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敬文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建设工程规模得到了壮大。而建设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离不开建设工程质量。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其综合发展能力與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监督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出更加完善与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与规定,以满足我国蓬勃发展的建筑行业的需要。但是我国当前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有着一定的差距,在一些管理上存在空白和陈旧,制约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严格把关与控制。因此,对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与策略的探索,成为了各个建筑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主要研究课题。
一、强化政府参与,进行事前预防
建筑行业的规范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与调节手段,因此,政府要坚持引导我国建筑行业规范,加大建筑质量监督力度,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做好事前控制与监督。首先加大政府质量监督执法人员监督管理素质,熟知工程建设制度各项规定,以良好的专业素养投入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1】。其次,加大对工程参与方工程质量意识的培养,始终坚持“执法要严,帮助在先”原则,积极组织各个参与方进行会议探讨,对各个施工方需要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并提出相关要求,明确各个参与方的职责和目标,并进行国家相关法律知识普及。最后,根据建设工程的不同制定出合适的监督管理方案,进行事前预控。监督管理方案的制定需要对工程项目面临的环境、特点、工艺、突发事件等做出充分的考虑,提高管理方案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二、做好工程准备,加大监督管理
政府的控制是宏观上的,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自身监督与管理水平,将质量监督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切实提高质量监督与管理水平,建设出高质量、高性能的建设工程。
(一)监督管理从设计阶段着手
建设出高质量、低成本、速度快的工程是工程监督管理的主要目标。一项工程开工前需要进行工程造价,而想要在工程建设中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就需要严格控制工程的设计阶段,科学设计工程造价方案。建筑企业需要筛选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工程设计单位,严格把控造价方案,为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提供前提条件【2】。对于设计方提供的图纸和资料要严格核算与比对,保证设计出来的图纸方案时经过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而做出来的最佳方案。
(二)对施工单位的选择保持严禁科学的态度
工程准备前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招标与竞标,对于竞标施工方的选择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严格审核各个竞标企业和单位的资格与能力,选择出能力强、成本低、信誉好的施工方。对施工方的选择需要满足一下几点:第一,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有能力完成大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第二,施工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条件,并且提供出的机械设备要有良好的性能,不会存在老化、故障等问题。第三,施工单位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需要有领导能力强的领导人员,并且有着严禁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
(三)加大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与监督
材料的选择与购买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一定要选择出质量好、价钱适中的建筑材料,这是保证工程质量最基础的一项内容。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给建筑工程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威胁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材料质量的不合格也是近年来引发建筑坍塌事故的很重要原因【3】。因此,施工方在购买建筑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把控好质量关卡,对于与建筑标准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禁止使用,并对工程成本进行考虑,在工程造价范围内购买性能好、价格合理的高性价比材料。材料的使用需要在各个阶段的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实验和检验,选择出通过实验的材料。
三、严格控制施工阶段,落实监督管理
(一)严格规范行政部门行为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落实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制度的主要执行部门,对该部门行为的有效规范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够严把质量关卡,依法办事,就会发挥出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路的作用,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投入使用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审批流程严格依法进行。并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将项目工程的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负责人身上,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或事故将依法追求该负责人责任好相关人员责任。同时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建设工程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现场勘查,以保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有效性。
(二)严格控制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设计范围广、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并且在作业中会经常出现交叉作业情况,因此要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严格控制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首先强化控制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工序开展前需要对可能影响工序正常进行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实行全程监控与管理,监控与管理范围主要是包含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相关产品质量等。以上内容必须与国家设定的建筑标准相符合,并拥有良好的状态性能。其次,强化控制各个工序条件。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施工工序顺利进行的因素,并将监督与管理贯穿施工的全过程。每个施工环节都需要得到检测人员的检测与审核,保证施工工序的合格与安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影响施工质量或者施工正常开展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上报与解决。
(三)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灵活、合理变更
由于建设工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很难保证施工进程完全按照施工合同与计划开展。当建设工程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时会导致施工计划与标准的变更,可能会导致建筑规模的扩大,或者建筑周期的延长。为了保证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轨道上,需要随时调整实际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施工环节。对于可控性的因素要进行有效控制,因为某些因素引起的变化要及时填补与解决。如果是客观情况引起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的稳定与有效。在施工方案的制定环节就需要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合理设计施工方案,使方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当出现变更时不会影响整体施工。对于需要变更的部分,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方案,并向上级报告,获得同意后再进行变更,否则承担全部责任。对于由于施工方案变更引起的变动,要及时调整并保证工程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四、总结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是保证建筑出工程具有质量高、舒适度高建筑工程的基础,也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质量监督管理的落实使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斌.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及加强措施[J]. 新业主: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5(7):86-87.
[2]孔令超. 浅议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现状及对策[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8):00307-00307.
[3]马跃文. 新时代建筑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对策浅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28).
[4]张现林, 刘永清, 和瑞生. 浅析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和措施[J].交通企业管理, 2011, 26(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