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妮
北京。豆瓣网又弹出几条“提醒”,中文系学生小赵熟练地点开,凤凰网读书会和单向空间的几条活动邀请显示出来:“阿城、金宇澄谈《回望》”、“马家辉:那么大的格局,这么小的如果|书店文学节系列沙龙”……都是正在读的书,忙点进去,已有“158人想参加、216人感兴趣”,他决定周末提前两个小时前去占座。
上海。手机震动,“思南读书会读者群”发布新消息:“本周六活动:此情可待成追忆——文学中的传统与日常书写,陈思和与葛亮携《北鸢》做客思南文学之家。”资深读者老钱赶紧收藏,他两年前加入思南读书会的读者群,只要有空几乎每个周六都会去参加活动,葛亮是他近年来关注的作者,这次活动更不会错过。
深圳。热闹的万象城商场,逛街逛得意兴阑珊的小孙发现了转角的西西弗书店,正好碰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读书分享会。前不久刚刚看完这部纪录片,于是她走进书店,听完了整场分享会,结束后排队买了签名本。
广州购书中心、武汉文华书城、苏州慢书房、泉州风雅颂书局……全国各地的大小书店里举行着各种各样的有关文学和阅读的活动,不同的空间里总是能挤满认真聆听的读者。
喧嚣后的回归
眼下,文学似乎正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不禁让人回想起那个让人怀念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80年代,闸门初开,禁锢解除,顿时文艺思潮汹涌、文学热席卷全国,《人民文学》《收获》等文学期刊发行量上百万册,大街上的每个青年都会作诗,北岛、顾城、舒婷受到超级偶像般的疯狂追捧,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如同一个五光十色的巨大气泡,装载着无数个漂浮的文学梦。
“那是由于时间差——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没两天,商业化浪潮一来,这种狂热就不复存在了。”北岛说。
果然,大商场、连锁影院、电视、网络、手机接踵而至,随着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精神选择也更加多样。文学不仅盛况不再,在日趋物质化娱乐化的时代氛围中,被视作阳春白雪束之高阁。
然而喧嚣过后,作为大众恒定精神需求的文学慢慢回归到了其应有的位置。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最近十年“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与书香社会的建设,全国各地的读书活动生根发芽,文学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文学图书的销售情况也从低谷中走出,并逐年向好。
“就我个人观察,文学图书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000年前后一直比较低迷,直到2006年之后才有了回升的态势。到了2015、2016年,文学出版的发展势头明显趋好。”中南传媒总编辑刘清华表示。
刘清华从事出版30余年,曾任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一直对文学出版保持着敏锐的嗅觉。
书业的第三方机构——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印证了他的判断。在2007~2016年的十年间,实体书店中文学类图书的销售一路向上,同时,在这十年文学类图书的动销品种数也是稳定增长。相比2015年,过去的2016年在总体图书零售市场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文学类图书的零售市场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从文学创作上看,作家们在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除了为大家所熟知的严肃文学作家外,近些年,年轻作家、通俗文学作家、网络文学作家的盛起也使得如今的文学创作格局更加多元化。”中国作协副主席、资深文艺评论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的李敬泽谈到。“而文学回暖既是一个文学现象,也是一个出版现象。既体现了文学创作方面新的进步,也反映了文学出版的繁荣发展。”
新生代作家崛起
可以说,2016年是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出版丰收的一年。
纯文学作家里,格非推出了《望春风》,王安忆推出了《匿名》,贾平凹推出了《极花》,张炜有《独药师》,方方有《软埋》,严歌苓有《舞男》。这一年,70后、80后的新生代和中生代作家日渐崛起,葛亮继推出“中国三部曲”的《朱雀》之后,推出了第二部《北鳶》;距上一部作品后十年,张悦然推出了《茧》;路内推出力作《慈悲》,阿乙推出了短篇小说集《情史失踪者》。90后作家们通过豆瓣、一个等文艺类App或微信公众号日益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其中突出者如李唐、郑在欢等人的作品也出现在了《人民文学》《收获》等文学期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众多作品中,《望春风》、《慈悲》、《茧》和《北鸢》这四本长篇原创小说几乎囊括了2016年媒体颁发的各大文学奖项。如此曝光率的背后是不俗的销量:《慈悲》发行半年即突破了5万册,《望春风》发行半年突破了10万册,《茧》和《北鸢》发行至今已过12万册。
