完善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和预防能力,以促进有效管理;鼓励当地社群和企业参与,实现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共赢;加强与游客沟通交流,确保旅游市场对世界遗产的合理利用以及世界遗产价值的充分展示和阐释;合理开发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尊重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通过文创产品、旅游体验和服务增加文化旅游价值,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管理游客行为,关注目的地游客接待能力,做好相应计划;确保资金支持;按照目标清晰、数据量化、分工明晰、务实可行和节点明确(SMART)标准,对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进行监测。
2.3 能力建设
帮助遗产地管理者和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旅游管理。如在非洲莱索托、马拉维、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世界自然遗产地举办一系列实践培训和讲习班,为遗产地管理人员提供能力建设工具和战略。北欧世界遗产基金会(NWHF)启动北欧-波罗的海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试点地区项目(2012-2014年),促进利益相关者致力于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战略的评估与开发。
2.4 遗产线路管理和营销
文化旅游是全球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旅游市场。文化和创意产业越来越多地用于宣传目的地,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UNESCO致力于建立利益相关方网络,协调不同遗产线路目的地管理和营销,实现世界遗产体验的高质量和独特性,促进基于遗产价值的可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多旅游价值。
3 实践与指南:各方承担的责任与应对
3.1 世界遗产的响应
旅游和管理的影响因世界遗产不同而异,世界遗产地有许多方法来管理旅游的影响。世界遗产的管理响应需要与旅游部门紧密结合,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鼓励当地社群参与遗产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预防和管理旅游业的威胁和影响,密切联系遗产地内外的旅游部门,增加遗产地内外社区的互动,介绍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重点关注游客体验。简言之,世界遗产管理响应当基于对遗产普遍价值的保护及真实展示,与旅游部门密切合作,介绍突出的普遍价值,重点关注游客体验。
3.2 不同相关者的责任
世界遗产公约组织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中心、咨询机构)应制定框架和政策方法;确认遗产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前具有妥善机制解决旅游问题;对世界遗产旅游活动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进行监测;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以便其他国际组织制定计划时将世界遗产考虑其中并相互学习;协助缔约国和遗产地获得实践支持和咨询意见;对世界遗产旅游最佳实践案例实施奖励;制定关于使用世界遗产标志作为遗产品牌的指南。
3.2.1 缔约国。应制定国家保护和宣传政策,向遗产地提供支持,确保宣传和旅游目标尊重突出普遍价值是适当的和可持续的,确保其领土内的各个世界遗产普遍价值不受旅游业负面影响。
3.2.2 遗产地。遗产地管理者应管理旅游业对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常用工具包括收费、开放时间表和限制访问等;提供现场展示和有意义的访客体验;与游客部门合作,了解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以最好地保护遗产;与社区和企业开展共同保护和发展。
3.2.3 旅游部门。应与世界遗产管理者合作,帮助保護突出普遍价值,承认和共享责任,以维持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致力于真实性展示和高品质体验。
3.2.4 游客。游客在世界遗产管理者和旅游部门协助下,欣赏和保护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4 启示
我国在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方面不断更新理念,提出战略性和措施性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文物资源在壮大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8]。结合我国关于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和实践,借鉴国际有关理念及做法,启示如下:
一是促进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结合。世界遗产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继续完善世界遗产价值发掘展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做好世界遗产保护和展示工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提供助力。
二是发挥旅游开发在遗产保护和展示中的作用。利用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和优势,恪守《公约》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运作和宣传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知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政策和措施等,不断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三是重视游客参观世界遗产情感体验。做满意度调查并分析情感和认知需求,按照旅游活动的“需求-动机-决策-行为”过程,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经历。同时,实施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监测,有效缓解压力,确保遗产安全及其突出普遍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 Logan. World Heritage Education,Training,and Capacity Building[M].New York: Springer,2014.
[2] 童明康.文化线路的研究与保护[J].四川文物,2016(3):30-32.
[3] 陈港泉.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莫高窟召开[J].敦煌研究,2009(6):105.
[4] UNESCO.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program[EB/OL].http://whc.unesco.org/en/tourism/.2017-01-10.
[5] UNWTO. The Protection of Silk Road Corridor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Program[EB/OL].http://silkroad.unwto.org/project/unwto-unesco-silk-road-heritage-corridors-tourism-strategy-project.2017-01-10.
[6] UNESCO.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program action plan[EB/OL].http://whc.unesco.org/uploads/activities/documents/activity-669-6.pdf.2017-01-10.
[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3/08/content_5050721.htm.2016-03-08.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