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 尚政民 洪燕
[摘要]2016夏天,湖北遭遇了1998年以来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多地降雨量连续刷新历史极值。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抢抓雨情灾情首发权、舆论主导权,用创新重新定义“主流媒体”、 用服务重新定义“内容为王”、 用融合重新定义“渠道为王”、 用实战重新定义“职业精神”,打赢了一场应急宣传主动仗,显著提升了湖北之声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关键词]创新 服务 融合 实战
2016夏天,湖北遭遇了1998年以来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多地降雨量连续刷新历史极值。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抢抓雨情灾情首发权、舆论主导权,打赢了一场应急宣传主动仗,显著提升了湖北之声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湖北省委宣传部阅评组连续对湖北之声防汛特别节目提出表扬近20次。湖北之声在武汉及全省市场的收听份额大幅度攀升,连续多周刷新历史新高。在超历史极值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以一场创新性战役,让人们再一次认识了传统广播的优势传播价值。
一、用创新重新定义“主流媒体”
广播在哪里?广播是什么?广播怎么办?当融媒时代人们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质疑不断的时候,广播人也在拷问自己:融媒时代,什么样的广播才是真正的“主流媒体”?从6月27号至7月24号,湖北之声连续20多天推出防汛抗灾全时直播《2016防汛应急大直播——迎战暴雨》特别节目,共190个小时。创下了湖北广播史上多项新记录: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大;投入兵力最多;首次实现全天18小时全新闻直播,创造了湖北广播史上与重大事件同步、与日播时间同步的全时新闻直播;首次实现了融媒体立体直播。在防汛应急传播的内容形式创新中,我们找回了传统广播的主流自信和新的主流内涵。
简单梳理我们的防汛救灾报道,有几个重要节点值得记取:
6月27日,第三轮强降雨袭击湖北,湖北之声在前期应急预案部署下,迅速集结、周密部署,15路记者奔赴重灾现场,密切盯守重点关键部门,记者站、湖北广播联盟台记者、通讯员在当地布防,30多路记者严密把守全省各地。当天早高峰推出150分钟特别节目《2016防汛应急大直播——迎战暴雨》报道最新雨情、汛情、灾情,以及各地紧急动员、严阵以待、驰援灾区的最新现场情况。
早高峰7:30-9:00《焦点时刻》是一档90分钟新闻杂志节目,6月27日后,随着雨情灾情的不断加重,节目就完全打破了常态播出格局,以此为龙头,从一档节目打破常态到全频应急直播,我们一切围绕重大灾害中,快速传递权威信息,真情服务百姓生活做新闻、做节目、做新媒体产品。
7月1日,第四轮暴雨来袭,湖北省防汛应急响应升至三级。频道连夜成立防汛报道应急突击队,30多名编辑主持人、后勤保障、部门主任、频道副总监纷纷涌跃报名。命令一下立即出发,风雨无阻,持续作战,不胜不还! 2日白天启动了6个小时的《迎战暴雨》大直播。全天整点新闻全面关注防汛一线,即时发布最新消息,全天共播出防汛直播节目400分钟,仅次于汶川地震期间应急直播时长。
7月6日,武汉一场暴雨持续20个小时,抗洪形势更加严峻。凌晨4点,湖北之声紧急调派记者,分赴南湖、龙王庙等重要险工险段、受灾社区;6点,《2016防汛应急大直播——迎战暴雨》在全省媒体中最早发声,传递最新交通和排险信息。当天直播持续到24点,贯穿全天,直播18小时!所有能赶到台里上班的人,都是编辑、主持人、后勤保障人员;所有受阻不能来台的人,都是连线记者、连广告业务员都加入到报道队伍中!
