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蕾
摘 要: 黄伯禄,一生勤奋,学问广博,精通法语、拉丁语,著述多达三十余种,研究范围遍及宗教、自然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集说诠真》为其最重要的宗教类著作之一。此书在着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同时,极力推崇天主教。此书的文献学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立论点,即其批判的标准、视角——对传统儒释道信仰采用现代科学的、去神话的标准进行考量,对天主教则采用宗教的、有神的视角进行考量——这种“双重标准”有失客观公正,值得进行批判性探讨。
关键词: 黄伯禄 《集说传真》 儒释道 天主教
天主教自唐代开始传入中国,与佛教同属外来宗教,其本土化历程与佛教大不相同,可谓发展缓慢,即使时至今日,信徒之外的普通民众谈论起天主教或基督教,仍然很难将其当作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视之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侵略的一部分,正如江苏海门籍传教士黄伯禄神父在《正教奉褒》一书中所言:“天主教传至中国,自炎汉迄今,屡遭抑遏……”[1]中国人对天主教的排拒性,在世界其他国家是较少见的,较早来华传教的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罗明坚(Ruggieir)、利玛窦(MateotiRicc)等人已意识到这一点[2],并最早尝试将天主教与儒家文化对接,比方说将儒家古籍中的“上帝”等同于天主教的“上帝”、将儒家文化中的“天”等同于天主教的“造物主”等类似于这种模糊概念含义的办法,以获得中国统治者及老百姓对天主教的认同。之后的传教士一直延续这个策略,比方说黄伯禄神父的多部著作,如《集说传真》、《训真辨妄》等,都用了这个办法。另外,天主教有着天然的排他性,并不能真正包容与它不相融的文化和信仰,因此,传教士们在讨好中国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及信仰,尤其着重于对佛道两家的批判,而批判的标准往往是不统一的。一方面,他们往往从非宗教的、科学的角度对儒释道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他们从宗教化的角度赞扬歌颂天主教,这种双重标准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信仰的批判没有说服力,有时候甚至得罪当朝统治者。本文试就黄伯禄神父的《集说诠真》分析其在天主教视角下对中国传统信仰的批判。
黄伯禄,字志山,号斐默,洗名伯多禄,又号成亿,道光十年(1830)出生在一个世代信天主教的家庭。他一生勤奋,学问广博,精通法语、拉丁语,著述多达三十余种,研究范围遍及宗教、自然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集说诠真》为其最重要的宗教类著作之一。
一、《集说诠真》提要
《集说诠真》为清末江苏海门籍传教士黄伯禄神父(1830—1909)所作,共六册,包括《集说诠真》、《集说诠真续编》、《集说诠真提要》三部分。《集说诠真》(共四册)、《集说诠真提要》(共一册)于清光绪巳卯年(1879)初版,《集说诠真续编》(共一册)于光绪庚辰年(1880年)初版。铅印,线装,尺寸26.9*17.8(cm),竖排,每半页九行,每行十九字,有双行小字夹注,有句读,卷次在页中,四周双栏,白口,单鱼尾,繁体中文。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
《集说诠真》是对儒释道三家及其他民间信仰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试图通过逐一批判中国传统信仰中的神话人物弘扬天主教,即所谓“辟妄说以达真理”[3]。黄伯禄作为一为信仰坚定的天主教神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成为有灵魂、能思想的万物之灵,是由上主决定的,上主是万物宗汇之源、宰造之主。因此,人类若想悟识真理,首先必须认识到上主的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异说妄行……真理转泯,其说之纷纭舛错,莫可究诘”[3]。其中主要不外于儒释道三家。因此,黄伯禄围绕儒释道三家学说,汇集诸神事实,对这些学说、神佛逐一罗列申辩,诠其真妄,借此希望读者能认识到传统诸神之妄、天主教天主主之真。
《集说诠真》、《集说诠真续编》两部内容为自先秦以来,儒释道三家神佛及民间其他被神话人物的生平事实、历朝崇祀等情况的系统整理,如孔子、老君、释迦佛、元始天尊、玉皇上帝、十殿阎王、地藏王等,一共罗列了123位。其诠释方法如其“凡例”所言[4]:“引:乃援引每神事实,及诸书籍,照录为证,如原本篇幅过长,则摘取其要,皆有依据,并非凿空。辩:乃申辩所引诸端,诠其真妄。”即先概述每神的生平、事迹等,再对其被神化、荒诞、不合情理之处进行申辩。
第三部分《集说诠真提要》,则为全书之大纲。黄伯禄首先从两个角度论证造物主之真:1.天地人类有始。天地运动不爽而知其必有始,动始于不动。人类昔稀今庶,根据族谱、不同国家民族行为习俗的相似性等,追本溯源,可推知人类有同一始祖。而天地人类既然有始,必有其始之始,即造物主[5]。2.万物不能自生。无论是器皿还是人类、禽兽,均不能自生,因此必有其始生者,始生者即造物主。万物不能自生、需受造于造物主,是可有可无的受有,而造物主无须受造,是无始无终、无处不在、备万美、全知全能、至仁至义、独一无二的自有、必有[6]。
