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研究

2017-05-06 11:41徐玉鹏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防范策略信贷风险

徐玉鹏

摘要: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已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村信用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农村信用社规模急剧增加,资金流通量也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出现,对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阻碍作用。因此,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292-01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是构成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之一,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正常运行,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农民资金需求,而且在维持农村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不断发展,但因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信贷风险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在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策略,以期改善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特征

(一)集中性强

就当前阶段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因地区保护政策的实施,信贷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社所在地域,具有非常强的区域性,如此一来,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主要流通于政策扶持区域,这就容易导致“多人贷款、一人用钱”现象的出现,进而使得信用社信贷风险主要集中于该区域,导致信贷风险抵御能力有限,不利于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健康运行。

(二)信用风险高

当前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信贷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信誉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与内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又被称作违约风险,多因借款人还款意识差、还款能力不足或抵押质押保证无效等因素而导致。作为信用社信贷风险的主要形式之一,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频频增加,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同时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三)流动风险严重

在农村信用社的运行中,信贷业务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业务,在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促进信用社健康发展上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信用社信贷业务的运行中,为了及时支付到期债务,需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的支持。但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农村信用社的流动资金量普遍不足,导致信用社的债务清偿能力受限,进一步提升了流动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制度因素

第一,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农村信用社的运行中,对信贷风险的有效预防离不开先进的风险管理制度的支持,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就无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有效控制。就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而言,信贷评价系统欠科学,贷款细致程度有所欠缺,无法对贷款项目进行科学分类,这就提升了信贷风险的发生率。

第二,信贷信用制度方面。在农村,许多农户为了提升信贷成功率,将自己的偿还能力过分夸大,虚假信息大量存在。再加上我国农村信用社缺乏有效的信贷信用制度,对借款人个人信息无法准确全面的掌握,因此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一步增加了信贷风险。

(二)人员因素

第一,借款人。在我国,农民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农业的生产过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且不易控制,一旦发生灾害,农业生产损失巨大,再加上农民对信贷知识缺乏深入了解,信用无保障,偿还能力有限,进而增加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第二,信贷人员。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对信贷人员的纳入门槛相对较低,对信贷人员培训不及时,其专业素质不高,法制观念薄弱,对借款人的抵押物无法做出科学评估,甚至在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信贷业务埋下风险隐患。

三、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

第一,建立信贷业务问责机制。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完善贷款考评制度,建立决策失误机制,明确责任机制,对于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信贷人员,给予严格问责,并针对其违规行为的严重性,予以相应的处罚,对于有刑事责任的,应立即转交司法机关处置。

第二,完善信贷监管机制。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应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运行进行全面监管,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对其信贷业务操作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同时对信用社的金融创新业务给予鼓励与支持。

(二)完善担保抵押手续管理

在农村信用社的运行中,担保抵押手续的有效管理能够进一步实现信贷风险的转移与弱化,进而强化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具体而言,第一,信用社应针对自身运行特点,完善手续审核流程,制定合理的担保贷款管理制度,通过贷款担保登记表的建立,填补贷款漏洞。第二,对贷款操作程序进行严格执行,保证担保方的合法性,对抵押物的真实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同时保证担保抵押手续的完整性,对存单质押进行严格审核,完善催收手续,强化存单科学管理。

(三)强化信贷人员专业培训

信贷人员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操作人员,其工作素质对贷款办理效果起到关键影响。因此,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专业培训,规范其业务操作行为,通过奖惩机制的建立,对信贷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专业操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与强化作用。另外,强化对信贷人员的素质培训与技能培训,树立信贷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对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及时了解,完善自身专业水平。在对信贷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后,应通过专业考核,掌握其专业能力,对于考核未过关的人员加强培训,或进行相应处罚。

四、结语

现如今,在农村的发展进程中,农村信用社是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就目前现状而言,农村信用社发展越来越迅速,信贷业务日益复杂,而信贷风险也越来越加剧。要想进一步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必须对信贷风险引起足够重视,树立防范意识,强调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信贷责任制,进而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以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社防范策略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