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旺
【摘要】成功的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倡导以写真情实感为主的“绿色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绿色作文 教学策略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86-01
假花尽管美艳,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话尽管动听,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亦明确强调,中学生写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話、套话。孔子曰:“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可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中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十分严重。日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发现,83.8﹪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曾经写过“撒谎作文”,只有10.8﹪的人明确的表示,他们没有写过“撒谎作文”。这些虚假作文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作文教学的进程,抑制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那么,中学生虚假作文的症结何在呢?笔者经过认真探索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原因:
一、社会经验匮乏,思考太少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活水源头来”。“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经历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是作文的“活水”。要写好作文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丰富的情感,需要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判。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里,上课时间长,课业较多,课外活动偏少,学生基本过着从家到学校或从宿舍到教室的单调生活,而且没有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生活经历少而情感体验不够的后果,到写作文时只能胡编乱造,东挪西凑。这样“生产”出来的作文难免没有真情实感。
二、注重品德教育,鼓励真诚为文
品德素养是一个人写作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因素。要想为文真实,首先要为人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朱绍禹曾经指出:“真实,是作文的生命,表达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本意。放着真话不说说假话,丢开真事不写写假事,为作文而不顾做人,文辞再好,也是不足取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与做“人”相去甚远。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这并不是哪一门课能够做到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自身的努力。
三、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真情实感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这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我们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所以,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入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
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写出更多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写周记。这样力求每次周记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筛选素材,作为一名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2.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3.遣词造句要准确
要使文章富有感情真实,除了材料要真,用词造句方面也要力求准确、实在,恰如其分,多用生活语言。用词虽然简朴,却真实准确的表达了“我”当时体会到父爱的感动心情。
4.培养独创精神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取材真实,还需要有独创精神,不少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独立思想,或人云亦云,或套用范文,缺乏新意。作文贵在独创,学生应该学会从生活中学会思索,写真实的自己。
四、科研课题引路,让作文指导课真情流露
为了摒弃那种简单化、机械化,近乎形而上的作文技巧指导,填补作文有效指导的空白,让学生爱写作,有东西写,会写作,写出真情实感。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引进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作文学评”。本课题不仅对写作进行章法指导,而且注重真情实感的培养。在感知训练课上,教师经常拿实物(如圣女果、桔子、糖果、花生等),让学生动用眼、耳、口、鼻、手进行多感官感知,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维,并由感知物到感知人、感知事,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进行作文技法指导。同时提倡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认为“真情实感、感同身受是作文最好的朋友;虚情假意、熟视无睹是作文最大的敌人。”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经过这样的作文指导,我们就能真实触摸到一颗颗跳动的心,倾听一声声真挚的诉说,让真情流露在作文指导课上。
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大力褒扬真实之文
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作文“首先要求说真话,其次,才看写的好不好。”因此,我以为在评改作文的尺度上,除了坚持“深刻”、“丰富”、“有文才”、“有创意”等评分标准外,还应把“真实与否”列为优劣的重要标准,看是否大胆地说出心里话,是否真实地反映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把心交给读者。一是材料要真实。学生作文的内容应该是自己的“积蓄”,是生活经历的积累,而不能胡编乱造,信手抓取。二是感情要真实。作文中应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个人的情感。当然,由于写作目的、文章体裁,语言风格不同,感情的表达也有不同的情况,可以隐晦,也可以明朗,可以含蓄,也可以直白。三是注意营造真实作文的氛围。通过评比赏析,肯定表扬,批阅高分,鼓励学生写真实的作文,写生活作文,张扬激情,激发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生发出对写作的兴趣,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在互动中得到了充分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课题实践中的几点思考和体会。当然,在写作中对学生真情实感培养是一条漫漫长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在教学中能对这一问题多关注,多思考,多实践。那么,总有一天,我们的学生将从虚假作文的苦恼中解放出来,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