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莉平
摘 要: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孩子的礼仪教育应该从小教起,从小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在儿童幼儿时期,如果缺乏一定的礼仪教育,往往会导致礼仪行为的严重失范。因此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对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只有让幼儿从小将文明礼仪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自己的习惯,才能在以后构建自己完美的人格,为更好的学习、成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礼仪教育;实施措施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礼仪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幼儿时期,儿童或缺乏一定的教育,在日后的礼仪行为中就会出现严重失范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幼儿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大声喧闹,随手乱丢垃圾,在幼儿园内抢夺玩具,霸占游戏器材或者在就餐时挑挑拣拣,哄抢自己喜欢的食物,却把不喜欢的菜夹给别人,去别人家做客时上窜下跳,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私自带走等现象。为了摆脱,儿童“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筆者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开展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一、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奖励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幼儿园,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在从家到幼儿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脱离低级趣味走向学会约束自己的过程,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做法的原因,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关心伙伴、尊敬师长等基本礼仪是为了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不影响他人等礼貌用语,以及在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并且注意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
二、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儿童在做游戏的时候,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融入社会道德观念在内,让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在《礼貌歌》里就体现了这一主题:“老师您好敬个礼,老师听了笑眯眯;同学你好真心意,花儿听了笑嘻嘻;谢谢你,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礼貌用语真神奇,温馨校园真美丽,老师恩情记心里,同学友谊要珍惜,我们要做好孩子,礼貌待人要牢记,要牢记!”儿童在唱礼貌歌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到礼貌用语,初步理解礼貌用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和谐,并将这些礼貌用语带入生活,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是儿童玩的尽兴,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了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来体味其中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以及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也许幼儿读不懂这些三言诗中的内涵,但是“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系幼儿教师要做的,仅仅是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礼仪的种子,让学生有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
四、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教育圈里常常说这么一句话:5+2=0。指的就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和两天的家庭教育,教师在学校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往往会因为家长没有坚持或其不正确的学习观而大打折扣,因此,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保持其持续性,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教师要向幼儿家长,宣传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可以将幼儿教师一样,时常教育幼儿,对幼儿不规范的行为及时做出提醒,并促使其改正。同时家长也一定要做好榜样,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模仿家长行为时不至于出现选择性错误,教师在教育儿童也不会和家长的教育形式出现疏漏。
总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幼儿从小讲文明礼仪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的习惯,才能为以后构建完美的人格,更好的学习、成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