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7-05-08 10:55罗莎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罗莎

【摘 要】文章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基于施工现场管理视角对新校区建设发展进行了思考,认为应顺应发展趋势,找准管理定位,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多种监管方式并行以适应新校区建设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校区 ;建设 ;发展

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开建至今已近十四年,投入资金数亿元,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近28万平方米,取得了瞩目的建设成果。纵观整个历程,从建设初期至今新校区的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建设初期,新校区建筑物造型规则、结构简单,如学生公寓、浴室锅炉房等建筑平面布置规则简单,结构为砖混结构,而后期修建的第二教学大楼、多功能综合体育馆造型生动复杂,结构为框架结构且采用预应力梁及大跨度桁架结构。随着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要求的实施推广,新校区建设在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也在不断发展,如第二教学大楼使用的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墙面使用的保温砂浆,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底楼地面使用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等都是以前没有用过的。同时随着学校资金问题改善,对新校区建设的要求也从“实用”变成了“适用”,学校投入更多的资金增加建筑物的人文情怀,提高师生使用体验,如在建的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投入近一个亿。

十四年时间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很漫长,但对于一个高校的建设发展却是短暂的,一个校园的建设不能只着眼于当下更应顺应政策和社会环境,用发展的观念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仅就其中施工环节,其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就值得思考研究。

1 .找准定位发挥管理作用

目前,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采用的是自管模式,即学校不仅与监理、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且与勘察、设计、图纸审查等相关单位也签订委托合同,并独立承担所有合同中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基建部门还需要协调消防、人防、环保等工作,申报办理各项相关手续,工作任务繁重复杂,该管理模式对学校基建部门及相关人员要求较高。自管模式下,新校区建设大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主要由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共同完成。

施工企业是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事实证明,专业的高水平施工管理团队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的把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单位是受学校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合同、施工图纸等,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进行控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应主要是配合、督促監理的施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建设管理专业性强的特点,通过与其通力合作共同监督管理规范施工企业建设行为。

随着新校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高、大、难的建筑将越来越多,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而学校建设管理人员受限于校园简单的建设环境,在建筑知识的实践、更新上肯定不如监理工程师专业、完整,这就要求学校应更多的借助于监理单位的专业性进行现场管理,而这也正是国家强制推行监理制度的初衷。在新校区建设初期,由于建筑物比较简单而个别监理不够负责,出于工作的责任心,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越俎代庖,承担了较多专业管理责任,如发现解决大多数现场施工问题,审核修改大量隐蔽资料、竣工图等,这些都违背了设置监理的初衷,长此以往不利于今后新校区建设的管控。找准学校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定位,把精力从直接进行管理逐渐转换到借助监理的专业性督促监理单位切实负起管理责任,学校才能用更少的建设管理人员做好今后更多更难的专业化施工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新校区建设健康发展。

2 .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高校新校区建设往往体量巨大,投入资金密集,管理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很多地方都容易出问题。就施工现场管理而言,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技术问题。由于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局限受施工企业蒙蔽指挥错误或决策错误,造成损失或缺陷。第二,思想错误。高校新校区建设通常利益驱动大、竞争激烈,施工过程中存在现场管理、进度报量、材料核验、变更索赔等诸多环节和程序,每个环节都有多方利益的角逐,学校建设管理人员由于利益的诱惑违背原则帮助他人获得不法利益。这两类问题既有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多学习进修交流、加强思想教育,也有共同的解决措施那就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利用制度进行科学管理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新校区建设的发展。为此,学校基建处在新校区十四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多次改进完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2016年8月基建处再一次修订、完善相关规定,形成《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基本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基本建设项目工作流程》,对校园基本建设中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进行梳理,对建设各环节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对建设过程中各资料表格进行改进,利用制度、流程弥补个人技术上的失误,杜绝思想上的歧路。

3 .引入跟踪审计制度多方位管理

学校新校区多功能综合体育馆项目投入资金量巨大,该工程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首次引入跟踪审计制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审计,看其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变更决策是否合乎法律、法规,月报量、工程签证、隐蔽验收等是否合乎实际,意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事中解决,而非待事后审计。

跟踪审计制度的引入是新校区建设监管制度发展的一大进步,至此形成施工企业自管,监理单位监管,建设单位督管,跟审单位查管的多方位管理模式。跟踪项目施工,通过实时审计将过去竣工之后才能发现的问题在施工实施之时发现并解决,避免事后问题积累甚至形成既成事实,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跟踪审计单位由学校审计部门直接管理,跟踪审计结果直接向学校审计部门及学校领导汇报,与基建部门无上下级管理关系,这对处于廉政高风险的建设管理人员起到有力的监督和震慑作用,对于学校今后接受审计也起到事先规避风险的保护作用。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工程自跟踪审计以来,所有月进度报量、材料核质核价、材料验收、隐蔽验收、现场签证、报告变更等环节均按照相关要求由跟审单位实时参与监督审计及时防范风险。

4.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

新校区建设在不断发展,随着新法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对学校建设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例可以在如下方面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第一,合理的专业配备。以新校区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为例,其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都较过去的校园建筑更为复杂。而目前,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主要为土建,水电及设备安装仅有1人,管理力量较弱,应加强。第二,合理的专业技术职称配备。专业技术职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而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几乎全是初级职称,应加强培养并引进高职称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第三,采用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工作对象是校园建设,相对其它建设而言其高层建筑物少,结构形式不难,单体建筑数量不多,导致学校现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滞后,遇到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没有充足的管理经验。对此,在借助监理、跟审单位的专业力量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采取个人学习,同行交流,考察培训等多种方式多学、多听、多看,尽量突破校园环境的客观限制,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水平。

5.结束语

纵观新校区十四年建设历程,其建设的理念、定位、政策、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对于新校区建设的管理不能仅看当下,更要以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从管理定位、制度流程、监管方式、专业能力等多方面改进调整,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新校区建设的发展,建设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美好校园。

参考文献:

[1]杨海勇,龙奋杰. 高校基建管理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2013(2):33-37.

基金项目:

四川文理学院校本研究专项资助《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回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XB003Y)。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