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一个机场

2017-05-08 17:29刘刚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

摘要:一甲子岁月转瞬而逝,1956年5月31日,这是当雄机场数千建设者的盛大节日。当雄机场是西藏修建的第一个机场,是在陈明义将军的领导下,汉藏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其筹备选址到机场的修建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仍然阻挡不了汉藏军民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的决心。它的修建使西藏人民与内地加强了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国防建设。

关键词:当雄机场 陈明义 民族团结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首都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标志着西藏的和平解放,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为中国共产党建设西藏、发展西藏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陈明义将军作为“老西藏精神”的开创者与实践者之一,在西藏工作了二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间,陈明义将军领导修建了康藏公路、中尼国际公路、甘孜机场、当雄机场、贡嘎机场等,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当雄机场作为西藏第一个修建的机场,更是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筹备选址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航空事业尚未发展。众所周知,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被称之为“世界屋脊”。因其海拔高,气候恶劣,阻碍了飞机的起降和飞行,在航空界被视为“空中禁区”。但随着西藏和平解放,为了加强西藏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西藏建设机场,开通从内地到西藏的航空线成为了党中央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1951年5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令》中提到:“除十八军应迅速完成甘孜机场的修建任务外,并应在丁青一带先建一临时着陆场,在拉萨修建一普通机场。”党的这一决策为西藏修建机场提供了政策指导。为了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巩固国防建设,1955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在突破康藏高原“空中禁区”的基础上,从青藏高原上开辟一条北京至西藏之间的航空线。而根据这个决定,1955年12月24日,国务院指示空军从内地开辟至西藏拉萨的空中航线,并在拉萨附近修建一个机场,供民航和空军使用。

然而,在西藏修建机场是前所未有之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供后人借鉴参考。由于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修建机场的跑道需要比内地机場更长以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降,而对于拉萨地区而言,要找到这样较为平坦而开阔的地方如同大海捞针。为了能够准确计算出飞机的安全起降距离,空军聘请了刚从美国回来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根据空军提供的数据资料,钱学森经过反复计算、验证,测算出需要修建一条4000多米的跑道,才能满足飞机的起降,这一结论为机场的选址打下了理论基础。

1956年元旦刚过,陈明义就邀请西藏军区作战部长柴洪泉到办公室一起谋划机场修建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机场选址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军陈明义、柴洪泉带着军区测绘人员和空军修建部人员为新机场选址,冒着寒风勘测了拉萨附近的几个地点,初步选择了三处机场场址。第一个机场场址是位于拉萨河畔的蔡公塘,第二个机场场址是在藏北草原的桑雄,第三个机场场址选择在拉萨西一百一十公里的当雄。陈明义和测绘人员在这里经过仔细踏勘,发现第三个机场场址既不占据群众的草场和耕地,地势也较为平坦,净空条件较好,仅东部有一土山。地质属于冰川冲积层,有足够的沙石,几十米以下都是坚固的卵石层,工程量小,且距离拉萨较近。经过反复的比较研究,当雄是西藏较为理想的机场场址。

陈明义将军把在当雄修建机场的设想和方案提交军区党委,待军区党委一致同意后并报告中央军委,中央军委欣然批准在当雄修建一个军用飞机场。总参下令从兰州军区空军调来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工兵102团、西藏军区的工兵机械营参加。西藏军委和西藏工委也同时作出决定:1956年修建当雄机场,当年建成,劳动力采取军队和西藏地方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并成立当雄机场修建指挥部,陈明义任指挥长兼政委,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噶雪·曲吉尼玛任副指挥长,军委空军修建部政委王建中任副政委兼管工程。并从西藏各地组织了大约5000民工作为修建队伍,这不仅促进了汉藏军民的团结,而且也发展了汉藏人民的友谊。

二、机场修建现团结

1956年2月,陈明义在当雄的荒滩上撑起了第一个帐篷,作为当雄机场修建指挥部。在这个帐篷里,以陈明义为首的修建机场的高层领导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

一是地质勘探的问题。在没有勘探仪器的情况下,怎样对当雄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探勘。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人提出在机场场址周围进行挖洞来检测地质结构,该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经检测,该地地质条件优良,适合地质勘探以及修建机场。

二是设计施工方案的问题。当时有两个设计方案并行提出:一个是我空军自己设计,另一个是苏联专家设计。陈明义和空军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发现,中国专家设计的方案比苏联专家设计的方案要少挖7万立方米,陈明义果断选择了采用中国自己设计的方案。

三是关于藏族民工怎样编队施工的问题。因为从各宗过来的藏族民工没有目睹过飞机,也没有见过跑道,怎样引导藏族民工修建机场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陈明义将军利用在甘孜修建机场的经验,他把民工编入部队,由部队的战士带着藏族民工干。他将工兵们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插入藏族民工的队伍,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挖方、填方等。

机场全面施工于1959年5月中旬,“于1959年9月5日全部建成”。在这期间,部队的战士们和修建机场的技术工人们积极组织民工劳动施工,传授他们技术知识,提高工程的速度和质量。例如:压跑道没有压路机,依旧采用修建甘孜机场的方法——用石滚子压跑道;勤劳勇敢而又聪敏的藏族人民,很快便学会了挖方、填方的技术。中国共产党在修建机场的过程中团结藏族人民建设新西藏,保卫边疆。

当雄机场的修建,让西藏有了第一个飞机场,使西藏人民与内地加强了交流与联系,填补了西藏航空事业的空白,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并且及时巩固了西藏的国防建设。

三、汉藏军民一家亲

当雄机场的修建让西藏底层的穷苦奴隶飞向了宽阔高远而自由的天空。巴桑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巴桑本是一个贫苦农奴家的女儿,老家在山南,从小给头人们当奴隶,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后来,解放军来了,给乡亲们讲了很多穷苦人走上幸福的故事,这使格桑听了既高兴又有些怀疑和担心。有一天,格桑又被农奴主打骂了一顿,忍无可忍之时,巴桑跑去了当雄草原,准备跟着解放军修机场。但当她跑到当雄机场时,机场都快修完了,只有一些收尾的工作。她害怕再回去当奴隶,受农奴主欺压,便要求解放军收留她。而好心的陈明义在听完格桑故事后,深受感触,把格桑收留下来,还为格桑起了新的名字,叫巴桑。巴桑當上了机场民工,第一次吃饱了肚子,第一次拿到工资,第一次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护。这使巴桑很是感动,便想着要跟着解放军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机场修建完工后,巴桑对之恋恋不忘。像巴桑一样,深受奴隶主的压迫而不愿回去的穷苦人民不计其数。而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以陈明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组织起来,用文化和技术来武装他们,使这些人都成为了新西藏建设的后备力量,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雄机场的建成是汉藏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促进了汉藏之间的交流与贸易,巩固了西藏的国防建设。而其中的一个个故事向我们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放西藏以后,在西藏执行协议以及民族政策的结果。以陈明义将军为首的老一辈西藏工作者对于西藏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不仅加强了民族团结,而且逐渐消除了民族隔阂,使藏族人民更快地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面来。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西藏军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编.和平解放西藏[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2]韩明阳.把飞机开进西藏[J].航空史研究,1998,(05).

[3]杨星火.高路入云端——陈明义将军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天泉,李天雄.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著.和平解放西藏与执行协议的历史记录(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刘刚,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跟党走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民族团结教育融于数学教学的思考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探析
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青少年心里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繁荣发展
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落地生根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