要知道,对于纯文学图书市场来说,3万册的作品就可称得上是畅销书了。
“其实关于‘文学回暖,我是从2015年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出版之后就有感觉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赵萍说道。“《群山之巅》出版之后销量迅速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短时间内就卖出了10万册,迄今已发行20多万册了。”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众多编辑室当中,当代文学编辑室是规模较大的一个。据赵萍透露,最近几年当代文学编辑室每年的业绩都保持在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6年,当代文学编辑室销售实洋超过5000万。
“在时代的变革转型期,应该是要有好的作品诞生。”赵萍说。“就看有没有作家愿意沉下心来把这个时代表现出来。对于作家而言,当今社会的诱惑很多。但我认为,愿意从事创作的人还是沉淀下来了,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稳定的作家群体,他们在创作题材和技巧上一直在创新,他们把握住了大众思潮和读者的精神、审美需求,他们的原创力和想象力也值得期待。作为我们文学编辑人来说,只有永不停步地发掘新作家,文学才有未来,同时我们也要为推出的作者培育更多读者。”
沿着已有的轨迹,2017年初,人民文学社又推出了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张怡微的《细民盛宴》等新作。
“现在虽然不是文学中心的时代了,但我们惊喜地发现,如今文学阅读的群体正越来越庞大,也更加细分集聚,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分开,轻阅读和深阅读也明显分开。毕飞宇新出《小说课》,在单向街书店的对谈沙龙读者爆满,在上海做活动时连楼上都是满的。迟子建在法国文化中心谈她与法国文学的故事,只是一场预先没有任何媒体宣传的小型分享活动,那天晚上参与的听众竟然也站满了工体西路18号。”
遍地开花的文学活动
其实,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2012年之前,文学处于相对较低靡状态时,出版社一般对举办作家作品的推广活动并没有多大信心。类似的活动很多都会在大学或社区图书馆进行,来参加的多是零星的大学生或是“有闲”的中老年读者。
而最近两年,随着传播手段更加多样便捷,优质内容更加丰富,越来越多潜在读者的阅读热情被激发,文学活动几乎在全国遍地开花,有一些甚至达到火爆的程度。
立足西南、快速扩张的西西弗书店,截至2017年3月在全国各地已经拥有70家门店,2016年举办了大小800余场活动,其中,40%都是文学类主题活动,读者的参与数量达7.2万人。2016年,刘同推出新书,联动12个城市的西西弗书店进行《谁的青春不迷茫》电影签票会和《向着光亮那方》新书签售会,包括深圳、成都、武汉、泸州、遵义等大小城市,场均1000人以上参加。据统计,西西弗书店的注册会员已达100万,且大多以80、90后的年轻人为主。
截至今年3月末,成立3年的上海思南读书会已经举办了169场高质量的文学活动,请来了440多位嘉宾。思南读书会策划人李伟长透露:“3年前我们花大力气做推广和宣传,能够容纳200~250人的思南公馆才能基本坐满。而现在的每一场活动根本就没有空座,常常爆满。”他还表示,原先大部分读者都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过来参加,而现在,每一期活动预告一出,就有很多人直接下单买书,预备参加活动。读者们对本土作家的兴趣也在明显增加,之前国外作家和翻译作品的活动非常受欢迎,本土作品的活動相对冷清。2016年以来,本土作家作品愈加丰富优秀,一些特别上海化或者思辨性很强的活动都能吸引到很多的读者。”
不仅是北京上海,二、三线城市的阅读热情也十分汹涌。泉州风雅颂书局是一家以文史哲书为主的书店,拥有5家自营门店,2016年举办了30多场活动,创始者连真也感叹读者们日益增长的热情。
除了线下活动,文学所带有的天然吸引力也在线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张悦然的《茧》、毕飞宇的《小说课》里部分内容的节选和作者的深度访谈可以在许多媒体微信号上达到10万+的阅读;凤凰文化的直播上,余世存围绕其新书《时间之书》与白岩松的对谈直播在线人数近12万人,阿城与金宇澄谈《回望》的直播在线人数13余万;白先勇入驻豆瓣网付费栏目豆瓣时间,开设关于其新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内容的课程讲授,也吸引了众多读者粉丝关注……
全新的时代,文学正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抵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