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五十年

2017-05-08 07:36
科学Fans 2017年4期
关键词:宇宙人工智能人类

地球·宇宙·人类

世界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它,在可预见的将来,答案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宇宙以百亿光年为单位,辽阔无边,而且正在继续膨胀。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尘埃。这样的宇宙图景无法不让人心生敬畏,回过头来,也会更珍惜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所要大力提倡的,就是要让这样的宇宙观深入到每一个人内心。

然而渺小的人类面对无垠的宇宙仍旧雄心勃勃。霍金和俄罗斯首富提出“突破摄星”计划,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想要去探测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这是一个可行性极低的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太阳系以外的探索还只能依靠各种望远镜。然而我们或许可以重新登上月球,载人前往火星。随着太空商业项目的蓬勃发展,在月球建立庞大的航天基地,在火星建设人类的第二星球,都有极大的可能。毕竟,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跨出地球,将是全人类的成人礼。

当然,地球仍旧无可替代。

地球承载着生命。对生命的认识自DNA被发现以来,进展很快。过去的半个世纪,我们从一无所知,进展到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细胞级别的生命。基因控制技术可以在老鼠身上生长出人耳,可以辨认出容易罹患癌症的基因并加以防范。用一个比喻,我们已经站在了生命奥秘的大门边,正在进入殿堂,去看一看究竟。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对生命奥秘的破解会带给我们什么:老化成了一种可以被治疗的病,人的预期寿命大大延长,并且老人也可以充满青春活力;绝大部分癌症都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彻底治愈;新的动植物被创造出来,当作宠物商品出售;不需要农田,直接在实验室里生长粮食……基因技术带来的想象空间无穷,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极大益处。当然,利弊相随,用于造福人类的技术也可以用于祸害人类。技术一旦普及,就很难保证不落入极端分子手中,基因武器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大概率事件。用于感染特定人群的生物基因武器,即便被国际公约所禁止,也会被恐怖分子所利用。为了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针对生物恐怖袭击的反应机制也终究会浮上台面。

AI与人类

智能是一种生命现象。对生物奥秘的深入理解,势必让人类加深对智能本身的理解。人类是万物之灵,从前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今天的科学则告诉我们,人类从猿类演化而来,哪怕就智能而言,也并非有太强的特殊性(黑猩猩的智能能达到七八岁儿童的水平,而那些在演化过程中被人类所灭绝的其他人科动物,其智能更高)。對智能产生机制的深入了解,将彻底回答自我意识如何产生这样一个世纪之问。自我意识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圣杯。一个普遍性的迷信是认为自我意识不会在人工智能中产生,对自我意识来源的深入剖析,将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角,也许就像《物种起源》的出版一样影响人类的世界观,弥足深远。

对智能的剖析影响世界观,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则会切实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自动驾驶,工业4.0,大数据预测……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大地方便生活,减少生产的不确定性,这都是正在发生的事,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再寻常不过的现实。套用一句俗话,未来早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普及。对于智能应用而言,这话再正确不过了。在种种方便的背后,以深度学习的方式建构的人工智能功不可没。深度学习用简单的算法得到极好的预期结果,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胜过人脑,AlphaGo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所下的围棋,连人类的顶尖棋手也无法透彻领悟。AlphaGo在2016年击败人类世界冠军,或许可以把这一年看作人工智能元年,以AlphaGo为代表的学习型智能正向我们走来。

把视野稍稍拉远一点,这种学习型的人工智能极有可能催生自我意识,从而意识到自己是新的智慧物种。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它就会有想要的东西,那时,就像我们看不懂AlphaGo的棋局,我们可能也无法理解这种人工智能的创造。人类的命运将会如何?只有历史才知道答案。

人与人的距离

还有一种正在逼近的近未来,那就是高度仿真的游戏。仿真的程度,可以让人沉浸在完全虚拟的环境中而无法自拔。没错,我说的就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提供许多有趣的场景,比如说,两个人并排而坐,一个看到的是风花雪月,另一个看到的则是铁马金戈;一个人可以一本正经地和来自远方的虚拟影像进行谈判,另一个则若无其事地在别人看不见的键盘上打小说。今日的手机,已经造成了人和人之间交流方式的巨大变革,未来的虚拟世界,则会是一场革命。虚拟侵入到现实中,每个人的世界因此而变得独特,非经允许,他人无从窥看。考虑一下为达到更为逼真的效果,脑机接口也有可能出现,电影《黑客帝国》中人人生活于虚拟世界的场景,还真有那么几分现实可能性。如果把这样的场景和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放在一起,一个供养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呼之欲出了。

篇幅所限,只能点到为止。许多令人激动的科技发现并未囊括,然而未来之所以迷人,不仅在于那些我们可以预期的东西,更在于那些我们从未预期到的东西。五十年前的人,想到了火星殖民地,却没有一个人能预见到智能手机。继续向前,未来总会给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

(文/江波 著名科幻作家,清华大学电子专业研究生毕业,曾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短篇小说银奖)

猜你喜欢
宇宙人工智能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宇宙第一群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