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主攻方向推进新形势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饲料原料暨粮改饲论坛在福州举办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论坛并作报告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粮改饲工作,4月17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在福州举办2017饲料原料暨粮改饲论坛。论坛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和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总体方向,对原料供需形势、科技发展趋势、产业整合、粮改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振海主持论坛。
于康震指出,粮改饲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牧业降成本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实选择。2015年国家启动粮改饲试点,2016年试点县达121个。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粮改饲政策顺应了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有力拉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实现了种养双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深受各地和农牧民欢迎。粮改饲已成为当前“三农”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政策。
▲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振海主持论坛
李大鹏 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调研员
刘志葵 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养殖场场长
张思维 约翰迪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于康震强调,2017年是粮改饲政策实施的第三个年头,也将是粮改饲工作大见成效之年,全年计划完成1000万亩粮改饲任务。以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牧草为重点,运用以养定种、订单种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和适应地区性推广的粮改饲技术路线,全面推进粮改饲政策的有效落实。为此,一要强化政策引导,保证财政补助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生产和服务主体;二要积极探索引入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饲草料收储主体的设施设备改造和融资;三要加快技术推广和专用品种研发,支持鼓励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指导青贮技术,普及适宜技术;四要加快培育青贮专用品种,培育替代种植的高产优质杂粮、饲草等品种,为粮改饲提供更多的种源选择;五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建立规范的程序,保证财政资金绝对安全,确保实现政策预期目标;六要大力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抓好试点、抓好典型,让每一个试点典型都可看、可学、可复制,及时总结试点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经验,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推介,形成推进粮改饲的良好舆论氛围。
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调研员李大鹏在粮改饲论坛专场中强调,粮改饲起点是粮、方法是改、目标是饲、关键是用,2017年全国粮改饲目标已定,政策从试点进入全面推开的新阶段,农业部在粮改饲工作推进中将加大支持优质苜蓿收储,在确保粮改饲面积、收储量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支持大型收储主体贷款贴息、改扩建青贮窖等收储设施、购置或租赁大型收储设备。他要求,各项目省份要多种措施并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折不扣的完成粮改饲任务。
为更好地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论坛邀请了河北、山西、宁夏三省(区)代表同与会者交流粮改饲工作经验、发展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
河北省制定“受益对象明确、贮存地点清晰、收贮数量准确、款物台账详细”的工作思路,通过签订种植及粪污消纳协议,使秸秆过腹还田,构建生态循环发展新业态,实现了种养两端“双赢”,达到了种植结构调整由点向面的延伸。2016年,河北省落实粮改饲项目任务200.5万亩,建设规模化种植万亩示范区23个,千亩示范片276个。试点县落实粮改饲任务102.5万亩,为种植户节本增收约4.8亿元,为养殖企业(场)增收6亿多元,实现了种养两端双增收。
山西省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四大发展模式。一是草畜一体模式。鼓励规模养殖场和种草企业采用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牧草,实现产业间的相互促进。二是产业联盟模式。将几个养殖企业与分散农户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联盟,既解决了养殖企业饲草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草业中介模式。通过服务中介组织农户按龙头企业需求种植饲草,既满足了农户调产,又满足了养殖企业的需求。四是龙头企业模式。通过统管统收高效管理,实现龙头企业和农户共赢。山西省粮经饲结构比例由2014年的77∶19∶4调整为2016年的60∶19∶21。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74万亩。项目区畜牧业总收入达到48亿元,农民牧业纯收入达到1600元,比2014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宁夏粮改饲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了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结构。探索推广了“黑麦草—青贮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每亩纯收益达到1320元,较单一种植青贮玉米增收420元。2016年,共有166个养殖企业(合作社)签订了收购订单,占计划补助养殖场总数的76.2%,流转土地面积已占到收储总面积的22.4%。
作为 “土地流转+贫困户土地流转+订单种植+订单收购”的产业扶贫模式的代表,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养殖场场长刘志葵介绍了两年来公司在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以高出5%市场价格回收订单,调动了贫困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弃耕地、撂荒地,加强饲草基地建设,引进饲草新品种,探索饲草“一茬两收”新模式,相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30%。
目前,我国种养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饲草料收储能力不足,技术配套应用滞后,推广粮改饲还面临不少困难,其中资金困难较为突出。约翰迪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张思维详细介绍了公司的青贮机及牧草设备的融资业务模式,她希望政府能够提供终端用户一定融资利息上的补贴,减轻终端用户还贷压力,并表示迪尔融资愿意全力配合政府贴息资金的落实,推动粮改饲机械化进程。
论坛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明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庆翔、谱丰牧草分析实验室技术总监李树聪分别作了题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选择与种植管理》《全株玉米青贮利用关键技术》和《青贮饲草料质量评价》的技术报告。
