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创设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学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态入手,创设有趣、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何有效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教学方法;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緊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能持续,加上数学学习中很多都是抽象枯燥的数字,因此很多学生都没有兴趣,而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在教学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都去超市买过东西。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在购物时我们应当了解那些信息?”购物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事情,创设这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大多数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而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讲了《盲人摸象》的故事,让学生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知道,有时故事里也蕴含着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产生迫切的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那样我们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新课结束可以出示一把4条腿摇晃的椅子,让学生想办法修好它。通过活动,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了其学好数学的欲望。
四、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摸摸数数、折折拼拼、剪剪补补、比比、量量等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的特征,而是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心理,让学生把圆形纸片折一折,再把折痕画一画,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说一说。在学生动手实践,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揭示圆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又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以下几个操作情境: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几个不同的角,想办法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同学们借助生活经验很快就想到把几个不同的角叠在一起,一条边重合,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从而判断角的大小。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觉察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无关的,而与两条边的开叉程度有关,教学难点迎刃而解。紧接着再出示练习纸,要比较练习纸上的两个角的大小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想到借助于剪下来的一个角,有的同学想到测量,这时老师在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认识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学习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接着再进入到下一个操作活动中,“用你手中的量角器测量你手中的角”“测量练习纸上的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后,引导学生总结梳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与步骤。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活起来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所以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老师在游戏中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景”,使学生产生“入景始与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精炼、准确流畅、幽默、富有感染力。但是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组织等。
如在教学《抽屉原理》时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4把椅子,请5个同学上来。(学生上来后)老师又说:听清要求,老师说坐以后,你们5个都必须坐在椅子上。(学生坐好以后)老师又说: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生:“对!”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通过这个情境,学生的好奇心大增,整个课堂顿时活起来。
情景创设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他们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
胡兆俊,女,小学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南漳县花庄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