7月14日6:00-9:00,湖北之声和楚天交通广播记者、编辑、主持人打通使用,并机同步直播梁子湖的牛山湖破垸分洪,长江云、腾讯新闻同步进行视频直播;在全国关注的重大事件中,强势广播联合发声,牵手新媒体有力提升影响力; 7月15号7:30—10:30,湖北十套广播及网络视频同步直播《众志成城 迎战暴雨》,十套广播一个声音,书写了湖北广播媒体融合的新篇章。
防汛应急期间,湖北之声所有的直播节目都在长江云、阿基米德客户端全程网络直播;多场在腾讯新闻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湖北之声微博瞬时传送,湖北之声微信整合发布,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体系和效应,总计播发广播稿件4000多条,连线3000多条;微博推送近千条,微信150条。网络视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00万;网络及移动端最高点击量达50多万。
二、用服务重新定义“内容为王”
在媒介从竞争走向融合的征途上,大家都在说 “内容为王”,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需要和用户需求,就是毫无价值的内容。防汛应急报道的内容创新,让我们重新回归到媒体价值本质——服务。及时信息是服务、权威发布是服务、舆论引领是服务、对象性专题节目是服务、新媒体产品还是服务,主流媒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党委政府、服务听众百姓。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事件中,全员、全时、全平台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是提高媒体竞争力的动力之源。
——实时发布最新动态:30多路、近百名记者转战在抗洪抢险一线,蹲守权威部门,从全省多地为听众网友带来第一手的雨情汛情、抢险进度、防汛措施。在这种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最新最快最权威的信息发布,就是最重要、最有用的服务。
——积极报道政府作为:第一时间播发一系列国家防总、国家民政部、省委省政府、各相关厅局、全省各地采取防汛抢险救援的政令、措施,全景报道党和政府的应急决策和动员能力,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灾民心中。湖北之声记者随行报道国家民政部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全程报道新洲大救援、武汉蔡甸消泗乡万人大转移、梁子湖破垸分洪、武汉南湖排渍防疫,让灾难中的人们找到主心骨。
——细心捕捉感人故事:在大直播中开辟《党旗在大堤上飘扬》、《他们的身影如此美丽》、《记者手记》等专栏,记者在抗洪一线挖掘人民子弟兵、党员干部、平凡守护者的感人事迹,讲述普通民众、爱心企业、志愿者守望相助的人間大爱;晚间直播版块让参加前线报道的记者讲述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用声音的力量抚慰心灵。
——发挥评论的旗帜作用:连续推出评论《暴雨冲不垮的精神堤坝》、《防汛救灾,要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持久战》《向抢险救灾中的“最可爱的人”致敬!》《抢救生命,一个都不能少》等,一个评论一面旗帜,极大地提振了全省人民奋力抗灾的士气。
——在特定“场景”中提供贴心服务:在整个防汛应急报道中,我们的新闻、直播、节目及时为灾区群众、广大听众用户提供水文水位知识、灾害预警、防灾避险、农业生产、地质灾害、防病防疫、灾后重建等全方位信息服务。
——线上、线下活动搭建社会捐助的公益平台。除报道和直播节目外,我们适时推出“暴雨无情,爱满荆楚——湖北之声携手爱心企业支援灾后重建行动”。防汛抗洪期间,先后组织实施爱心行动11批次,为全省各地灾后重建提供志愿者服务和物资捐赠近200万元。全省媒体中第一家将捐赠款物紧急送往灾区。先后将灾区急需的米、油、面、水、奶粉、药品、纸巾、冲锋艇、夏凉被等物资送到受灾最重的乡镇村组干部群众手中,送到守护大堤的抢险人员手中。
三、用融合重新定义“渠道为王”
适应分众化、个性化的传播,湖北广播人在此次防汛应急报道中深刻认识了全媒体传播的渠道价值。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中,我们用融合思维,实现了新闻与专题、节目与节目、频率与频率、广播与电视、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极大提升了广播影响力。
——创新运作流程。一是打通全频道人力资源、节目资源,组织全时直播,主持人两小时一班。二是不同节目根据节目定位和目标人群做细做实服务。《汽车有话说》、《金融服务热线》、《老年天地》、《魅力乡村》、《今夜不寂寞》、《娱乐吉庆街》各展其能,各具新意。晚间《今夜不寂寞》节目推出“好记者讲抗洪好故事”系列访谈,通过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帐号、长江云客户端等全媒体方式传播;三是打通新媒体“绿色通道”。对于采访报道团队传送回来的稿件、素材在第一时间进行加工、制作,所有新闻新媒体首发。
——组织跨頻率协作。共享全台记者资源,与电视新闻中心,电视综合频道,湖北经视,交通广播等多路记者连线,实现报道线索、稿件资源、记者资源共享。
——开展微剧原创。10集系列微广播剧《2016防汛记忆》生动演绎2016防汛故事,在广播节目中播出的同时,在各类新媒体同步推出,业界好评如潮。
四、用实战重新定义“职业精神”
2016防汛抗洪救灾,让我们广播队伍的职业精神在实战考验中得到升华。
一是保持了广播人传统的顽强作风。时代在变,湖北广播记者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不能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站之能胜;不舍昼夜,不畏艰险,持续作战,不胜不归。
二是锻造了融媒时代的湖北广播“全能铁军”。创新全媒体发稿,争当“全能记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三是熔铸了新时代广播人的“抗洪精神”——“听党指挥、心系人民、协力同心、不畏艰险、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自觉担当起引领导向、服务大局的责任使命,唱响主旋律,打赢主动仗。以广播人的“抗洪精神”扎实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新闻广播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湖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