在粮改饲项目实施中,合作社在解决土地流转,统一整合资金,进行大面积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大型青贮设施建设和稳定青贮饲料供应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条件,逐渐成为粮改饲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
作为合作社的代表,河南恒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孝伟详细介绍了恒兴合作社通过粮改饲所取得的成绩。合作社成立以来,推行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在种植过程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机械化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实施“合作社+农户+养殖企业”的产供销一体化循环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破解了青贮玉米难储存、难运输等问题。经统计,粮改饲试点实现销售收入 200多万元,合作社带动周边乡镇580多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比籽粒玉米平均增收 300多元/亩,增加经济效益410多万元,2016年实现年收入 28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泌阳县青贮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13家,占全县全株青贮玉米总量的92%。
在谈到下一步发展时,他说,2017年全株玉米青贮面积计划扩大到20000亩,新增种植面积7000~10000亩,新增全株青贮玉米 40000立方米,全株青贮玉米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500农户加入合作社,此外,还要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自主创新开发生产科技含量高、引用程度高的产品拉伸产业链。
李明顺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孟庆翔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树聪 谱丰牧草分析实验室技术总监
吕孝伟 恒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德发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晓辉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
蒋 巍 大连商品交易所产业拓展部总监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介绍了我国饲料行业科技的进展和趋势。他认为生态循环农业工程、饲料高效利用工程、饲料安全工程以及动物肠道健康工程等四大工程契合绿色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大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在实现废弃物循环使用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讲到饲料高效利用工程时,他认为在秸秆利用上,研究利用甲虫纤维基因来处理干秸秆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关于在养殖业中如何提质增效,他特别强调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养。他建议,把数据组织在一起,通过建立饲料大数据平台服务于全社会,充分利用数据和模型,促进饲料工业发展。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政策导向、宏观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玉米豆粕市场形势。2016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1955万吨,同比降幅2.3%。2016/17年度国内玉米总供给量为22155万吨,同比降幅2.7%。预计2016/17年度总消费量为19858万吨,同比增幅12.4%。其中饲料消费为11600万吨,同比增加1400万吨,增幅13.7%。他认为,玉米饲料消费的增长点主要来自于国内畜禽存栏的回升、进口杂粮及饲用小麦的下降。预计2016/17年度玉米结余量为2294万吨,同比降幅55.2%。2017年国家将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进方向。国内玉米价格主要依靠市场形成,价格下跌预期强烈,价格波动幅度将加大。在谈到大豆、豆粕市场时,他预估 2017/18年度美豆库存大概在5亿蒲以上。南美的供给形势,黄豆将更趋宽松。他认为6月之前大豆到港供应充足,二季度到港同比增加,按照目前的需求预计,二季度大豆、豆粕供需宽松。远期压榨利润持续较差,6月之后的大豆到港依然存在缺口,国内阶段性压力体现之后,远期压榨利润需要好转刺激远期采购。
大连商品交易所产业拓展部总监蒋巍认为,目前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企业风险管控需求增强,特别是豆粕近年来的波动幅度较前几年大幅上升,导致其直接面临的豆粕价格波动风险加大。他指出,玉米储备制度改革后,玉米价格波动频率在加强,波动幅度在加大,导致饲料企业面临更大的价格波动风险。他建议,饲料企业要关注期权以便于更好的控制饲料原料价格风险管理,重视期货市场在饲料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高 皓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张利庠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田 丽 海大集团执行总裁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皓作了题为 《全球产业集团的战略发展与兼并重组——世界100强案例》的演讲。通过对相关实业案例的分析,他认为,实业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坚守实业是每个企业家需要做的第一步。他讲到,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包括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成功的家族企业都是在行业达到成熟期产生超额现金流时,投资到下一个引领未来的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去。他强调,必须要找准定位,通过精选标的、投资控股、减压成本、管理再造、激活人才等方式构筑百年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利庠认为,从原料、种苗到食品、消费者,农牧产业链长,而且利益主体众多,单个环节做得很好未必整个链条就好。农牧企业的使命就是全链条升值、全过程升级,表现形式为精确管理和价值创造。他对行业几个典型企业鲜活的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总结了供应链整合、产业链整合、专业化提升、养殖链整合、消费链整合等创造全链条价值的商业模式。 他提示,农企在变革时要规避行业一哄而上带来的后期风险。
海大集团执行总裁田丽认为,规模养殖场发展和大量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必将迎来饲料企业黄金发展的十年。现阶段,饲料行业进入了以综合实力竞争的阶段,需要具备产品力的领先,再叠加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综合能力的领先。她特别强调,行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响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调整产业组织和发展模式。未来,饲料企业竞争最终将走向构建产业链能力的竞争,产业链的规模化整合是发展方向。“结构化去产能”和“升级”在未来较长周期内将是养殖业的关键词。
本次论坛密切结合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旨在汇聚多方观点,打造为行业服务的智慧平台,为推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粮改饲”论坛对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粮改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晓陆 晓蓉
▲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前排左2)、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振海(前排左1)、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孔亮(前排左3)参观粮改饲专题展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