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辽宁省水利厅,沈阳 110003)
跨流域长距离输水隧洞穿越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刘 芳
(辽宁省水利厅,沈阳 110003)
文章针对某省跨流域长距离输水重点工程在穿越自然保护区时,临时施工场地、洞口及弃渣场占地对工程所在地植物、动物、生态系统食物链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虽然工程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涉及征占林地及地表施工的规模相对较小,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及其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产生一些震动、磁场改变、噪声等影响,但这些影响仅限于工程建设期间,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可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恢复能力及人工措施得以消除,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将逐渐消失。
输水工程;隧洞;穿越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本工程建设活动因占压林地、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量损失和减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永久占用林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导致该区域生物量永久损失;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产生临时用地和临时施工道路,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量损失,但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经过植被恢复,此类土地上的生物量将逐渐恢复。由于本工程为线状长距离输水项目,属非污染项目,因此工程对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期间[1]。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如表1。
1.1 扬尘对植被的影响
施工期需要采用车辆运输各类建筑材料,旱季施工容易引起大量扬尘,使附近的树木覆盖大量尘土,减少光合作用和生物产量。经测算,建筑施工所产生的扬尘可使施工现场20-50m范围内空气中TSP含量(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增加0.3-0.8mg/m3。当天气干燥、道路路况较差时,车辆颠簸引起的扬尘在行车道两侧短期内浓度可达8-10mg/m3,但扬尘浓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很快下降,在下风向200m以外基本无影响。植物与动物一样,也是要进行呼吸的。
大多数植物在空气质量较恶劣的环境中都极易受到伤害。而且植物根系都非常发达,又不像动物那样具有主动躲避环境变差的能力,因此无法避免污染物的侵入。污染物浓度大、暴露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对植物的伤害就比较大[2]。
1.2 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为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施工过程中,因堆积泥沙等废渣而改变土壤质地,或各类机械产生的油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长时间腐败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等,均会污染地表水体和土壤,严重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功能,这种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相对持久的,如土壤受铜、镍、锰、锌、砷、硼等元素污染,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起植物生长发育障碍。
1.3 施工便道及材料堆放对植被的影响
为运输工程建设所需材料而修筑的施工便道,以及堆放的水泥、沙石、木料、钢筋、外加剂等,加之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不仅会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还会抑制土地上植被的生长,严重时会使大片植被因多种因素而死亡,使该地表层变成次生裸露地带,直接影响植被的生存环境[3]。
表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基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类型和对动物资源现状分析,本工程位于试验区内地表施工相对集中,区域内多为果树和耕地,工程占地区域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较少,且多为当地常见种类,如中华蟾蜍及游蛇类等。所以工程对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种群结构影响较小,自然保护区的陆栖脊柱动物群结构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2.1 对两栖、爬行、哺乳类动物的影响
2.1.1 噪音
工程建设期间,大型设备工作时将产生很强的机械噪音,尤其是夜间施工,在一定范围内将对区域内生存的野生动物有明显影响。但由于工程所在区域内人为活动频繁,且分布动物种类较少,工程施工对动物的影响不大,因此噪音污染的影响也很小。
2.1.2 震动
隧洞施工过程中采用钻爆法会产生震动,将对野生动物造成一定干扰。但本工程隧洞多埋深较大,震感不强且频率较低,所以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大。由于工期较长,会使沿线部分动物向其他位置迁移,但就保护区总体来讲不会造成物种和数量的减少[4]。
2.1.3 磁场
施工机械及输电线路会改变保护区的磁场环境,野生动物对磁场的变化较为敏感,会对野生动物的情绪及生理周期造成一定影响,致使野生动物繁育周期紊乱,从而影响到物种种群的正常繁衍。由于施工期对磁场环境的改变相对较小,只会对一部分特别敏感的动物造成影响,迫使它们迁离,随着施工结束,这些影响也会自动消失[5]。
2.2 对鸟类的影响
2.2.1 施工活动惊扰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将会改变工程所在区域鸟类栖息地的声环境,对工程区域的鸟类产生驱赶效应,迫使它们迁离原栖息地,导致鸟类失去巢穴场所,以及由此引发的鸟类繁殖率改变、食物链变化、迁徙路径改变等。由于鸟类的迁移能力很强且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因此施工噪声对鸟类的影响程度比较严重,但施工噪声在施工活动结束后随即停止,影响仅发生在施工期间。
本工程施工噪声干扰影响范围仅限于施工附近区域,建设期间可尽量避免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进行施工,因为此时为候鸟迁徙季节,可以确保对鸟类的干扰最小,不会对候鸟迁徙通道产生影响。
2.2.2 直接伤害
施工人员可能对鸟类进行猎杀和捕捉,某些施工活动也可能造成鸟卵、幼鸟死亡,这些活动将会直接改变施工区域鸟类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增长,在鸟类的繁殖期间尤为明显,但这些影响可通过人工干预得以消除或减缓。
隧洞线路经过的区域生态系统中,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由农作物、杂类草、林木的嫩芽、果实及种子组成,消费者主要由节肢动物、鼠类、野兔、小型鸟类及猛禽组成,分解者主要是土壤中的大、中、小型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组成相互交织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本工程主要是以地下隧洞的结构型式穿越,占地面积较小。陆生植物生物量损失主要由支洞口及施工临时占地所造成,而施工临时占地的损失可以逐渐恢复。就损失量而言,其总生物量的比例微乎其微,加之动物自身的调整,结论是工程建设对保护区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产生影响极其轻微。
本工程施工所用的临时占地和支洞的永久占地会使保护区内地表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受到影响的各种植物的数量相应减少,区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将略有降低,但相对整体而言,永久占地面积较小,所占比例不到保护区总面积的万分之三,且破坏植被为果树及人工刺槐林,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对物种的多样性不会造成大的干扰。
保护区内分布多为鸟类和啮齿类等常见物种,本工程建设也不会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所以野生动物的多样性也不会发生改变。
虽然本工程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涉及征占林地及地表施工的规模相对较小,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及其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产生一些震动、磁场改变、噪声等影响,但这些影响仅限于工程建设期间,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可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恢复能力及人工措施得以消除。项目正常营运后,随着生存环境的恢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将逐渐消失。
[1]韩海军.某隧洞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2014(14):26-28.
[2]黄显忠.公路隧洞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探工程,2005(06):11.
[3]韩雪梅.中部引黄工程隧洞施工对黑茶山保护区的影响[J].山西水利,2012(06):67-68.
[4]王辉.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的影响及减缓措施[J].电力科技,2014(05):99-100.
[5]刘曦,陈阳.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科技与生活,2012(19):67-68.
1007-7596(2017)02-0198-02
2017-02-12
刘芳(1971-),女,山东泰安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