接下来对三教在历朝历代大体情况及其经典的来历和流传进行大概梳理考证,并评价和辩驳:1.对儒教的辩驳:黄伯禄认为儒教分古儒与今儒,且古儒大旨与今儒大旨不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是否将太极当成造物主。古儒创世于三皇五帝时期,文籍有三坟五典,黄伯禄认为这些典籍中的“天”、“上帝”当释为“造物主”,即天主教所谓“上主”,且“上主惟一无二,造化天地万物,极大极明,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上主赏罚至公,上主降罚人所自取,惟圣德克敬飨而乐上主之心,恶人悛改,亦可敬飨上主,生死富贵成败,皆上主主之。是则当敬者,惟上主,当祈者,亦惟上主,当守者,三纲五常,当行者,仁义礼智,视听言动,俱当中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意正心修身,尽人当务,庶几家齐国治,而天下自平矣”[7]。后来,《易》、《尚书》等儒家典籍,历经战争,多次遭到破坏,尤其是秦灾以后,无从考悉,儒家大旨亦发生变化。宋中叶周敦颐创太极图说,朱熹又润色而表章之,宋新儒“曰无极而太极,太极为阴阳之原,阴阳为五行之本”,“万物中各有太极,四时五行,俱从太极中来”[8]。黄伯禄认為“太极,乃指万物之元质而已,盖谓未有天地之先,造物主由无造一元质,因由无而造,所谓太极……”[9]新儒将太极当作造物主,相当于把木器的原材料木头当造物主,与古儒大不相同,远离了真理。2.对佛教的辩驳:首先,黄伯禄认为释迦牟尼的生平是荒诞的,如佛经上记载他以身饲虎、形如狮子等;其次,黄伯禄认为佛教的大旨“因果轮回”是无效的。他通过举例中国历史上一些信仰佛教的统治者并未得到福报,而不信仰佛教,甚至毁坏寺庙的统治者,也未得到恶报,以说明佛家的“因果轮回”不是真理,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佛教。3.道教:黄伯禄详述道教由来,其创教人并非老子,老子著《道德经》,但并未以之设教,道教乃别有用心之徒托老耽之名创立,其“服饵飞升、羽化成仙”之宗教大旨[10],纯属荒诞不经。
二、对《集说诠真》的评价及本书对传统信仰批判的视角分析
《集说诠真》一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仅黄伯禄自己在书中列出的参考书籍便多达240种,而据方豪神父统计实有360余种。全书共介绍被神话人物达108位。作者采用驳论的方法,论证儒释道三家之妄和造物主之真。站在天主教的立场来看,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天主教加速在中国本土化运动的大背景下,作者系统而尖锐地对中国传统信仰进行批判,无疑对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意义重大。而其对中国传统宗教中的迷信思想的批判,对国民开化也具有某种意义。其学术思想,如“考论经文,不凭诸经传注,止凭各经正文,互相参译”[11]的经学方法,对今天的学者亦有可借鉴之处。其对材料的处理方法,亦详略得当,往往能切中要害。整体来说,《集说诠真》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学术著作,知网上对此书引用、参考有一百多次,具有特殊的文献意义和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完全站在天主教的立场分析问题,因此,书中许多观点难免有偏颇之处,如作者将儒家典籍中的“天”“上帝”等同于天主教全知全能、无所不在、主宰一切的“上主”,恐有偷换概念之嫌,而这也是从利玛窦神父开始,许多传教士采取的策略——为了争取信徒,有意将儒家文化与天主教对接,肯定古儒、否定今儒。而其对佛道两教的评价也有失客观公正,他认为老子、释迦牟尼只能算是已死之人,而后人将他们神化并供奉,大肆捏造、夸大其生平传奇之处,甚至到了荒诞的地步。此外,道教企图通过服丹羽化成仙、佛教宣扬六道轮回等都是荒谬的。我们可以发现,黄伯禄对佛道两教的批判是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批判的,从这个角度,他确实揭露了佛道二教的荒诞迷信之处。但他对天主教的审视却是非科学的、宗教的。比如他说万物不能自生,因此一定存在一个造物主,这个造物主无须受造,是无始无终、无处不在、备万美、全知全能、至仁至义的,是独一无二的自有、必有,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造物主”这个概念,那么它大致等同于万物存在的原动力,是一种具有使动力的规律,但黄伯禄显然不是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的“造物主”。他的另一部著作《训真辨妄》,第118节“外教人行善不得邀天堂福报”,是这样说的:“凡不敬天主者,虽多行善事,终不能得天堂之报……惟天主或鉴其善心,怜其误会,报以世福,则有之,若升天享福,非此等区区善事之报也。”[12]大意是不信天主教,不敬天主,便不得享天堂之福。因此,黄伯禄神父理解的“天主”,即前所说“造物主”,是宗教化的、人格化的、有分别心的——你敬他,他便让你进入天堂,你不敬他,便不让你进入天堂。这显然是用双重视角考量佛道二教和天主教,因此《集说诠真》对儒释道的许多批判,根本立不住脚。
参考文献:
[1][清]黄伯禄.正教奉褒[A].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东传福音[C].合肥:黄山书社,2005(6):462.
[2]袁邦建.耶儒对话与传教策略——《训真辨妄》探析[J].宗教学研究,2011(1):262.
[3][清]黄伯禄.自序.集说诠真[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2.
[4][清]黄伯禄.凡例.集说诠真[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1.
[5][清]黄伯禄.证有造物主.集说诠真提要[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1.
[6][清]黄伯禄.万物不能自生.集说诠真提要[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4.
[7][清]黄伯禄.古儒大旨.集说诠真提要[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40.
[8][清]黄伯禄.宋儒新旨.集说诠真提要[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41.
[9][清]黃伯禄.太极.集说诠真[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11.
[10][清]黄伯禄.道教大旨.集说诠真提要[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72.
[11][清]黄伯禄.注解不可尽信.集说诠真提要[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79:84.
[12][清]黄伯禄.训真辨妄[M].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