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花多,爱花的文人也多。从先秦的诗经到后代的歌赋,再到近现代的小说散文,从文化习俗到思想艺术,花以独特的姿态穿梭在浩瀚的文化之海,并在历代文人逸士的作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梅: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
代表诗句: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元]杨维桢《道梅之气节》
代表人物:白居易、陸游
花中精神: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的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尤其是它那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历来为不少文人墨客所青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在他离开杭州后写过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的诗,其中有“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广为流传。
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游爱梅成癖。在他的诗词中,有百首以上的咏梅之作。最有名的当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尘碾作泥,只有香如故。”
幽兰:花中四君子
代表诗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因贫穷而改节。
——《孔子·家语》
代表人物:孔子、屈原
花中精神:自古以来,国人爱兰,不仅是因为兰叶、兰花的美与香,更重要的是因为兰花超凡脱俗的内蕴,可以这么说,中国人最推崇、最敬重的为人处世精神,就像兰花一样,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平淡超然,从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
就是这看似普通的兰花,与历代诗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儒学大家孔子就是爱兰咏兰的鼻祖,他曾为兰花作曲,名《猗兰操》,然后又用兰花比喻人高尚的美德,说:“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并说兰是“王者之香”。可见孔子懂花爱花,是一个花道中的高手。
(任强/供稿)